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2"體系引領農業現代化

麥冬套種基地春分時節, 萬物復蘇的梓州春意盎然, 一顆顆飽滿的麥冬碩果累累, 一畝畝嫩綠藤椒長勢喜人……綠園田疇間處處洋溢著生機勃勃的氣息。 近年來, 三台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機遇, 以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作為主攻方向, 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 推進農業產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 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縣。 力爭到2020年, 建成以麥冬、藤椒、生豬三大特色產業和糧油、蔬菜兩大基礎產業為主導的“3+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三大特色產業產值達到200億元以上, 著力建設“中國麥冬之鄉”“四川藤椒標準化種植及加工基地”“四川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四川優質大米基地”及“四川優質商品蔬菜基地”。

產業引領推動三大特色產業齊頭並進

近段時間, 在三台花園鎮、永明鎮一帶隨處可見老百姓為麥冬忙碌的景象。 “我們這裡都靠麥冬為生, 近幾年麥冬產業發展起來後, 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家住花園鎮白衣庵村2組的陳潔告訴記者, “這段時間幹麥冬的價格在70元左右一公斤, 看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麥冬作為三台縣的道地藥材, 已有500多年種植歷史。 目前, 全縣麥冬種植面積接近5萬畝, 產量占全國的70%左右, 種植規模、種植水準處於領先水準, 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麥冬交易及出口地。

近年來,

三台縣把麥冬作為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主導產業精心培育, 通過抓規劃、建基地、引企業、建市場等綜合措施, 麥冬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目前, 全縣已培育GAP基地5個, “涪城麥冬”成為我國唯一在同一地區同一品種擁有5個通過GAP認證基地的中藥材;2016年10月, 市委、市政府將三台麥冬作為“市長工程”, 列為全市現代農業特色重點產業, 同時爭取列為國家中藥材大品種和四川中藥材重點產品培育, 力爭三年打造成為百億產業, 並明確提出了把麥冬作為全市最具特色的中醫藥資源, 作為大健康戰略新興產業, 率先打造成為綿陽品牌產業。 由此, 三台縣委、縣政府將麥冬產業放在了“3+2”產業的首位, 引領三大特色產業齊頭並進。

掛圖作戰繪就三大特色產業發展藍圖

前進的目標已經圈定, 梳理任務清單、實施“掛圖作戰”迫在眉睫。

在麥冬產業方面, 到2020年, 三台計畫新發展麥冬基地2萬畝, 輻射帶動3萬畝, 全縣面積達到10萬畝, 總產量達2萬噸, 總產值100億。 建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三台)麥冬大健康產業園, 將三台打造成全國最大的麥冬種植基地、最大的麥冬交易集散地、最大的麥冬科研精深加工聚集地。 今年計畫在全縣種植麥冬5萬畝, 實現總產1.26萬噸, 產值6億元, 標準化種植基地面積達到4萬畝。 同時, 計畫今年上半年完成麥冬大健康產業的總體規劃、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區(三台)麥冬大健康產業園的詳細規劃、國家級花園麥冬特色小鎮規劃。

在藤椒產業方面,

三台計畫到2020年, 圍繞“125”藤椒產業發展佈局, 建設1個藤椒產業園區、2個藤椒產業帶、5個藤椒產業片, 發展藤椒基地15萬畝, 輻射帶動10萬畝, 全縣面積達30萬畝, 實現藤椒產業總產值80億元, 讓農民人均從藤椒產業上獲得的收入達到2000元左右;打造1-2個享譽四川乃至全國的藤椒產品品牌, 建成四川一流、全國領先的藤椒標準化種植基地、產品研發加工、物流集散中心;今年計畫發展藤椒4.0萬畝, 並完成藤椒加工廠選址工作。

在生豬產業方面, 到2020年, 1個原種場、7個擴繁建設專案全面完工, 豬文化樂園和熟食品開發園初具雛形;全縣出欄肥豬達150萬頭, 實現豬業產值50億元, 糞肥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將建成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和“養殖+加工+旅遊”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體系,

完成從生豬大縣到生豬強縣的轉變。

盯准目標促成三大特色產業早日實現

三大特色產業事關三台現代農業長遠發展的路徑選擇, 是“指路燈”, 更是核心引擎。 “作戰”目標和任務既定, 三大特色產業又該如何推進?

推進集聚集群發展, 連片建設產業基地, 推動農業重點產業做大規模。 推進麥冬標準化綠色生產, 推廣麥-糧-菜等複合種植模式, 建設麥冬可追溯種植體系, 加快麥冬生態原產地保護;在永明、花園、老馬、靈興等重點鎮鄉建成一批現代藤椒產業示範基地, 構建2帶5片發展格局, 建成省級藤椒產業示範園區1個、國家級標準化種植示範區1個;加快中糧集團優質生豬基地、正邦生豬產業基地、新希望健康豬業基地等專案建設。

借鑒工業園區模式,建設農業特色園區,引領農業重點產業加快發展。建設麥冬企業孵化中心,組建完成麥冬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建倉儲物流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和以麥冬為主的中藥材規範化交易市場;建設百萬現代生豬產業園、生豬種養迴圈示範園和優質生豬產業園區、藤椒三產融合示範園。

做響特色產業品牌,提升“三台產”影響力,實施農業重點產業品牌戰略。啟動三台麥冬中醫診療、中藥炮製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與研究保護工作;定期舉辦麥冬中醫藥文化藝術和藥膳美食節;爭創涪城麥冬知名、馳名品牌和企業產品名優品牌。建立完善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收儲運標準體系,推行藤椒產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構建“同線同標同質”生產體系等。

堅持融合發展理念,拓展農業產業價值鏈,推動農業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打造以永明老場鎮為門戶區、以花園鎮鎮江壩為核心的3平方公里麥冬特色小鎮,形成麥冬三產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推進藤椒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推動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擴大中高端供給,發展生態豬等特色養殖,建設集食品加工、綜合管理、交易中心為一體的豬肉食品開發產業園。

借鑒工業園區模式,建設農業特色園區,引領農業重點產業加快發展。建設麥冬企業孵化中心,組建完成麥冬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建倉儲物流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和以麥冬為主的中藥材規範化交易市場;建設百萬現代生豬產業園、生豬種養迴圈示範園和優質生豬產業園區、藤椒三產融合示範園。

做響特色產業品牌,提升“三台產”影響力,實施農業重點產業品牌戰略。啟動三台麥冬中醫診療、中藥炮製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與研究保護工作;定期舉辦麥冬中醫藥文化藝術和藥膳美食節;爭創涪城麥冬知名、馳名品牌和企業產品名優品牌。建立完善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收儲運標準體系,推行藤椒產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構建“同線同標同質”生產體系等。

堅持融合發展理念,拓展農業產業價值鏈,推動農業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打造以永明老場鎮為門戶區、以花園鎮鎮江壩為核心的3平方公里麥冬特色小鎮,形成麥冬三產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推進藤椒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推動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擴大中高端供給,發展生態豬等特色養殖,建設集食品加工、綜合管理、交易中心為一體的豬肉食品開發產業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