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立明:免費的衛生紙和“變壞”的老人

刷臉才出衛生紙, 看來北京天壇公園為了避免浪費也是蠻拼的。 過度取紙現象為何多發生于老人身上?如今城市中的公共設施種類越來越多, 民眾的文明意識如何跟上?

公共衛生間是否應該提供衛生紙?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對於中國衛生間的升級, 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提升用戶體驗, 解決用戶困境, 中國的公共衛生間可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 但是, 公共物品一下子免費發放, 難免會出現有人過度使用或佔有的行為。 這也是北京市政府有所預料的, 不值得太大驚小怪。

深圳早期也有過這樣的階段。

在2006年之前, 深圳的各大商場的衛生間還是不提供衛生紙的。 但後來, 隨著商場間競爭的加劇, 及更新的服務意識的出現, 有的商場的衛生間開始配設免費的衛生紙。 可以想像, 一開始還是有貪小便宜之人, 會順手牽走一些衛生紙。 據說福田某個shopping mall, 一卷衛生紙半天就用完了。 這恐怕是公共物品在投入到市場之初, 比較常見的現象吧。 一種資源, 從收費到免費, 不排除某些用戶會“報復性使用”。 這與素質有關, 也與人性有關。 比如說某天突然不收水費、電費, 自然有人會不節制地用水用電。 但是, 如果時間線一拉長, 很多人就會開始節制, 不會再濫用。 因為他“佔便宜”的快感, 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 就像那個帶走衛生紙的大媽,
她會偷一個月, 偷兩個月, 在這個過程中她似乎有獨佔資源的快感, 但慢慢, 她家的衛生紙越堆越多, 而且使用體驗又不好, 又不可能拿出來賣, 她就會反思自己的行為, 從而放棄這種獨佔。 就像深圳現在的商場, 基本上就沒有人再去搶紙巾, 很簡單嘛, 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其實, 從不文明到文明, 是一個階段。 中國人擺脫貧窮也沒幾年, 應當對這種現象有足夠的耐心。 中國社會不可能一下子上升到美國、歐洲的文明檔次, 但是的確在不斷提升。 文明的提升, 本質上是觀念上的提升。 如果人處於貧困狀態, 那麼一點資源, 都會牢牢抓在手裡, 甚至連上個公車, 都會爭先恐後。 但是, 如果人的生活條件逐漸好轉, 物資逐漸充裕,

那就能更加從容, 更加文明, 同時也會禮讓。 這一切都與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的。 我相信, 現在中國人已經過了搶衛生紙、搶米飯的階段, 免費提供不會有多大問題。

不過, 有些網友同時把矛頭指向老年人, 我覺得這個傾向是非常不好的。 目前有一種言論, 就是認為不講文明的往往是老人, 是他們拉低當下中國人的素質。 這種言論, 我覺得是充滿惡意的。 每一代都有優秀的人才, 同樣每一代都有人渣。 素質低、壞心腸的人, 每個代際都有。 不過, 不同時代的人, 都有不同的特點。 50後、60後的成長環境比較貧寒, 過慣了苦日子, 從小就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打拼。 因此, 他們這一代, 始終被不安全感所籠罩。 因此, 在很多公共物品發放中,

他們出現“報復性使用”的可能性就更高, 需要平復的時間就越長。 同時, 也有可能是一些老人依然處於貧困階層, 免費的衛生紙對他們依然有吸引力, 如果是這樣, 就要反思我們的社會保障了。

同時, 在社會急劇發展的階段, 老人已經成為社會的弱勢群體, 在互聯網上, 不掌握網路技術的他們, 其實是失語者。 我們都知道, 誰不在場誰挨駡, 誰不在場誰弱勢。 因此, 很多文章或評論, 都或明或暗地指向老年人。 對待他們, 缺乏同情與理解, 一味地進行素質的批判, 也是一種沒良心。

總之, 過個幾年, 北京的衛生紙事件就會告一段落。 到時, 每個人都會克制地使用衛生紙, 人們也懶得再去偷、去搶奪。 就像深圳、青島等城市一樣。 但是,

針對老人的批判言論, 對老人的這種輿論暴力, 值得我們警覺。 尊敬老人, 這應該是我們的優良傳統, 不管什麼時代, 都是如此, 不應改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