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農業大學教授為農民當“服務員”

“過去不敢說自己是專家, 現在可以理直氣壯這麼說了!”安徽省金寨縣農業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朱賢東說道。

儘管學的是農學, 有著高級農藝師的職稱, 但朱賢東過去不敢認同自己的“專家”稱號。 當年金寨縣引進四川的獼猴桃品種, 結果獼猴桃水土不服, 屢患潰瘍病, 果農苦不堪言, 也讓朱賢東這個“全科醫生”遇到了“專科問題”。

安徽農業大學朱立武教授來到金寨考察後, 決定更換品種, 帶來了多年前自己培育的“皖金”品種, 手把手地指導果農栽種, 還牽頭成立獼猴桃產學研聯盟。

“今年, 朱教授來了10多次,

開展標準化種植體系培訓。 ”朱賢東說, “天天跟在朱教授後面學習, 我真成獼猴桃方面的專家了。 ”

作為基層農技人員, 朱賢東的這段經歷其實是“共性問題”。 記者瞭解到, 我國現行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基於計劃經濟體制要求建立, 隨著形勢發展, 出現專業不全、分工不細、人員老化、知識陳舊等短板, 直接導致技術研發與推廣嚴重脫節、經營主體專業化生產與“全科式”服務矛盾等問題。

因此, 現行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必須跟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步伐, 才能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校縣共建, 打造“一站一盟一中心”

“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服務全面脫貧攻堅任務, 對於農業大學來說, 關鍵是要探索新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

解決好農業科技推廣‘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安徽農業大學校長程備久說。

為此, 在研究發達國家農業推廣成果經驗的基礎上, 結合農業現代化發展實際, 安徽農業大學在堅持30年走“大別山道路”的基礎上, 提出“一站一盟一中心”的農業推廣模式構想。

所謂“一站”即“區域性的農業綜合試驗站”, 是新型農業推廣服務平臺的物質載體, 包括一幢綜合大樓, 以及遠端培訓終端、產業研發中心等, 並配備標準化的實驗室, 能夠進行農業的常規檢測分析。 “一盟”即學校與縣級政府共同組建的“新型產學研合作組織”, 是加快先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制度保障。 “一中心”即學校與縣級政府共同組建的“專事農業推廣服務的實體性事業單位”,

是校縣合作的聯合辦事機構。

據瞭解, 作為硬體平臺, 綜合試驗站實行校縣“共商、共建、共用、共管”的運營模式。

專家傳“真經”, 村民聽課不瞌睡

金寨縣大畈村現在是安徽農業大學的對口扶貧點, 該村黨支部書記葉乃權說:“過去搞培訓, 經常有人打瞌睡, 現在聽說農大專家來上課, 傳的是‘真經’, 大家都往前面擠, 個個豎著耳朵聽。 ”

高山有機米是金寨縣的特色產品, 不過因為技術跟不上, 稻米產量和品質一直上不去。 安徽農業大學派出以丁克堅教授為首的專家組, 與當地農技人員一道, 對該縣高山有機米產業進行調研, 針對制約該縣高山有機米產業發展的品種、技術等瓶頸問題開出藥方。

山區拋荒的土地相繼種起水稻,

2015年, 大畈村建立了育秧工廠, 顯著提升作業效率, 每畝綜合效益增加1000元。

讓葉乃權最為感動的是, 丁克堅每次都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人種田, 根本沒有教授的架子。 “有時候, 他皮鞋一脫就下地, 自己親自使用農具演示給大夥看”。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如今, 安徽農業大學與安徽省18個縣、市、區組建了75個縣域農業主導產業聯盟, 組成一支350多名校內科技人員組成的專家隊伍。

在安徽農業大學張正竹教授看來, 以前科研成果轉化相對難, 找不到轉化的物件, 現在直接面向農業經營主體, 實現了“有頭有尾”, 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閣。

據統計, 教授專家下鄉服務的同時, 帶領2000多名研究生來到生產一線, 開展課題研究和技術服務工作。

“現在, 不僅博士生、碩士生, 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也都在綜合實驗站完成, 這裡的實驗資料最真實。 ”安徽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宏權教授認為, 新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的構建, 也從根本上推動農業院校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有了綜合實驗站這樣的平臺作為支撐, 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他說。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資訊的需要, 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 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 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 請與我們接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