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官方組織和阿裡體育投入1億美元,他們能幫助中國的橄欖球走到多遠?

毫不偏頗地說, 中國從傳統意義上講不是一片橄欖球的熱土。

但是, 橄欖球這項運動近年來在中國已經得到了明顯的發展。

去年年底, 阿裡體育和世界橄欖球聯合會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阿裡巴巴將在未來十年間合計投資1億美元在中國發展橄欖球運動。

中國原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培養出100萬名橄欖球運動員。 但現在這個目標被調整為五年之內完成。

世界橄欖球聯合會CEO佈雷特·高斯帕(Brett Gosper)正與中國橄欖球協會的同行們通力合作。 中國橄欖球協會是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的下屬機構。 得益於七人制橄欖球被列入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比賽專案, 橄欖球運動才會獲得政府的青睞和大量的資金支持。 高斯帕覺得自己在中國引領著一股方興未艾的潮流。

世界橄欖球聯合會CEO佈雷特·高斯帕

領袖體育商業峰會將於7月在北京舉行。 作為峰會顧問團的一員, 高斯帕和其他的領袖人物坐在一起盤點橄欖球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並明確指出發展一項非傳統體育專案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下文為世界橄欖球聯合會CEO佈雷特·高斯帕接受記者採訪

你如何評價現階段中國的橄欖球水準?

BG(佈雷特·高斯帕):中國的橄欖球發展才剛剛起步。 全國大約只有75000至100000名參與者。 不過我們與阿裡體育簽訂的備忘錄是對中國橄欖球發展的堅定承諾。 我們希望達成一個宏偉的目標——十年之內培養出100萬名橄欖球運動員。 而阿裡體育稱這個目標能在五年之內就達成。 同樣地, 橄欖球裁判、教練和醫護人員的數量也會隨著球員數量的增加而相應增加。 很明顯, 這樣的連鎖反應存在著一定的文化交流誘因。 我們打算把一些國際大型橄欖球賽事放到中國來舉辦, 但目前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首先是硬體條件是否能跟得上——體育場的大小、安保需求等。 其次是觀眾的上座率。

想要推廣這種非觀賞性比賽, 你必須認清現實。

你以為中國人多就有很多人會來看橄欖球比賽嗎?這完全是兩碼事兒。 不過正因為橄欖球是奧運會專案, 中國奧會才決定將其引入校園。 他們正打算把包括橄欖球在內的幾項大球運動列入“陽光計畫(Sunshine Programme)”項目, 並在全國的中小學校開展。 這樣一來, 參與橄欖球運動的人數將會上升, 我們也將從中受益。

你們與阿裡體育簽署的協定有什麼作用?

BG:阿裡體育為我們提供資金支持, 以及日後的世界橄欖球聯合會的官方電商平臺, 而我們為阿裡體育提供IP。 另外, 我們之間還有一些資產的置換。

我們相信, 政府正大力推動別的大型私營企業參與進橄欖球運動的推廣中來。 政府這樣做一方面是出於維護市場健康, 另一方面,

單從橄欖球運動的角度看, 政府欣賞橄欖球運動傳遞給全世界的一種價值觀。 中國現在的目標就是打進滙豐世界七人制橄欖球賽, 但他們的野心可遠不止於此, 他們想要在未來舉辦橄欖球世界盃。 他們對此很是樂觀。

我們的合作著眼於提高知名度。 阿裡巴巴的平臺是吸引我們的重要因素。 與阿裡巴巴的合作並不妨礙我們同時使用中國的其他電視頻道增加曝光率, 而阿裡也能從中看到益處。 一部分內容將由阿裡巴巴獨家享有, 但也有一部分內容並非是獨家的。

我們當下的工作是儘快在今年舉辦一場大師賽性質的錦標賽。 這是一場正式比賽, 但同時也是作為我們在中國的一次嘗試。 我們現在正在上海確定一座體育場, 作為即將在10月舉行的錦標賽的比賽場館。

在中國推廣橄欖球有模式可以依照嗎?

BG:足球本身就是一項門檻低且普及率高的運動,所以能夠自成一派。對於橄欖球來說,想要借鑒其他運動在管理和市場方面的經驗就比較困難了,儘管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可供學習的經驗。

我們近年來還在一些規模龐大的市場上做出過嘗試,我認為我們更加可能從這裡面汲取經驗。比如在美國,雖然情況跟中國截然不同,眾人參與的項目——Get In To Rugby——還是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發。這個專案意在用最少的硬體和法則,讓盡可能多地人參與到橄欖球運動中來。我們從中獲得了靈感:必須先建立起橄欖球的職業規範。由於橄欖球是奧運會比賽專案,你必須首先迅速組建一支有一定實力的國家橄欖球隊,不管是男子的還是女子的都行。而七人制橄欖球本身是比較容易達成這一目標的專案。我們正向德國隊和西班牙隊看齊,他們兩隊的實力越來越接近了。

你和你的高層團隊多久來一次中國?

BG:現在我大概一年來兩次,我們的團隊成員可能一年來四到五次。有些工作人員現在正常駐北京,希望能處理更多的事情。如果我們的錦標賽籌備工作正式開始,我相信我們的籌備組會更加頻繁地往來中國。在香港已經有我們的橄欖球聯盟了,儘管不在中國大陸,但也還是在中國嘛。香港橄欖球聯盟在處理一些在華事務方面能夠給我們提供可依賴的經驗。

在中國推廣一項運動會面臨哪些挑戰?

BG:我們跟阿裡體育的對話進展很快,隨後即簽訂了合作備忘錄。但由於中國的體育文化和我們的有差別,當我們在談論賽事或是推廣問題時,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們的真正意思。我們一直拿西方的那套思維來想問題,因為在西方國家,體育在學校和人們的閒暇時光中佔據著核心位置。而在中國,人們還較為缺乏對體育的本能認知和熱情,這就意味著,在中國推廣這項運動速度會慢得多。

從商業的角度上講,理論與實際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有時候事情的發展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順利且迅速,這是因為我們過去熟悉的思維模式在這裡已經不太適用了。這只是從理論上講,而非實證研究的結果。我感覺,我們低估了推廣橄欖球會涉及到的決策者數量。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在運動方面的決策權都掌握在山熟人手中。而在中國,你需要打通更多的門路,取得更多人的同意才行。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編譯自leadersinsport

作為即將在10月舉行的錦標賽的比賽場館。

在中國推廣橄欖球有模式可以依照嗎?

BG:足球本身就是一項門檻低且普及率高的運動,所以能夠自成一派。對於橄欖球來說,想要借鑒其他運動在管理和市場方面的經驗就比較困難了,儘管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可供學習的經驗。

我們近年來還在一些規模龐大的市場上做出過嘗試,我認為我們更加可能從這裡面汲取經驗。比如在美國,雖然情況跟中國截然不同,眾人參與的項目——Get In To Rugby——還是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發。這個專案意在用最少的硬體和法則,讓盡可能多地人參與到橄欖球運動中來。我們從中獲得了靈感:必須先建立起橄欖球的職業規範。由於橄欖球是奧運會比賽專案,你必須首先迅速組建一支有一定實力的國家橄欖球隊,不管是男子的還是女子的都行。而七人制橄欖球本身是比較容易達成這一目標的專案。我們正向德國隊和西班牙隊看齊,他們兩隊的實力越來越接近了。

你和你的高層團隊多久來一次中國?

BG:現在我大概一年來兩次,我們的團隊成員可能一年來四到五次。有些工作人員現在正常駐北京,希望能處理更多的事情。如果我們的錦標賽籌備工作正式開始,我相信我們的籌備組會更加頻繁地往來中國。在香港已經有我們的橄欖球聯盟了,儘管不在中國大陸,但也還是在中國嘛。香港橄欖球聯盟在處理一些在華事務方面能夠給我們提供可依賴的經驗。

在中國推廣一項運動會面臨哪些挑戰?

BG:我們跟阿裡體育的對話進展很快,隨後即簽訂了合作備忘錄。但由於中國的體育文化和我們的有差別,當我們在談論賽事或是推廣問題時,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們的真正意思。我們一直拿西方的那套思維來想問題,因為在西方國家,體育在學校和人們的閒暇時光中佔據著核心位置。而在中國,人們還較為缺乏對體育的本能認知和熱情,這就意味著,在中國推廣這項運動速度會慢得多。

從商業的角度上講,理論與實際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有時候事情的發展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順利且迅速,這是因為我們過去熟悉的思維模式在這裡已經不太適用了。這只是從理論上講,而非實證研究的結果。我感覺,我們低估了推廣橄欖球會涉及到的決策者數量。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在運動方面的決策權都掌握在山熟人手中。而在中國,你需要打通更多的門路,取得更多人的同意才行。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編譯自leadersinspor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