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後臺 | 江疏影:我不是女神,我現在就想盤起大腿坐沙發

江疏影在演完《致青春》之後, 有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大小銀幕上, 一如阮莞留給人的印象——美麗但高冷、擁躉眾多卻離群索居。 對陌生人來說, 見到這樣能成為女神的人物是有三分疏離的。 不過她倒是一開口就能打破疏離, “我不是女神, 現在就想盤腿坐沙發上, 你見過哪個女神盤腿瞎坐的?哈哈!”當然, 更不可能有哪個女神會跟野原新之助互撩, 被問到“美女你喜不喜歡吃青椒啊”還能樂滋滋地回答“我喜歡呲青椒, 你要不要一起呲啊?你為什麼叫我美女啊?是覺得我真的很美, 還是對著所有女生都這麼叫啊?”

那時候江疏影剛剛演了《一僕二主》裡沒有主見的顧菁菁, 她跟顧菁菁完全相反, 考上戲、出國讀書、上海人去北京生活, 都是自己的決定。 幸好父母尊重她, “我要去考上戲了。 ”“啊?哦……”“我要去英國了。 ”“啊?哦……”於是有了現在的江疏影。

決定是瞬間的事情, 實踐決定是長久的過程, 考上戲靠著一點藝術體操底子, 加上考前輔導班救濟, 意氣風發進去了, 以為迎來美好人生放飛自我, 進去一看, 周圍同學基本功比自己好一截。 暗下苦功, 沒有配樂也得對對著鏡子練舞。 去英國留學, 想像著躺在不列顛草坪上曬著北緯40°以上的陽光, 耳邊還能吹來暖濕的大西洋季風, 手裡抱著一隻寵物小豬, 有人來搭訕了, 自己張口就是流利的英語,

多帥氣。 去了一看, 要念完master, 不僅得自己從單詞老老實實開始學, 還得接觸專業詞彙, 異鄉的情愫碰上陌生的語言, 飄零感成倍增加。 現在回頭看, 當初的自己可真是勇敢。

正是在英國飄零的日子讓江疏影沉穩下來, 出國前的她, 比《花兒與少年》裡的她更甚, 活潑外向, 愛開玩笑, 特別男孩子。 出國面對柴米油鹽, 不得不讓自己獨立長大, 無助感激發鬥志, 自我漸生, 明白過來, 安全感從來都是自己給自己。 等回國遇到阮莞, 她的沉穩與主見與江疏影內裡的安定一拍即合。 你以為兩人八竿子搭不上關係, 細細一想, 都是受過西方文化影響的當代獨立女性嘛。

▲江疏影《花兒與少年》第三季

不過性子裡的古道熱腸是不會變的, 看到別人插隊得大聲說,

你不能插隊。 阮莞就不會, 說不定默默讓人家插隊了。 “你希望成為那個樣子嗎?”“我……我希望也成不了吧……”成不了的先決因素大概是, 多年前在學校演話劇, 導演問她想演什麼, 女孩子角色好幾款, 她開口就要演樹妖。 愛上男主, 葉子變成綠色, 枝繁葉茂, 男主走了, 葉子哭了, 風燭殘年。 外化的東西表達心理變化的過程, 由外到內, 大起大落多過癮。

平生最煩是解釋, 解釋從來無用。 “人家說你這幾年不去拍戲, 這麼好的時光, 我不會說什麼。 我清楚一件事情能給我帶來什麼, 為什麼讀書, 為什麼拍戲, 我不跟別人解釋, 沒用。 ”

大大咧咧的性子反應到飲食上, 最愛的是火鍋, 簡單好做有熱鬧, 又或者湯, 準備好材料往裡面一扔就完事兒,

煮好配飯。 做菜是個手工活, 精細到一下午都不能搞定一道。 不過一定要讓她做菜, 可能只能是因為張曼玉了。 她想和張曼玉共進午餐, 哪怕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說, 只是接觸下這個人, “跟有魅力的人在一起, 你也會變得很有魅力。 ”

疏影從“疏影橫斜”裡取出來, 隱意是希望她像梅花一樣暗香浮動, 淩冬而開, 傲寒獨放。 她人比梅花張揚一些, 像什麼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