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郭元鵬:提振“舌尖信心”不能指望“種地直播”

47歲的魏寶玉一身農民裝束, 站在穀子地裡, 將手中一盆黑色的肥料一把把撒下。 他將臉扭向鏡頭, 憨厚笑笑, “這是互聯網+農民的兒子。 ”這是山西長治市武鄉縣上司鄉嶺頭村村民魏寶玉的第一次耕地直播多。 鏡頭裡不時出現湛藍的天空和遠處的溝壑, 魏寶玉沖著手機鏡頭介紹著新近投入地裡使用的有機羊肥。 不同於化肥, 這種肥料“沒有化學成分, 產出小米來營養價值高”。 (6月18日《北京青年報》)

在這個偏遠的村子裡, 通過“種地直播”宣傳農產品的已經有100多位元村民, 他們都是網路微商。 可以說, 這是農民的智慧,

他們充分運用了“互聯網+”, 更好的推介了自己的農產品。

而且效果也是喜人的, 自從實現了“種地直播”, 這個村子裡的農產品就賣上了好價錢。 就像報導中提到的魏寶玉, “種地直播”不僅讓他的農產品銷售火爆了, 而且價格也高了, 他在微店售賣4種不同價位的小米, 價格較低的賣到9.99元、10元一斤, 貴一點的賣到18.8元一斤。 為何大米能夠賣出如此好的價錢?很顯然的是“種地直播”發揮了作用, 消費者看到了“生態生產的場景”, 看到了當地“湛藍的天空和遠處的溝壑”, 通過“種地直播”, 消費者有了舌尖安全的信心, 就願意購買這樣的農產品了。

問題是, “種地直播”也出現了問題, 比如這樣的農產品的價格就是處於高位的, 就像一款大米賣到了18.8元一斤,

如此高的價格不是所有普通市民都捨得購買的。 雖然說,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我們都懂, 可是依然不願意看到“吃得安全”的代價是付出更多生活成本。

再說了, “種地直播”就能確保在這些網店購買的農產品都是安全的嗎?既然銷售如此火爆, 既然當地的農產品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 誰敢保證當地的農民不會銷售其他地方的“問題農產品”?

提振“舌尖信心”不能完全指望“種地直播”, 這不是最好的辦法。 最近這幾年, 涉及農產品的問題越來越多, 農藥殘留、使用劇毒農藥、在工業廢棄土地裡種植莊稼, 讓消費者失去了對農產品的信任, 大家都在膽戰心驚中吃著各種食物。 改變這種尷尬的局面, 需要改變農業的發展思路,

要回歸“傳統種植”, 少些農藥, 少些化肥, 少些亂七八糟的各種“生長劑”、“美顏劑”, 更不能讓那些孔雀綠石之類的化工原料進入農產品生產環節。

病從口入的道理大家都懂得, 於是也就有了“種地直播”的火爆, 也就有了“種地直播”之下的農產品價格飛漲。 監管部門應該從中看到消費者對於舌尖安全的期盼, 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路徑是讓問題農產品沒有機會走上市民的餐桌。 因為,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購買的農產品, 就是“種地直播”鏡頭裡的農產品。

稿源:湖北日報網

作者:郭元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