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台軍今日進行反導攔截演習 發射愛國者擊落天弓導彈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導台媒稱,臺灣軍方今天上午進行愛國二型導彈攔截演訓,由台東縣成功鎮基翬漁港碼頭發射天弓二型導彈作為彈靶。

據臺灣“中央社”網站6月19日報導,臺灣軍方今天清晨在台東發射一枚天弓二型導彈作為靶彈,並從屏東九鵬基地發射一枚愛國者二型飛彈進行實彈攔截,成功在綠島上空擊毀靶彈。

報導稱,稍早有媒體報導,臺灣軍方發射愛國者三型導彈,台軍方官員表示,美方迄今未同意在美國本土以外的地方進行愛國者三型導彈實彈測試,因此報導,並非事實。

另據臺灣《自由時報》網站6月19日報導,臺灣軍方導彈部隊中的愛國者三型導彈部隊,去年就曾到美國白沙導彈試射場,在美進行“愛三”的實彈射擊,但在臺灣還沒有“愛三”導彈的實彈射擊。

臺灣當局官員說,兩年前也一度傳出“愛三”導彈在臺灣實彈試射的消息,台軍方後來也澄清,當年打的也就是“愛二”導彈。

報導稱,今天清晨不少臺灣軍事迷天未亮就開車到成功鎮,在基翬漁港上方山區等候,準備拍下導彈發射畫面,臺灣當局消防隊及警方也出動人力及消防車在附近戒備及維持秩序。

報導稱,基翬試射處則是有大批台“中科院”及台軍方人員進駐,且不斷檢查2個發射器上的4枚靶彈,做好相關確認後,人員撤離,直到6時35紛導彈往天際發射,另外在屏東九鵬基地則是發射愛國二型導彈,在蘭嶼上空60公里的高空攔截天弓二型導彈。

台軍稱大陸部署東風-16是“重大威脅”妄言以“愛國者”擊落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導境外媒體稱,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20日在立法機構及外事防務委員會中證實,解放軍火箭軍已部署可對臺灣本島遂行精准打擊的東風-16型彈道導彈,強化武器裝備現代化,提升軍事硬實力。

評估對台“形成重大威脅”

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台軍方人士指出,東風-16型導彈可以散出多個子彈頭且具有導航飛行能力,將增加臺灣導彈攔截的難度。 東風-16又可以機動發射,對台“已形成重大威脅”。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20日報導,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在當日的報告中指出,2016年迄今,中國大陸持續推動軍事改革,精實部隊編制及提升聯合作戰效能,海、空軍部隊近年來持續接裝主、輔作戰艦艇及自製殲-10、殲-11、殲-15與引進俄制蘇-35,展開先進之殲-20隱形戰機換裝作業。

火箭軍部署可對臺灣本島遂行精准打擊的東風-16型彈道導彈,強化武器裝備現代化,提升軍事硬實力。

報導稱,在因應對策上,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表示,要統合運用聯合情報偵搜手段,嚴密掌握區域情勢發展與監控臺灣周邊海、空動態,以獲得早期預警及妥慎處置與部署,強化應變制變效能。

據臺灣“中央社”3月20日報導,東風-16是目前大陸裝備最新式中近程彈道導彈,用於打擊中近程範圍的重要目標,射程在1000公里到1500公里。

2015年9月3日在大陸的閱兵中首次亮相。 東風-16主要特色是,命中精度提高到50米以內,甚至可能攜帶一個500公斤重的高機動彈頭,能夠躲避敵方反導系統的攔截。

據報導,東風-16是世界上首款具有集束式多彈頭攜帶能力的中近程彈道導彈,可以攜帶鑽地彈頭、子母彈頭和集束式多彈頭,突破由“愛國者”-3型反彈道導彈組成的攔截網。 美國福布斯網站曾報導,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國防專家石明凱表示,解放軍可能起碼已經有12枚東風-16導彈,從部署地點在廣東省北部判斷,很可能重點用來應對臺灣。 儘管臺灣已經擁有美國“愛國者”反導系統,但與解放軍先前瞄準臺灣的東風-11和東風-15比起來,東風-16更遠的射程對臺灣的反導能力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愛國者”-3需要保衛的區域變得更大。

東風-16可以機動部署到不同地區,對周邊國家和地區構成威脅。 若把它部署在遼寧或吉林,可覆蓋整個朝鮮半島。 如果部署在福建或浙江,則可攻擊美日沖繩軍事基地。

妄言以“愛國者”擊落東風

據臺灣“中央社”3月20日報導,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馮世寬當日證實,中國大陸火箭軍部署可對臺灣本島遂行精准打擊的東風-16型彈道導彈,臺灣有把握能先期偵測,並妄言“有足夠武器能在境外擊落”。

報導稱,馮世寬上午在立法機構外事及防務委員會答覆民主進步黨籍民意代表莊瑞雄詢問表示,東風-16型彈道導彈對臺灣來說夠強大。 馮世寬說,東風-16是“單一彈頭”,臺灣所部署的“愛國者”-3型導彈可直接將其擊落。

據臺灣《旺報》3月20日報導,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馮世寬強調,“愛國者”-3型導彈有攔截能力阻擋東風-16型彈道導彈,一定在臺灣外海擊落。導彈一旦落在大氣層,“我們就有能力反制”。臺灣在情、偵、監方面有把握能先期偵測到“對台不友好的行為”,偵測到以後,“我們有足夠武器能在境外擊落”。

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作戰次長姜振中指出,東風-16型彈道導彈可被“愛國者”攔截。會在空中引爆,不會落在本島。

另據臺灣“中央社”3月20日報導,立法機構外事及防務委員會上午邀請防務安全局長彭勝竹、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馮世寬等報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之東亞區域情勢變化與因應”。馮世寬說,解放軍海空軍航經臺灣周邊海空赴西太平洋執行遠海飛行訓練及對抗操演共6次,遼寧艦也首次繞經臺灣東部外海執行跨島鏈長航訓練,且解放軍退役將領頻密渲染台海軍事風險,由此判定中國大陸將加大“軍事恫嚇”力度。

談及近期東亞情勢分析,馮世寬說,美國可能調整亞太安全政策,展現主導東亞事務企圖,朝鮮半島緊張情勢短期難緩,且釣魚島主權爭議仍為陸、日鴻溝,南海問題暗藏潛在衝突因數。

資料圖片:東風-16彈道導彈發射車(左)。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台媒:台軍首度證實“愛國者”部署台東主要防“東風”

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導台媒稱,因應解放軍戰略轉型,臺灣防務主管部門首度公開證實“愛國者”導彈進駐花東地區(花蓮和屏東——本網注);在防衛南海的問題上,台海軍南沙定期偵巡任務結合空軍聯平操演,並執行海空聯訓、聯合護漁、海上運補以及人道救援等。

據臺灣“中央社”3月1日報導稱,臺灣立法機構外事及防務委員會2月28日將邀請臺灣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馮世寬進行業務報告。臺灣防務主管部門的報告指出,前瞻解放軍戰略轉型及新式武器裝備投入,台軍借由革新演訓方法、靈活兵力調整及擴大軍種交流等作為,強化各項戰備整備。

“愛國者”進駐花東

報導稱,為了強化聯合防空作戰效能,臺灣防務主管部門表示將原屬於參謀本部的“防空導彈指揮部”移編“空軍司令部”,統一防空作戰指管事權,並適切調整“愛國者”導彈連進駐花東地區,借年度戰備演訓驗證執行成效,以確保防衛作戰有效遂行。這是防務主管部門首度公開證實“愛國者”導彈進駐花東地區。

台防務主管部門指出,部隊訓練采“實戰化”模式,將虛擬實境導入合成化戰場,置重點於各類型精准武器射擊、台三軍兵力火力協調等項目。

主要為防範“東風”

另據臺灣《旺報》2月28日報導稱,大陸正在積極升級其戰略武器系統,主要瞄準目標則是臺灣。美國福布斯網站引述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執行主任石明凱的話報導說,解放軍在廣東北部永久駐防地部署了新型“東風”-16導彈,這種導彈精確度在50米以內,可能在對台動武時派上用場,用來攻擊防空系統、飛機跑道與未強化的指揮與控制設施。

報導稱,2049計畫研究所主要工作是針對亞洲地區社會經濟、軍事、環境、科技等領域,提出趨勢觀察和政策建言,曾任美國國防部中國科科長的石明凱指出,新型“東風”-16導彈主要是用來優化傳統武力而核戰力,但本質上屬於攻擊性武器,解放軍可能已經有12枚以上這種類型導彈;從部署在廣東北部永久駐防地看來,它最可能在對台動武時派上用場。

報導指出,儘管臺灣已經擁有“愛國者”-3反導彈系統,但與解放軍早先瞄準臺灣的“東風”-11和“東風”-15比起來,“東風”-16更遠的射程對臺灣的反導彈能力提出更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最後飛行階段,新導彈具備更快的速度,“愛國者”-3需要保衛的區域變得更大。

意欲提升反制戰力

據臺灣《自由時報》網站2月27日報導稱,台軍方將防空導彈指揮部提升為“軍”級單位,但無論是主力的“愛國者”-3型、“天弓”-3型導彈,或是等待汰除的鷹式導彈,都是以防空攔截為主要任務,真正具反制戰力的巡航導彈或是從未曝光的彈道導彈,生產或是部署數量有待提升。台軍方現行對導彈部隊的運用,“以防衛為主,以反制為輔”,能不能有效因應導彈威脅,以及思考“防衛與反制比例的調整”,恐有進一步檢討的必要。

台軍“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訓練出包士兵被夾內出血

中國臺灣網12月9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台軍防空飛彈指揮部一名士兵在操作“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進行陣地變換訓練時,因操作不慎傷及後方操作的譚姓士官導致其嚴重內出血。飛彈指揮部表示,譚姓士官已於8日深夜完成手術,目前生命跡象穩定,暫無生命危險。

據報導,此意外發生在8號下午飛彈指揮部駐南港陣地,部隊完成“愛國者”三型飛彈模擬發射進行陣地變換時,一名簡姓士兵駕駛拖車頭疑似倒車不慎,直接將譚姓士官撞擊到發射架上。士官當場被夾傷,發生嚴重內出血、腎臟破裂、肋骨斷裂,被緊急送往醫院開刀急救。

防空飛彈指揮部表示,重傷的譚姓士官經三軍總醫院開刀治療後,已於8日深夜完成手術,目前譚員生命跡象穩定,暫無生命危險。飛彈指揮部強調,後續將盡速辦理譚士受傷撫恤申請;對於本起工作意外,專案小組正配合防務部門調查,有關肇事原因、責任歸屬,待專案小組厘清後,將進一步檢討。(中國臺灣網盧佳靜)

日本自衛隊展開“愛國者-3”地對空攔截導彈訓練

中新網6月15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防衛省本月15日在愛知縣小牧市的航空自衛隊小牧基地實施了地對空攔截導彈“愛國者-3”(PAC-3)的機動部署訓練。

資料圖:此前,日本自衛隊在東京周邊部署了“愛國者3”型攔截導彈。

據日本空自介紹,當天架起了從日本岐阜縣的第四高射群搬入的發射機,確認了連接電源車和其他車輛的程式等。

按照計畫,16日日本福岡縣的第二高射群將在福岡駐地、21日埼玉縣的第一高射群將在朝霞駐地、26日第二高射群將在北熊本駐地分別展開同樣的訓練。

據瞭解,“愛國者-3”系統的作用是在日本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艦所搭載的海基攔截導彈(SM3)攔截出現漏洞後,在彈道導彈擊中目標前再次實施攔截。日本防衛省此前也進行過演練,但由於近期朝鮮發射彈道導彈,因此公佈了實施預定日期和地點。

美擬在波羅的海部署“愛國者”:俄軍演時會撤離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美聯社5月11日報導稱,美國防務官員說,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將一支“愛國者”導彈連部署到波羅的海地區,作為軍事演習的一部分。如果最終確定,它標誌著美國對擔憂俄羅斯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的堅定支持。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10日拒絕對具體的部署情況予以證實,但他說:“我們在這裡採取的是純防禦的姿態。”

美國官員說,“愛國者”地對空導彈系統可能在7月份的防空演習中進入該地區,但在8月和9月俄羅斯大型軍事演習開始的時候就會撤離。

”愛國者“防空導彈發射車。

據臺灣《旺報》3月20日報導,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馮世寬強調,“愛國者”-3型導彈有攔截能力阻擋東風-16型彈道導彈,一定在臺灣外海擊落。導彈一旦落在大氣層,“我們就有能力反制”。臺灣在情、偵、監方面有把握能先期偵測到“對台不友好的行為”,偵測到以後,“我們有足夠武器能在境外擊落”。

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作戰次長姜振中指出,東風-16型彈道導彈可被“愛國者”攔截。會在空中引爆,不會落在本島。

另據臺灣“中央社”3月20日報導,立法機構外事及防務委員會上午邀請防務安全局長彭勝竹、台當局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馮世寬等報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之東亞區域情勢變化與因應”。馮世寬說,解放軍海空軍航經臺灣周邊海空赴西太平洋執行遠海飛行訓練及對抗操演共6次,遼寧艦也首次繞經臺灣東部外海執行跨島鏈長航訓練,且解放軍退役將領頻密渲染台海軍事風險,由此判定中國大陸將加大“軍事恫嚇”力度。

談及近期東亞情勢分析,馮世寬說,美國可能調整亞太安全政策,展現主導東亞事務企圖,朝鮮半島緊張情勢短期難緩,且釣魚島主權爭議仍為陸、日鴻溝,南海問題暗藏潛在衝突因數。

資料圖片:東風-16彈道導彈發射車(左)。新華社記者陳斌攝

台媒:台軍首度證實“愛國者”部署台東主要防“東風”

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導台媒稱,因應解放軍戰略轉型,臺灣防務主管部門首度公開證實“愛國者”導彈進駐花東地區(花蓮和屏東——本網注);在防衛南海的問題上,台海軍南沙定期偵巡任務結合空軍聯平操演,並執行海空聯訓、聯合護漁、海上運補以及人道救援等。

據臺灣“中央社”3月1日報導稱,臺灣立法機構外事及防務委員會2月28日將邀請臺灣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馮世寬進行業務報告。臺灣防務主管部門的報告指出,前瞻解放軍戰略轉型及新式武器裝備投入,台軍借由革新演訓方法、靈活兵力調整及擴大軍種交流等作為,強化各項戰備整備。

“愛國者”進駐花東

報導稱,為了強化聯合防空作戰效能,臺灣防務主管部門表示將原屬於參謀本部的“防空導彈指揮部”移編“空軍司令部”,統一防空作戰指管事權,並適切調整“愛國者”導彈連進駐花東地區,借年度戰備演訓驗證執行成效,以確保防衛作戰有效遂行。這是防務主管部門首度公開證實“愛國者”導彈進駐花東地區。

台防務主管部門指出,部隊訓練采“實戰化”模式,將虛擬實境導入合成化戰場,置重點於各類型精准武器射擊、台三軍兵力火力協調等項目。

主要為防範“東風”

另據臺灣《旺報》2月28日報導稱,大陸正在積極升級其戰略武器系統,主要瞄準目標則是臺灣。美國福布斯網站引述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執行主任石明凱的話報導說,解放軍在廣東北部永久駐防地部署了新型“東風”-16導彈,這種導彈精確度在50米以內,可能在對台動武時派上用場,用來攻擊防空系統、飛機跑道與未強化的指揮與控制設施。

報導稱,2049計畫研究所主要工作是針對亞洲地區社會經濟、軍事、環境、科技等領域,提出趨勢觀察和政策建言,曾任美國國防部中國科科長的石明凱指出,新型“東風”-16導彈主要是用來優化傳統武力而核戰力,但本質上屬於攻擊性武器,解放軍可能已經有12枚以上這種類型導彈;從部署在廣東北部永久駐防地看來,它最可能在對台動武時派上用場。

報導指出,儘管臺灣已經擁有“愛國者”-3反導彈系統,但與解放軍早先瞄準臺灣的“東風”-11和“東風”-15比起來,“東風”-16更遠的射程對臺灣的反導彈能力提出更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最後飛行階段,新導彈具備更快的速度,“愛國者”-3需要保衛的區域變得更大。

意欲提升反制戰力

據臺灣《自由時報》網站2月27日報導稱,台軍方將防空導彈指揮部提升為“軍”級單位,但無論是主力的“愛國者”-3型、“天弓”-3型導彈,或是等待汰除的鷹式導彈,都是以防空攔截為主要任務,真正具反制戰力的巡航導彈或是從未曝光的彈道導彈,生產或是部署數量有待提升。台軍方現行對導彈部隊的運用,“以防衛為主,以反制為輔”,能不能有效因應導彈威脅,以及思考“防衛與反制比例的調整”,恐有進一步檢討的必要。

台軍“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訓練出包士兵被夾內出血

中國臺灣網12月9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台軍防空飛彈指揮部一名士兵在操作“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進行陣地變換訓練時,因操作不慎傷及後方操作的譚姓士官導致其嚴重內出血。飛彈指揮部表示,譚姓士官已於8日深夜完成手術,目前生命跡象穩定,暫無生命危險。

據報導,此意外發生在8號下午飛彈指揮部駐南港陣地,部隊完成“愛國者”三型飛彈模擬發射進行陣地變換時,一名簡姓士兵駕駛拖車頭疑似倒車不慎,直接將譚姓士官撞擊到發射架上。士官當場被夾傷,發生嚴重內出血、腎臟破裂、肋骨斷裂,被緊急送往醫院開刀急救。

防空飛彈指揮部表示,重傷的譚姓士官經三軍總醫院開刀治療後,已於8日深夜完成手術,目前譚員生命跡象穩定,暫無生命危險。飛彈指揮部強調,後續將盡速辦理譚士受傷撫恤申請;對於本起工作意外,專案小組正配合防務部門調查,有關肇事原因、責任歸屬,待專案小組厘清後,將進一步檢討。(中國臺灣網盧佳靜)

日本自衛隊展開“愛國者-3”地對空攔截導彈訓練

中新網6月15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防衛省本月15日在愛知縣小牧市的航空自衛隊小牧基地實施了地對空攔截導彈“愛國者-3”(PAC-3)的機動部署訓練。

資料圖:此前,日本自衛隊在東京周邊部署了“愛國者3”型攔截導彈。

據日本空自介紹,當天架起了從日本岐阜縣的第四高射群搬入的發射機,確認了連接電源車和其他車輛的程式等。

按照計畫,16日日本福岡縣的第二高射群將在福岡駐地、21日埼玉縣的第一高射群將在朝霞駐地、26日第二高射群將在北熊本駐地分別展開同樣的訓練。

據瞭解,“愛國者-3”系統的作用是在日本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艦所搭載的海基攔截導彈(SM3)攔截出現漏洞後,在彈道導彈擊中目標前再次實施攔截。日本防衛省此前也進行過演練,但由於近期朝鮮發射彈道導彈,因此公佈了實施預定日期和地點。

美擬在波羅的海部署“愛國者”:俄軍演時會撤離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美聯社5月11日報導稱,美國防務官員說,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將一支“愛國者”導彈連部署到波羅的海地區,作為軍事演習的一部分。如果最終確定,它標誌著美國對擔憂俄羅斯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的堅定支持。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10日拒絕對具體的部署情況予以證實,但他說:“我們在這裡採取的是純防禦的姿態。”

美國官員說,“愛國者”地對空導彈系統可能在7月份的防空演習中進入該地區,但在8月和9月俄羅斯大型軍事演習開始的時候就會撤離。

”愛國者“防空導彈發射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