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不是金招牌而是軍令狀

【點睛】跟全國500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一樣, 改革先行區並不是鐵板釘釘的“金字招牌”, 而是要深化體制改革、開創地方旅遊業創新發展典範的“任務工作清單”, 就好比立了一份“軍令狀”。

“第二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正處於公示階段。 目前, 全國已有41個市縣區入選創新先行區名錄。 跟全國500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一樣, 改革先行區並不是鐵板釘釘的“金字招牌”, 而是要深化體制改革、開創地方旅遊業創新發展典範的“任務工作清單”, 就好比立了一份“軍令狀”。 從“創新先行區創建”到名副其實的“創新先行區”, 很多工作要扎實推進, 落地生根, 還有很長的路要腳踏實地, 砥礪前行。 入選改革創新先行區的單位, 須以簽署“軍令狀”的意識和擔當, 持續推動改革創新。

自2015年始, 連續兩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的評選, 是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各地開展旅遊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試點”的要求,

全面落實《“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提出的“推動旅遊綜合管理體制改革, 增強旅遊部門綜合協調和行業統籌能力”的重要部署。

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是旅遊業面對複雜的社會經濟發展新形勢, 順應新時期不斷湧現的市場新消費和新服務需求, 推動旅遊業探索體制新、機制活的創新手段, 進一步啟動旅遊業綜合性強、輻射面廣、帶動性大的潛能活力, 在以突破舊機制、舊觀念束縛, 構建新體系、新模式實現旅遊業優化發展的同時, 為消費大升級背景下國民經濟轉型升級貢獻新動能。

“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創建, 重點在“改革”, 即要對制約旅遊業發展的舊體制、舊機制進行“革命”, 為旅遊業發展掃清舊障礙, 鋪設新路徑;力道在“創新”, 即要著眼於大眾旅遊、大眾消費、大眾傳播、大資料管理等新機遇, 用新視野、新思路、新技術、新手段, 用地方新實踐, 創新新模式, 為全國更廣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準的改革發展創造新典範。

創新改革新氣象

從專家評審委員會書面審核、遴選陳述二輪評審的過程來看, 第二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申報單位最重要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旅遊業在區域經濟發展體系中定位和地位的提升。 這主要體現在各地黨委、政府對旅遊產業在發展定位、規劃、政策、資金、市場管理、土地管理等各方面有所重視和傾斜,

並因地制宜提出了明確的發展要求, 給出重要批示和相關指標, 把旅遊業確定為當地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經濟轉型的新增長極, 為旅遊業的改革創新提供政策保障, 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旅遊業發展掃除障礙。 主要體現在旅遊管理部門由“局”升“委”, 已經組建或正在組建“1+N”旅遊綜合管理體系, 打通過去部門分割、“九龍治水”的局面, 廣泛深化與公安、工商、質監、食藥、安監、交通、金融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 構建起多部門齊抓共管, 共建共用的新格局。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局”升“委”不是“更名”, 而是為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旅遊業管理“正名”。

只有名正才能言順, 只有言順才能上通下達掌握發展的主動性, 以旅遊的名義爭創名副其實的貢獻。

三是積極嘗試“旅遊+”創新模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比如通過“多規合一”、資源整合、投融資平臺搭建、成立產業發展基金、組建各類優勢互補、利益共用的組織聯盟等方式, 以大聯動大整合有效推動“旅遊+”集約化發展, 並探索出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城旅融合、多產融合等創新模式, 啟動旅遊業“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新動能。

在第二批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入選名單中印象最深的是“兩區”, 一個是深圳大鵬新區, 一是重慶萬盛經濟開發區, 這兩個區都不是傳統的旅遊區——大鵬新區是深圳的“文化之根”, 是以“加快大鵬半島旅遊開發、打造深港國際旅遊圈”而設立的以旅遊業為主導產業的經濟新區;萬盛經濟開發區是全國唯一的“國家資源型城市旅遊轉型發展試點區”, 在過去,經濟開發區大多都是“孤島”,但萬盛通過發展旅遊業極大地帶動了本區第三產業的發展,有效促進了產業融合,為眾多經濟開發區的轉型發展開創了可借鑒的新模式。

未來,我國需要在資源條件、市場條件和發展要素條件都充分具備的地方,設立更多的旅遊特區,更要以發展旅遊業推動經濟開發區向“產城融合”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鵬新區和萬盛經濟開發區旅遊發展模式都具有典型性。

創新改革補短板

當然,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申報單位並不都是萬事具備,皆大歡喜,既然是創新先行區“創建”,也就意味著還存在短板需要深化改革、持續創新來補齊。綜合來看,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改革的主觀能動性不夠強;二是改革的“尺度”還不夠大;三是改革的成果和經驗還不夠具象化。從各地創建改革先行區的申報材料和遴選陳述過程情況來看,創建單位更多地是按照“工作清單”完成“規定作業”,是指哪兒打哪兒的被動作為,在自主創新方面亮點不多,底氣不足。

在創建的過程中,一是充分發揮地方政府權責集聚性強,改革創新靈活性高的優勢,順應市場規律,在培育“強企”、“強民”、“強基”層面主動求新求變求發展,深化供給側改革,真正開創一批能引領中國旅遊改革創新的新格局。

二是發揮基層發展優劣勢清晰,機遇與困境並存凸顯的優勢,在旅遊管理體制機制層面大膽地進行深化改革,強化“1+N”體系中“1”的統籌協調能力,拓展“N”的綜合管理外延,在旅遊基礎建設、公共服務供給、廁所革命、市場監管、旅遊統計、品牌行銷宣傳等方面進一步形成有效合力,為中國旅遊科學管理探索新路徑;

三是積極研究和總結改革創新經驗,在區域旅遊自身創新轉型及推動區域經濟成功轉型層面,形成可分享、可傳播、可借鑒,甚至可複製的改革創新模式,開創行業標杆,為中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樹立新範式。

500個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41個國家級旅遊業創新改革先行區創建單位的設立,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其目的在於鼓勵和支援地方大膽創新、務實實踐,為中國旅遊全域發展邁向集約型旅遊大國提供合理的機制保障和科學的路徑保障。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不管是全域旅遊示範區還是創新先行區都肩負著任重而道遠的時代使命。(孫小榮)

在過去,經濟開發區大多都是“孤島”,但萬盛通過發展旅遊業極大地帶動了本區第三產業的發展,有效促進了產業融合,為眾多經濟開發區的轉型發展開創了可借鑒的新模式。

未來,我國需要在資源條件、市場條件和發展要素條件都充分具備的地方,設立更多的旅遊特區,更要以發展旅遊業推動經濟開發區向“產城融合”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鵬新區和萬盛經濟開發區旅遊發展模式都具有典型性。

創新改革補短板

當然,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申報單位並不都是萬事具備,皆大歡喜,既然是創新先行區“創建”,也就意味著還存在短板需要深化改革、持續創新來補齊。綜合來看,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改革的主觀能動性不夠強;二是改革的“尺度”還不夠大;三是改革的成果和經驗還不夠具象化。從各地創建改革先行區的申報材料和遴選陳述過程情況來看,創建單位更多地是按照“工作清單”完成“規定作業”,是指哪兒打哪兒的被動作為,在自主創新方面亮點不多,底氣不足。

在創建的過程中,一是充分發揮地方政府權責集聚性強,改革創新靈活性高的優勢,順應市場規律,在培育“強企”、“強民”、“強基”層面主動求新求變求發展,深化供給側改革,真正開創一批能引領中國旅遊改革創新的新格局。

二是發揮基層發展優劣勢清晰,機遇與困境並存凸顯的優勢,在旅遊管理體制機制層面大膽地進行深化改革,強化“1+N”體系中“1”的統籌協調能力,拓展“N”的綜合管理外延,在旅遊基礎建設、公共服務供給、廁所革命、市場監管、旅遊統計、品牌行銷宣傳等方面進一步形成有效合力,為中國旅遊科學管理探索新路徑;

三是積極研究和總結改革創新經驗,在區域旅遊自身創新轉型及推動區域經濟成功轉型層面,形成可分享、可傳播、可借鑒,甚至可複製的改革創新模式,開創行業標杆,為中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樹立新範式。

500個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41個國家級旅遊業創新改革先行區創建單位的設立,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其目的在於鼓勵和支援地方大膽創新、務實實踐,為中國旅遊全域發展邁向集約型旅遊大國提供合理的機制保障和科學的路徑保障。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不管是全域旅遊示範區還是創新先行區都肩負著任重而道遠的時代使命。(孫小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