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石泉後柳:“X解法”助推貧困戶穩定增收

西部網訊(通訊員 張秋林 彭建)陽春二月, 正是春耕備播的最佳時節。 在後柳鎮柏橋村, 嶄新的水泥路從村中蜿蜒而來, 山上栽種的茶樹苗生機勃勃, 眼前村民們種植黃花菜的忙碌身影, 儼然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魏詩傑是柏橋村三組村民, 兒女常年在外, 家中就剩下老兩口了。 最近聽說合作社在村上招聘勞動力, 可以去黃花菜種植園務工, 於是他打電話聯繫到了一個短期的就業機會。 3月4日上午, 魏詩傑就領著老伴兒早早得來到了柏橋村黃花菜種植園。

“有了合作社, 確實幫了我們不少忙, 像我這種年紀大的,

把自家的幾畝地直接流轉給合作社, 不但獲得了土地流轉租金, 而且能在這裡短期務工, 獲得工資收入, 還減少了我們自己種植的風險。 ”魏詩傑一邊種植黃花菜, 一邊暢談著專業合作社帶給他的新變化。

為確保2017年整村脫貧, 柏橋村全面落實 “黨支部+X+貧困戶”思路。 村黨支部因地制宜, 引進石泉縣六臺山實業有限公司建立合作社, 通過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帶動模式, 採取流轉貧困戶土地、園區管護承包制、特色產業種植、帶資入社、茶葉採摘及加工使用勞動力等多種方式推動貧困戶的穩定增收。

在柏橋村四組, 村民王來成說:“以前都是我們自己種地, 種植農作物遇到收成不好的時候幾乎絕收。

現在成立了合作社, 大家掙了錢, 日子也寬裕了!”合作社成了群眾致富增收的“聚寶盆”, 村民們紛紛投資入股。 根據協定, 村民資金入股5萬元年分紅1.9萬元, 通過發揮“X”的帶動作用, 有效拓寬了村民們致富管道。

據悉, 後柳鎮近年共成立了12個專業合作社, 有效帶動100余戶貧困戶增收。 合作社的建立使各項產業在後柳鎮遍地開花。 2017年, 後柳鎮調配茶籽9.1萬斤, 茶苗6萬株, 新建茶園750畝、補植500畝, 以及新增天麻、黃花菜、魔芋、烤煙等特色種植產業。 各項產業之花爭相開放, 為後柳鎮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