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FT中文網總編輯王豐:每個故事都是一面鏡子

過去兩年, 每次讀到“交易門”的最新文章, 我都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感覺:春曉找到了屬於她自己的聲音。

春曉是我的同門師妹, 也是我近20年新聞職業生涯中最為尊敬、信任的同事和朋友之一。 現在, 春曉和她的搭檔馬賽客將近兩年采寫的金融交易圈人物特寫結集出版, 這是他們在新媒體時代不倦探索的階段性成就, 也給了我和廣大讀者一窺金融交易圈眾生百態的絕佳機會。

我和春曉都畢業于北京大學英語系, 我癡長她三年。 畢業後, 我們都選擇了新聞媒體作為長期從事的職業, 又差不多同時考入美國知名的新聞學院就讀。

儘管我們的背景和經歷貌似高度重合, 但在與春曉共事的多年中, 我又常常感慨:她的職業發展遠比我豐富多彩, 涉獵諸多與媒體相關的領域;她從來不吝承擔風險, 不斷做出新的嘗試和探索。 這些年來在聚會時, 她常常帶來關於自己最新成就的驚人消息, 讓我這個循規蹈矩的大師兄既高興又羡慕。

我所認識的春曉, 是個外表嬌小、靦腆的川妹子, 又是個思維獨立、見識過人、仗義執言的優秀記者。 十幾年來, 我們曾在《財經》雜誌、路透社和香港《南華早報》等多家媒體機構共事。 儘管我們在工作中偶爾會有意見不一的時候, 但她從來不會因為我是她的直接領導而隨聲附和。 她堅持的觀點和建議也常常讓我深思,

促我進步。

春曉在自媒體領域一直勇於嘗試, 我們也經常討論自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長短得失。 但是, 我看到她最終走上專注採訪金融業一線交易員、操盤手和散戶投資者, 以深度專訪和個人故事為主要形式的路線時, 仍舊吃驚不小。 春曉和馬賽客都是經驗豐富的記者, 但我仍舊一度懷疑:他們關注的這個群體、精心製作的這種內容, 是否過於小眾, 能否激發足夠的讀者興趣, 產生足夠的影響力?在諸多內容創業者以層出不窮、或精彩或花哨的內容爭搶移動端讀者有限注意力的市場中, 他們能否找到自己的空間, 甚至開發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但是, 隨著他們採訪到的人物越來越鮮活有趣,

寫作風格愈加自然活潑, 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媒體圈和金融圈朋友成為他們的粉絲。 雖然他們沒能像很多“爆款”自媒體那樣迅速積累超高人氣, 但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忠粉群”(cult following)。

《快錢遊戲》, 交易門第一本非虛構作品。

在新聞學院就讀時,

我們都對這樣一個概念耳熟能詳——“slice of life”。 它大致可以翻譯成“(真實)生活的片段”, 本是一個直譯於法語的戲劇專業詞彙。 法國劇作家Jean Jullien在19世紀末最早使用它來描述自己所崇尚的自然主義表現形式, 即對普通人物在真實生活場景中活動的描述。 後來, 這個概念又逐漸被文學和新聞所借用, 指的是從角色生活中隨機選取真實場景—有可能只是某人生活中的一天、一個事件, 並客觀描述在這有限的時間空間內發生的事情, 不預設情節、衝突或結局, 而是採取開放式結尾, 留給讀者更多思考和想像的空間。

“slice of life”, 這就是我對這組故事的體裁和風格的最佳描述。 在傳統新聞媒體或財經媒體中, 這種體裁和風格的故事並不常見, 而他們的成功證明了這種故事的吸引力。

他們關注的對象是一個相對集中的群體, 受訪者們既有諸多共通之處, 又有各自不同的真實故事。 精明、睿智、從容、淡薄、貪婪、衝動⋯⋯通過春曉和馬賽客的採訪, 我們在這裡讀到了人性的各個層面、各種特質。 而本書最大的吸引力也許就是開放而不預設價值的敘事體系。 它不是販賣成功學雞湯和投資秘訣的“實用寶典”, 而更像一面鏡子, 讓我們通過受訪者的得失悲喜, 來檢驗自己面對生活和財富的態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