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為何堅持與美比賽研製史上最輕飛艇:竟比黑鳥偵察機飛得還高

美國喜歡研究新理念與新技術, 中國也一樣熱心於新理念研究, 對於新技術更是著迷, 只不過中國很少進行宣揚。 比如:臨近空間飛艇技術, 即距地高度20-100千米的稀薄大氣空域, 為傳統航空空間與航太空間的接合部, 那麼能在這一空間內活動的飛艇自然叫臨近空間飛艇。

與傳統飛艇相比, 因活動高度更高, 作用也更大, 技術上難度也更大, 整個飛艇必須更輕, 否則上升不到臨近空間, 可以稱為史上最輕飛艇。

美國一直對這一技術感興趣, 即便尚無法投入應用, 也依然投入大量資金加以研究, 中國起步晚了一點, 但也是堅持不斷推進研製工作, 與美國進行了研發競賽, 只不過這種研發相對分散, 多家企業參與。

中國對這一技術的研究水準不低, 2015年10月13日, 中國新型臨近空間平臺“圓夢號”成功放飛。 這是一艘巨大的銀色飛艇, 可以上升到20000米以上的高度, 其體積達18000立方米, 依靠氦氣浮力升入空中。 採用太陽能為持續動力, 三個六維電機的螺旋槳, 能自主和遙控升空、降落、定點和巡航飛行, 具備在空中駐紮至少48小時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這個飛艇完全是使用中國自已的技術製造。

“圓夢號”進入起點20000米,

實際飛行遠超飛機可以到達高度, 竟比飛行高度世界保持著美制黑鳥偵察機飛得還高, 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為追求輕, 那麼新材料技術是關鍵, 由重量限制, 又讓動力指向:太陽能, 應用太陽能發電板/薄膜, 要一求一點也不低。 更不要說, 飛行控制及動力技術。

這是中國當前體型最大的高空飛艇, 也依然只是技術試驗性質, 不過也提高中國在該領域的地位, 為後繼發展創造了條件。

那麼為什麼中國要與美國進行研發競賽那?原因很簡單, 它太有研究價值, 由於處於高空, 在軍用上, 可以充當偵察與預警平臺, 民用方面, 則可以充當通信中心, 而且它關聯到多個尖端技術, 以其為帶動, 可以促進多項技術的進步。

據研製者介紹, “圓夢號”是全球首次具備持續動力、可控飛行、可重複使用的臨近空間飛艇飛行, 也是首次提供商業服務的飛行。 本次飛行搭載了客戶的寬頻通信、資料中繼、高清觀測、空間成像和空中態勢感知等系統。

由於處於高空, 佔據著“站得高, 看得遠”的優勢, 理論上說, 在距地面3000-4000米高度時, 探測雷達探測距離240公里以上的地面目標, 若將高度上升到1.5萬米以上的平流層, 飛艇對地面偵察的覆蓋面積可達1300平方公里。 可以全面監控某一地區, 比飛機的續航時間更長, 比衛星更高效。 既便是低軌道衛星, 也不能即時監控某個地區。 且其高度對目前的絕大多數武器都是可望不可及,故而一旦,中國成功攻克技術難關,將非常有效的提高我軍的偵察預警及通信能力。

且其高度對目前的絕大多數武器都是可望不可及,故而一旦,中國成功攻克技術難關,將非常有效的提高我軍的偵察預警及通信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