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布林加科夫:被埋沒的俄羅斯文學大師

[摘要]“假如像布林加科夫和普拉東諾夫這些作家的作品, 寫完後就能和讀者見面的話, 我們所有人的思想就會比現在不知要豐富多少倍了。 ”

著名文學創作論集《金薔薇》的作者、俄羅斯作家帕烏斯托夫斯基在臨終之前曾如此說道, 言語之中不乏惋惜。 帕烏斯托夫斯基提到的米哈伊爾·布林加科夫(1891—1940), 這位早逝的“白銀時代”文學大師, 曾長時間被埋沒于一度無比絢爛又一度無比沉寂的俄羅斯文學史。 在他生前, 作品因種種原因屢屢得不到發表, 而其花費十年之功寫成的文學名作《大師與瑪格麗特》,

更是在去世整整二十六年後(1966年), 才和他所摯愛的俄羅斯人民見面。

中國讀者對俄羅斯文學的印象, 大多仍然會停留於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等一批“黃金時代”的大師之上, 但對布林加科夫這個名字, 或許也並不算太陌生——上世紀八十年代, 國內在陸陸續續譯介了他的《圖爾賓一家的日子》、《狗心》等劇本和中短篇小說後, 終於在1987年, 最重要的代表作《大師和瑪格麗特》也有了中文版(該年先後推出了由徐昌翰、錢誠翻譯的兩個譯本, 徐版譯本初名《莫斯科鬼影》)。 這個魔王撒旦拜訪莫斯科的故事如此奇幻綺麗、想像奇特, 那些幽默而不失從容的語詞之下, 處處潛隱著象徵、隱喻、荒誕, 盛開著超現實的旖旎花朵,

又處處指涉了現實, 精妙絕倫, 令人拍案。 它也被當時正在努力向外尋求現代性表達的國內文學潮流所捕獲, 余華曾於1996年寫過一篇《布林加科夫與〈大師和瑪格麗特〉》, 評價道:“在卡夫卡之後, 布林加科夫成為二十世紀又一位現實的敵人, 不同的是卡夫卡對現實的仇恨來源於自己的內心, 而布林加科夫則有切膚之痛, 並且傷痕累累。 ”

在作家去世26年後方才讀到其傑作的人們, 如獲至寶, 開始重新整理排列文學史的時間線, 並發現它的創作時間比瑪律克斯的《百年孤獨》等一眾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更早。 於是, 作家本人被後世戴上了一頂“魔幻現實主義鼻祖”的桂冠, 以至於瑪律克斯不得不以祖母的名義發誓說, 自己之前並沒有讀過《大師和瑪格麗特》。

但這些遲來的榮譽, 其意義更多地只能是對我們這些熱衷於標記“節點”的當代人而言的, 已經和這位鬱鬱而終、生前沒有機會去展露才華的作家沒有什麼關係了。

而布林加科夫最初的夢想, 其實並不是當一個小說家, 是當一個戲劇家。 在《大師和瑪格麗特》之前, 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創作能夠反映俄羅斯當代現實的劇本, 帕烏斯托夫斯基曾將他的劇作和契訶夫比肩。 但這條路出乎意料地艱辛而坎坷——他的十餘部戲劇作品, 絕大多數都不能上演。 直到去世後, 他的許多劇作才再次被翻出來, 往往甫一上演便獲得轟動效應, 成為不少劇院多年來的保留劇目, 他本人也被視為俄羅斯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

夢想成為一名戲劇家卻在現實中不得志, 最後以一部堪稱天鵝之歌的“魔幻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獲得了最高的聲望, 這自然歸於布林加科夫的天才所在, 但細細品味, 似乎又不能不暗示了一種略感悲涼的反諷人生, 令人歎息。

在中國, 人們更熟悉的也是《大師和瑪格麗特》的盛名, 對布林加科夫的戲劇無疑是比較陌生的, 僅僅在本世紀初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過一個選譯本, 內含三種劇作。 時隔多年後, 今年春天, 浙江文藝出版社的“雙頭鷹經典”書系出版了《逃亡:布林加科夫劇作集》, 共收入七部劇作(其中四部為新譯), 並再版其兩部長篇小說代表作《大師和瑪格麗特》和《莫里哀先生傳》, 讓人們得以再次與這位被埋沒的大師相遇。

此外, 該書系還推出了勃留索夫、索洛古勃、安德列·別雷、布寧、安德列耶夫、普拉東諾夫等20世紀俄羅斯作家的代表作品。

這些年, 在與歐美文學閱讀的對比觀照下, 往往有人驚覺, 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的俄語文學正在變得遙遠而陌生。 但正如這個民族的性格, 屬於它的文學也內蘊著一種無法替代的憂鬱和沉思氣質。 布林加科夫, 和他前代的、同代的那些作家們, 始終接續著關心人類和大地的精神傳統, 將永遠如同恒星一般, 在北國凜冽而莊嚴的天空裡, 巋然不動。

一生

舊俄曆1891年5月3日, 布林加科夫出生于烏克蘭基輔的一個家庭, 全名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林加科夫。 他的父親是基輔神學院的一位教授, 宗教背景對他日後的創作有一定影響。

布林加科夫18歲時,考入了基輔大學醫學院,于畢業後成為一名醫生,並和第一任妻子塔吉亞娜結婚。此時,正逢俄國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應徵入伍,進入前線醫院工作。一戰結束後,他和妻子回到基輔,當了一段時間的性病醫生,並開始在業餘時間寫一些小說。

和大多俄羅斯作家一樣,日後由醫生成為作家的布林加科夫,其一生的經歷和寫作也和大時代緊緊捆綁在一起,在時運的浮沉中變換著自己的位置——儘管多數時候,只是被裹挾著流轉,或是進行微不足道的抗爭。十月革命爆發後,烏克蘭的旗幟處於不斷更迭之中,德國人在烏成立的傀儡政權蓋特曼、打著烏克蘭民族主義旗幟的彼得留拉匪幫、鄧尼金率領的白衛軍(以支持沙皇的保皇派為基礎,和蘇聯紅軍對立的軍隊),輪番到來又輪番潰逃。命運弄人,彼時的布林加科夫,竟被這三個政權都抓去當過軍醫。這一段起伏多舛的早期行醫經歷,成為他的短篇集《鄉村醫生手記》的直接來源,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得以更加深刻地去認識和思考他所身處和見證的時代政治,動盪時期的何去何從、心靈拷問,成為後來他許多作品探討的主題。

1919年秋,為了尋找參加白軍、失去聯絡的弟弟,他前往被白軍佔領的高加索地區。在這裡,他漸漸棄醫從文,參加了《高加索》報的編輯工作。不久,白軍逃離,布爾什維克到來,蘇維埃政權接管了報紙,布林加科夫被任命為文學版編輯,開始從事戲劇創作。

1921年,他來到莫斯科,希望能在首都實現文學夢想,但和所有懷著夢想的年輕漂泊者一樣,在這個最為挑剔的城市裡,經歷了一段慘澹艱辛的時光。為了生存,他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寫過各種各樣的東西。好在,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他的作品開始不斷地在阿·托爾斯泰主編的《前夜報》文學副刊上刊出,漸漸引起了莫斯科文學界的注意。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加入了人才濟濟的《汽笛報》編輯部,工作和生活漸趨穩定,文學事業也蒸蒸日上,《白衛軍》、《不祥的蛋》等重要小說接連發表,並著手將這些小說改編為戲劇。著名導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看好他的戲。

這個醫生出身的年輕作者很快顯露出了他在戲劇方面的驚人才華,《土爾賓一家》(由小說《白衛軍》改編)、《卓伊卡的住宅》、《逃亡》等的上演均大獲成功,場場爆滿。尤其是《土爾賓一家》,史達林本人也非常喜愛,親自去看過很多場。隨著舞臺大幕在觀眾期待的目光中一次又一次拉開、演員在掌聲中一次又一次謝幕,布林加科夫這個名字變得家喻戶曉。

然而,正當這顆新星冉冉升起時,接踵而至的卻是命運的再一次捉弄。《白衛軍》、《逃亡》等革命英雄題材劇在社會上獲得好評的同時,因為其中白軍形象的塑造問題,也招致了一些爭議和批評。另外,他的另一篇充滿想像力的重要作品《狗心》也未能通過,被拒絕發表。當時正逢蘇聯文壇“崗位派”極左風潮氾濫,媒體上開始對布林加科夫充滿了批評的聲音,他的劇被一個接一個撤下舞臺,有的已經排好了也被叫停,作品也不再有刊物和出版社發表。對於一個才剛剛嶄露頭角、興奮尋求文學位置的年輕作者來說,這種變故和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布林加科夫嘗試給史達林寫信,史達林還是比較珍惜他的才華,親自給他打電話,並安排他去莫斯科藝術劇院,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領導下工作。他轉向了歷史題材,創作出了《莫里哀》、《死魂靈》、《普希金》等劇本,但經歷了種種波折後,他的戲劇生命已註定不能長久。史達林誕辰時,布林加科夫以史達林青年時期革命活動為題材寫了一個劇本《巴統》,作為藝術劇院的獻禮。為了既能符合時代的要求,又能保持藝術的真誠,他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做,但不幸的是,史達林本人卻不喜歡這個劇本,排演工作也沒有進行下去。

《巴統》是他一生的最後一個劇本。出了問題後,布林加科夫一病不起,終於在1940年3月10日於莫斯科逝世,年僅49歲。他被葬於契訶夫墓近旁,或許,這兩位同樣早逝的、同樣兼擅小說與戲劇的、分別屬於俄羅斯文學兩座高峰——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的大師,能夠越過俄羅斯民族最跌宕的一百年歷史,在地下相互致意。

真誠

布林加科夫去世五天后,蘇聯著名作家、《青年近衛軍》作者法捷耶夫在致他的第三任夫人葉蓮娜的信中寫道: “我立刻就意識到我面對的是一個驚人的天才,一個心地誠摯、稟性耿直的人,一個聰明出眾的人。即使在他陷入沉屙的日子裡,跟他談話也依然趣味不減。這種情況在其他人身上是少見的。無論政治家還是文學家,都瞭解他是一個從不在創作和生活中用政治謊言玷污心靈的人。他走的是一條真誠的路,是始終如一的。”

這段評論,為後世描摹出一個立體的形象來:清臒,聰慧,機敏,幽默,而最重要的——真誠。

“他走的是一條真誠的路。”法捷耶夫如是說。多年後,劇作集《逃亡》的中文譯者周湘魯補充道:“怎樣在面對 時代的要求 時保持真誠,布林加科夫思考了很多。”

《土爾賓一家》、《逃亡》這兩個反映革命的英雄劇,是布林加科夫生前為數寥寥的有幸獲得舞臺表演的戲劇作品。它們均從白軍的視角切入,披拂著一層戰爭浪漫主義,也顯出了布林加科夫自身對待時代和藝術的真誠所在。《土爾賓一家》改編自他自己的長篇小說《白衛軍》,劇中的主要人物是一群沙皇軍隊的軍官,與其說他們是面目可憎的對抗者,更不如說是一群被舊時代遺留下來,卻不知道跟從誰、去哪裡的彷徨者。曾經的統治者們逃走了,他們卻無路可逃,死在了自己深愛的祖國土地上,或是無所適從地迎接未知的新生活。而在同時期其他作品中,白軍的形象往往是標籤化的,但布林加科夫是特殊的、獨異的,他賦予了他們正直、誠實、愛國的優秀品質,並探入了這一為時代洪流所裹挾的特殊群體的複雜心靈史。這應當也和他早年在外省的親身經歷和見聞有關。

《逃亡》則以八場現實和幻覺相交織的夢,進一步展現了這群“舊時代的人”的流亡史。“我們打輸了戰爭,被趕出來了”,但邁出俄國的國境,等待他們的不是自由,而是生計的艱難和尊嚴的盡失。有的人踏上了回到故國的長途,有的人在異國他鄉飲下一顆子彈,和《土爾賓一家》一樣,透過一個個在宏大歷史中無法決定自身命運的微小個體,以及他們那帶有北國特色的悲劇性結局,布林加科夫表達了某種超越出特定時代和特定社會的、更為廣闊和深切的對於人類的同情。

於是也因此,即便布林加科夫是在20世紀20年代執筆寫作的,即便他冀圖反映的是俄蘇那一段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史與心靈史,但當時隔將近一個世紀後,再次進入他的敘述時,也並不會因一道名為“環境”、“時代”或“意識形態”的屏障而被阻隔其外。真實的人性,真誠的思考,在任何時代都貫穿如一。

而這或許,又能夠稍許安慰到布林加科夫:畢竟,他在生前一直一直寫,卻沒來得及和那些與他同時代的、身處他所反映的那個時代之中的人進行最直接的對話。

大師

譯者周湘魯在後記中提到一則軼事。他在彼得堡大學訪學時,那裡有一位文學教師曾半開玩笑地說過:“布林加科夫是俄羅斯文學老師最愛的作家。考試的時候抽到了答不出來的難題,聰明的學生會將考題撇在一邊,跟老師聊聊《大師和瑪格麗特》,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給及格的。”

想來實在有趣,在世界文學版圖上標誌出俄語文學之不可撼動巍然存在的,大概更多會是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這樣的經典大師,或者蒲寧、帕斯捷爾納克、索爾仁尼琴、布羅茨基這樣的諾獎獲得者等,生活在蘇聯時期的布林加科夫如何能夠突出“重圍”,成為“最愛”?當然,所謂“最愛”自然不是絕對的說法,但若當讀過《大師和瑪格麗特》後,的確很難不被其中驚人的想像力和有條不紊的敘事所折服,仿佛變成了被沾染了魔法、跟在瑪格麗特身後飛行的女僕,一路向下俯視奇幻的國度,發出驚呼。

《大師和瑪格麗特》的閱讀感覺,實在太不像典型的俄羅斯文學。典型的俄羅斯文學,往往是凜冽的、厚重的、嚴肅的、帶有形而上的思索性質的,這或許和北方的環境與性格有關。但《大師和瑪格麗特》,卻是溫情的、輕盈的、諧謔的、帶有濃郁喜劇風格的。這個魔王撒旦拜訪莫斯科的奇幻故事,上至判處耶穌死刑的耶路撒冷總督本丟·彼拉多,下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莫斯科文學圈,在現實和虛構的世界裡自由滑行,其間時不時冒出的種種妙想,令人嘖嘖稱奇亦捧腹不已。比如在魔王及其助手的惡作劇下,業餘合唱團走火入魔,所有人說著說著話就開始唱歌,完全控制不住;又比如讓一個人的身體消失,只留他的西裝保持原來的姿勢辦公等等。這些旁枝末節的情節如此生動,仿佛寫下這些段落的布林加科夫,臉上正浮露出一絲狡黠的表情。

但熱鬧而圓滿的故事背後,現實卻是,《大師和瑪格麗特》斷斷續續寫了十多年(1928年開始寫時初名《鬼怪的故事》),後來作家重病在身,不得不進行口授,而妻子葉蓮娜就坐在床邊,忠實記錄下他的每一句話。直到去世,布林加科夫也沒能完成一份清稿。又是26年後,才得以出版問世。

彼時處於貧病交加中的作家,在他人生最後的年歲裡,竟然寫了這樣一個從形式到內容都擺脫桎梏的狂歡故事,這本身就有些不可思議。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或許這種狂歡式的酒神精神,正成為了一種救贖,一種照亮。布林加科夫在其形式和結構的游離之下,是對俄羅斯文學精神傳統的繼承。剝離出那些輕輕浮于文本之上的細枝末節,他最終想表達的,如最後撕去小丑假面的騎士們的夜空飛行一般,是一些優雅而貴重的東西。魔王毀掉虛偽的城市和卑鄙的權貴們,惟一拯救的是大師和瑪格麗特這兩個平凡的人,和他們之間絕對偉大的愛情。而大師在文學圈的不幸遭遇中,不難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

自面世以來,《大師和瑪格麗特》的主題一直被眾說紛紜。但無疑,它已經成為了俄羅斯和世界文學史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宗教背景對他日後的創作有一定影響。

布林加科夫18歲時,考入了基輔大學醫學院,于畢業後成為一名醫生,並和第一任妻子塔吉亞娜結婚。此時,正逢俄國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應徵入伍,進入前線醫院工作。一戰結束後,他和妻子回到基輔,當了一段時間的性病醫生,並開始在業餘時間寫一些小說。

和大多俄羅斯作家一樣,日後由醫生成為作家的布林加科夫,其一生的經歷和寫作也和大時代緊緊捆綁在一起,在時運的浮沉中變換著自己的位置——儘管多數時候,只是被裹挾著流轉,或是進行微不足道的抗爭。十月革命爆發後,烏克蘭的旗幟處於不斷更迭之中,德國人在烏成立的傀儡政權蓋特曼、打著烏克蘭民族主義旗幟的彼得留拉匪幫、鄧尼金率領的白衛軍(以支持沙皇的保皇派為基礎,和蘇聯紅軍對立的軍隊),輪番到來又輪番潰逃。命運弄人,彼時的布林加科夫,竟被這三個政權都抓去當過軍醫。這一段起伏多舛的早期行醫經歷,成為他的短篇集《鄉村醫生手記》的直接來源,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得以更加深刻地去認識和思考他所身處和見證的時代政治,動盪時期的何去何從、心靈拷問,成為後來他許多作品探討的主題。

1919年秋,為了尋找參加白軍、失去聯絡的弟弟,他前往被白軍佔領的高加索地區。在這裡,他漸漸棄醫從文,參加了《高加索》報的編輯工作。不久,白軍逃離,布爾什維克到來,蘇維埃政權接管了報紙,布林加科夫被任命為文學版編輯,開始從事戲劇創作。

1921年,他來到莫斯科,希望能在首都實現文學夢想,但和所有懷著夢想的年輕漂泊者一樣,在這個最為挑剔的城市裡,經歷了一段慘澹艱辛的時光。為了生存,他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寫過各種各樣的東西。好在,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他的作品開始不斷地在阿·托爾斯泰主編的《前夜報》文學副刊上刊出,漸漸引起了莫斯科文學界的注意。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加入了人才濟濟的《汽笛報》編輯部,工作和生活漸趨穩定,文學事業也蒸蒸日上,《白衛軍》、《不祥的蛋》等重要小說接連發表,並著手將這些小說改編為戲劇。著名導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看好他的戲。

這個醫生出身的年輕作者很快顯露出了他在戲劇方面的驚人才華,《土爾賓一家》(由小說《白衛軍》改編)、《卓伊卡的住宅》、《逃亡》等的上演均大獲成功,場場爆滿。尤其是《土爾賓一家》,史達林本人也非常喜愛,親自去看過很多場。隨著舞臺大幕在觀眾期待的目光中一次又一次拉開、演員在掌聲中一次又一次謝幕,布林加科夫這個名字變得家喻戶曉。

然而,正當這顆新星冉冉升起時,接踵而至的卻是命運的再一次捉弄。《白衛軍》、《逃亡》等革命英雄題材劇在社會上獲得好評的同時,因為其中白軍形象的塑造問題,也招致了一些爭議和批評。另外,他的另一篇充滿想像力的重要作品《狗心》也未能通過,被拒絕發表。當時正逢蘇聯文壇“崗位派”極左風潮氾濫,媒體上開始對布林加科夫充滿了批評的聲音,他的劇被一個接一個撤下舞臺,有的已經排好了也被叫停,作品也不再有刊物和出版社發表。對於一個才剛剛嶄露頭角、興奮尋求文學位置的年輕作者來說,這種變故和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布林加科夫嘗試給史達林寫信,史達林還是比較珍惜他的才華,親自給他打電話,並安排他去莫斯科藝術劇院,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領導下工作。他轉向了歷史題材,創作出了《莫里哀》、《死魂靈》、《普希金》等劇本,但經歷了種種波折後,他的戲劇生命已註定不能長久。史達林誕辰時,布林加科夫以史達林青年時期革命活動為題材寫了一個劇本《巴統》,作為藝術劇院的獻禮。為了既能符合時代的要求,又能保持藝術的真誠,他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做,但不幸的是,史達林本人卻不喜歡這個劇本,排演工作也沒有進行下去。

《巴統》是他一生的最後一個劇本。出了問題後,布林加科夫一病不起,終於在1940年3月10日於莫斯科逝世,年僅49歲。他被葬於契訶夫墓近旁,或許,這兩位同樣早逝的、同樣兼擅小說與戲劇的、分別屬於俄羅斯文學兩座高峰——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的大師,能夠越過俄羅斯民族最跌宕的一百年歷史,在地下相互致意。

真誠

布林加科夫去世五天后,蘇聯著名作家、《青年近衛軍》作者法捷耶夫在致他的第三任夫人葉蓮娜的信中寫道: “我立刻就意識到我面對的是一個驚人的天才,一個心地誠摯、稟性耿直的人,一個聰明出眾的人。即使在他陷入沉屙的日子裡,跟他談話也依然趣味不減。這種情況在其他人身上是少見的。無論政治家還是文學家,都瞭解他是一個從不在創作和生活中用政治謊言玷污心靈的人。他走的是一條真誠的路,是始終如一的。”

這段評論,為後世描摹出一個立體的形象來:清臒,聰慧,機敏,幽默,而最重要的——真誠。

“他走的是一條真誠的路。”法捷耶夫如是說。多年後,劇作集《逃亡》的中文譯者周湘魯補充道:“怎樣在面對 時代的要求 時保持真誠,布林加科夫思考了很多。”

《土爾賓一家》、《逃亡》這兩個反映革命的英雄劇,是布林加科夫生前為數寥寥的有幸獲得舞臺表演的戲劇作品。它們均從白軍的視角切入,披拂著一層戰爭浪漫主義,也顯出了布林加科夫自身對待時代和藝術的真誠所在。《土爾賓一家》改編自他自己的長篇小說《白衛軍》,劇中的主要人物是一群沙皇軍隊的軍官,與其說他們是面目可憎的對抗者,更不如說是一群被舊時代遺留下來,卻不知道跟從誰、去哪裡的彷徨者。曾經的統治者們逃走了,他們卻無路可逃,死在了自己深愛的祖國土地上,或是無所適從地迎接未知的新生活。而在同時期其他作品中,白軍的形象往往是標籤化的,但布林加科夫是特殊的、獨異的,他賦予了他們正直、誠實、愛國的優秀品質,並探入了這一為時代洪流所裹挾的特殊群體的複雜心靈史。這應當也和他早年在外省的親身經歷和見聞有關。

《逃亡》則以八場現實和幻覺相交織的夢,進一步展現了這群“舊時代的人”的流亡史。“我們打輸了戰爭,被趕出來了”,但邁出俄國的國境,等待他們的不是自由,而是生計的艱難和尊嚴的盡失。有的人踏上了回到故國的長途,有的人在異國他鄉飲下一顆子彈,和《土爾賓一家》一樣,透過一個個在宏大歷史中無法決定自身命運的微小個體,以及他們那帶有北國特色的悲劇性結局,布林加科夫表達了某種超越出特定時代和特定社會的、更為廣闊和深切的對於人類的同情。

於是也因此,即便布林加科夫是在20世紀20年代執筆寫作的,即便他冀圖反映的是俄蘇那一段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史與心靈史,但當時隔將近一個世紀後,再次進入他的敘述時,也並不會因一道名為“環境”、“時代”或“意識形態”的屏障而被阻隔其外。真實的人性,真誠的思考,在任何時代都貫穿如一。

而這或許,又能夠稍許安慰到布林加科夫:畢竟,他在生前一直一直寫,卻沒來得及和那些與他同時代的、身處他所反映的那個時代之中的人進行最直接的對話。

大師

譯者周湘魯在後記中提到一則軼事。他在彼得堡大學訪學時,那裡有一位文學教師曾半開玩笑地說過:“布林加科夫是俄羅斯文學老師最愛的作家。考試的時候抽到了答不出來的難題,聰明的學生會將考題撇在一邊,跟老師聊聊《大師和瑪格麗特》,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給及格的。”

想來實在有趣,在世界文學版圖上標誌出俄語文學之不可撼動巍然存在的,大概更多會是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這樣的經典大師,或者蒲寧、帕斯捷爾納克、索爾仁尼琴、布羅茨基這樣的諾獎獲得者等,生活在蘇聯時期的布林加科夫如何能夠突出“重圍”,成為“最愛”?當然,所謂“最愛”自然不是絕對的說法,但若當讀過《大師和瑪格麗特》後,的確很難不被其中驚人的想像力和有條不紊的敘事所折服,仿佛變成了被沾染了魔法、跟在瑪格麗特身後飛行的女僕,一路向下俯視奇幻的國度,發出驚呼。

《大師和瑪格麗特》的閱讀感覺,實在太不像典型的俄羅斯文學。典型的俄羅斯文學,往往是凜冽的、厚重的、嚴肅的、帶有形而上的思索性質的,這或許和北方的環境與性格有關。但《大師和瑪格麗特》,卻是溫情的、輕盈的、諧謔的、帶有濃郁喜劇風格的。這個魔王撒旦拜訪莫斯科的奇幻故事,上至判處耶穌死刑的耶路撒冷總督本丟·彼拉多,下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莫斯科文學圈,在現實和虛構的世界裡自由滑行,其間時不時冒出的種種妙想,令人嘖嘖稱奇亦捧腹不已。比如在魔王及其助手的惡作劇下,業餘合唱團走火入魔,所有人說著說著話就開始唱歌,完全控制不住;又比如讓一個人的身體消失,只留他的西裝保持原來的姿勢辦公等等。這些旁枝末節的情節如此生動,仿佛寫下這些段落的布林加科夫,臉上正浮露出一絲狡黠的表情。

但熱鬧而圓滿的故事背後,現實卻是,《大師和瑪格麗特》斷斷續續寫了十多年(1928年開始寫時初名《鬼怪的故事》),後來作家重病在身,不得不進行口授,而妻子葉蓮娜就坐在床邊,忠實記錄下他的每一句話。直到去世,布林加科夫也沒能完成一份清稿。又是26年後,才得以出版問世。

彼時處於貧病交加中的作家,在他人生最後的年歲裡,竟然寫了這樣一個從形式到內容都擺脫桎梏的狂歡故事,這本身就有些不可思議。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或許這種狂歡式的酒神精神,正成為了一種救贖,一種照亮。布林加科夫在其形式和結構的游離之下,是對俄羅斯文學精神傳統的繼承。剝離出那些輕輕浮于文本之上的細枝末節,他最終想表達的,如最後撕去小丑假面的騎士們的夜空飛行一般,是一些優雅而貴重的東西。魔王毀掉虛偽的城市和卑鄙的權貴們,惟一拯救的是大師和瑪格麗特這兩個平凡的人,和他們之間絕對偉大的愛情。而大師在文學圈的不幸遭遇中,不難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

自面世以來,《大師和瑪格麗特》的主題一直被眾說紛紜。但無疑,它已經成為了俄羅斯和世界文學史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