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陝西科普大講堂開講 聽專家講解運動與健康知識

運動過少已影響我們的健康

健康是軀體、心理、社會人際適應和精神道德的良好與滿足狀態;人最可貴的是健康, 健康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基礎。 影響健康的四要素涉及父母遺傳, 占15%;外界環境, 占17%(其中社會占10%, 自然占7%);醫療條件, 占8%;個人生活方式, 占60%。

現代人的生活狀態顯示, 運動過少已影響我們的健康。 下樓坐電梯, 出門坐汽車, 上班打電腦, 回家看電視。 可以說我們的身體活動是50年前人的一半, 50年後人的身體活動是我們的一半。 不運動造成的最直接的結果是肥胖, 肥胖者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代謝紊亂病。

目前世界上肥胖症是日趨嚴重的流行病, 肥胖等疾病與運動不足有關。 在美國, 肥胖每年導致30萬人死亡, 僅次於吸煙引起的死亡人數。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因缺乏運動, 全球每年導致200多萬人死亡;缺乏體力勞動會增加高血壓、血脂紊亂、骨質疏鬆、抑鬱症和焦慮症發生的危險。

不運動的結果呈現亞健康狀態

蘇顯明介紹, 人體各項生理功能運轉正常, 身體健康, 現代醫學稱之為人體的第一狀態。

如果人體某一組織器官及功能出現異常病變, 則稱第二狀態;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稱為第三狀態, 即亞健康狀態。 處於第三狀態的人既不像健康人那樣精力充沛, 生氣勃勃, 也不像病人那樣面容憔悴,

萎靡不振, 而是自我感覺不好, 比如食欲不振, 疲乏無力、情緒不好、頭暈失眠、關節疼痛、皮膚乾燥等;到醫院檢查, 又查不出什麼毛病。

蘇顯明說, 疾病能在短期或一定時期治癒, 而第三狀態常常維持幾年、幾十年甚至終生;導致人體第三狀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缺乏體育鍛煉是重要原因之一。 醫學專家認為, 對人體第三狀態不應忽視, 它往往是健康的隱患, 如不加以調節, 有可能向人體第二狀態轉化;“生命在於運動”, 人體的第三狀態具有較強的可逆性, 多數的第三狀態者經過有效的體育鍛煉, 可逐漸向第一狀態轉化。

要警惕不運動帶來的現代文明病

不是危言聳聽, 現代文明病的患者在逐漸增多。 這是一種什麼疾病?蘇顯明說,

現代文明病並非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的, 而是一種由生活上的壓力與緊張以及營養的失調, 再加上缺乏運動, 長期積累而來的代謝病。 也就是所謂的代謝綜合征, 比如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 而現代文明病的誘因是吃得多, 動得少。 不同體重指數(BMI)與腰圍等級的成年人中肥胖併發症危險性不同。 成人體重品質指數(BMI)升高1, 冠心病發病率升高12%。

BMI小於18.5屬低於正常體重, 18.5-22.9屬正常體重, 23-24.9屬准肥胖, 25-29.9屬肥胖I, 大於等於30的屬於肥胖II。 怎麼計算成人體重品質指數(BMI)呢?蘇顯明教授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計算公式, 比如以體重55公斤, 身高1.65米來計算, 55÷1.65÷1.65=22.22, 屬於正常體重。

運動帶來的這些好處 你知道嗎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 陽光、空氣、水和運動,

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蘇顯明說, 運動有助我們鍛煉強健體格, 有足夠體力應付日常生活。 如果我們擁有強健體格, 對疾病便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而且較能承受壓力。 增強心肺功能, 並預防心血管疾病。 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 有助控制體重。 鬆弛神經, 消除精神壓力。 運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運動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增強肌肉和骨骼的功能, 改善血壓, 提高機體免疫力, 對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使人的體態更健美, 還可以健腦、消除疲勞、促進心理健康。

運動可增強心血管的功能。 堅持長期體育鍛煉的人, 心臟收縮有力。 一般人心臟每次搏動(收縮)可輸出血液約70毫升(每搏輸出量), 每分鐘心臟搏動約72次, 這樣每分鐘可輸出血液約500毫升(每分鐘輸出量);而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則每分鐘心搏只有50次,

但仍可達到相同的每分鐘輸出量, 即相當於每次心搏可輸出血液100毫升, 這意味著心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般人在運動時, 隨著心跳加快, 每分鐘輸出量可增至20000毫升, 而經良好訓練的運動員可達30000-40000毫升, 可以更充分地滿足全身各部分的需要, 因而具有更好的耐力。 此外, 經常運動, 可以使供應心臟組織的冠狀動脈的口徑加大, 增加單位組織中毛細血管的數量;運動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主要是減少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增加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 因而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

運動可增強肺功能。特別是經常參加耐力運動,如長跑、划船或游泳的運動員,肺活量明顯增加。每分鐘交換的氣體量增加,可提高血液的含氧量,再加上人體組織對氧的利用率增高,因而能提高耐力水準。運動可促進體內的物質代謝,機體對能源物質和氧的利用更充分、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減輕心血管的負擔;經常運動,還能消除體內過剩的脂肪,使體形變得優美。

要為健康而運動切記不可過量

生命源于自然,生命在於運動。適度的體育鍛煉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但是體育運動要講究科學,過量運動會帶來災難,一定要為健康而運動。

不合理運動會影響身體健康。有人對參加醫學健康研究的21481人做了有關運動期間發生猝死危險的評估,先知道參加者在參加這項研究期間進行大運動量次數,然後預期跟蹤。經過12年的跟蹤發現,有122人死亡,其中23人是死於大運動量活動時或是運動後30分鐘內,表明在運動中和運動後即刻死亡的危險性要比安靜時高16倍。有研究報導,運動猝死發生比例最高的專案是跑步,占33.98%;其次是足球,占10.68%;再次是籃球,占8.74%。

怎樣的運動才是科學的呢?先要明確運動的目的是增強體質,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運動負荷,因人而異,因地制宜講究衛生、氣候、環境,做好醫學監督,避免損傷。瞭解運動的類型,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運動類型包括本能性運動(行走、跑跳、取食等),勞務性運動(耕田、打鐵、操作機器),鍛煉性運動(體育運動)。

所謂有氧(代謝)運動是通過有氧代謝提供能量的低中強度運動,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其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有氧運動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並可消耗體內脂肪;提高機體的攝氧量,增進心肺功能;增強耐力素質,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控制合適的體重;是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有氧運動的最低要求是每天運動的累計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週運動次數不少於3次。具有代表性的有氧運動是青年人慢跑,中老年人快步走。步行是最安全的有氧運動,跑步是最普及的有氧運動,游泳是最有效的有氧運動,太極拳是最傳統的有氧運動,爬樓梯是最實用的有氧運動,健美操是最青春的有氧運動,室內健身器械是最方便的有氧運動。

無論進行哪種運動,都必須掌握適當的運動量。運動量不足,難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運動量過大,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運動量的大小取決於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運動頻度這三個因素。例如,20-29歲的人,其耗氧量為最大耗氧量的60%時,心率應為140次/分,這時的運動強度為中等,若運動時間為15分鐘,屬小運動量;同樣的運動強度,持續30分鐘,屬中等運動量。若持續60分鐘,則屬大運動量。

中等度體力活動,步行(120-140步/分),50-60分鐘/天;游泳,25-30分鐘/天;爬山,30分鐘/天;乒乓球,50-60分鐘/天;羽毛球,30分鐘/天;自行車,50-60分鐘/天;耕種花園,50-60分鐘/天;太極拳,30分鐘/天。無論是運動還是生活活動,效果相同,步行60分鐘同步行6次,每次10分鐘的效果是一樣的。

首席記者王嘉

運動可增強肺功能。特別是經常參加耐力運動,如長跑、划船或游泳的運動員,肺活量明顯增加。每分鐘交換的氣體量增加,可提高血液的含氧量,再加上人體組織對氧的利用率增高,因而能提高耐力水準。運動可促進體內的物質代謝,機體對能源物質和氧的利用更充分、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減輕心血管的負擔;經常運動,還能消除體內過剩的脂肪,使體形變得優美。

要為健康而運動切記不可過量

生命源于自然,生命在於運動。適度的體育鍛煉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但是體育運動要講究科學,過量運動會帶來災難,一定要為健康而運動。

不合理運動會影響身體健康。有人對參加醫學健康研究的21481人做了有關運動期間發生猝死危險的評估,先知道參加者在參加這項研究期間進行大運動量次數,然後預期跟蹤。經過12年的跟蹤發現,有122人死亡,其中23人是死於大運動量活動時或是運動後30分鐘內,表明在運動中和運動後即刻死亡的危險性要比安靜時高16倍。有研究報導,運動猝死發生比例最高的專案是跑步,占33.98%;其次是足球,占10.68%;再次是籃球,占8.74%。

怎樣的運動才是科學的呢?先要明確運動的目的是增強體質,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運動負荷,因人而異,因地制宜講究衛生、氣候、環境,做好醫學監督,避免損傷。瞭解運動的類型,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運動類型包括本能性運動(行走、跑跳、取食等),勞務性運動(耕田、打鐵、操作機器),鍛煉性運動(體育運動)。

所謂有氧(代謝)運動是通過有氧代謝提供能量的低中強度運動,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其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有氧運動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並可消耗體內脂肪;提高機體的攝氧量,增進心肺功能;增強耐力素質,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控制合適的體重;是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有氧運動的最低要求是每天運動的累計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週運動次數不少於3次。具有代表性的有氧運動是青年人慢跑,中老年人快步走。步行是最安全的有氧運動,跑步是最普及的有氧運動,游泳是最有效的有氧運動,太極拳是最傳統的有氧運動,爬樓梯是最實用的有氧運動,健美操是最青春的有氧運動,室內健身器械是最方便的有氧運動。

無論進行哪種運動,都必須掌握適當的運動量。運動量不足,難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運動量過大,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運動量的大小取決於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運動頻度這三個因素。例如,20-29歲的人,其耗氧量為最大耗氧量的60%時,心率應為140次/分,這時的運動強度為中等,若運動時間為15分鐘,屬小運動量;同樣的運動強度,持續30分鐘,屬中等運動量。若持續60分鐘,則屬大運動量。

中等度體力活動,步行(120-140步/分),50-60分鐘/天;游泳,25-30分鐘/天;爬山,30分鐘/天;乒乓球,50-60分鐘/天;羽毛球,30分鐘/天;自行車,50-60分鐘/天;耕種花園,50-60分鐘/天;太極拳,30分鐘/天。無論是運動還是生活活動,效果相同,步行60分鐘同步行6次,每次10分鐘的效果是一樣的。

首席記者王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