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不止造車!李想的「車和家」終於進入共用用車領域

在所有新造車團隊裡, 李斌的蔚來汽車和李想的車和家應該算是非常受關注的了。 不過和蔚來汽車時時曝出大新聞不同,

車和家明顯低調很多。 但是他們一有消息, 就都是大事兒。

今天的新聞是, 車和家將進入汽車共用(分時租賃)領域:他們宣佈和法國分時租賃運營商 Clem 合作, 雙方將以車和家 SEV(Smart Electric Vehicle)為基礎, 啟動創新模式的共用出行服務。 這項服務預計將於 2018 年上半年正式展開, 運營範圍涵蓋巴黎市中心、巴黎迪士尼園區周邊等三個區域。

升級版「摩拜單車」

根據雙方的協定, 車和家將和 Clem 在法國註冊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做這個項目。 至於這個分時租賃服務的模式, 按照李想的說法, 屬於「共用出行 2.0, 摩拜的升級版」。

(在同一天, 摩拜宣佈完成新一輪 6 億美元融資, 發展重點之一將會是進軍國際市場。 )

具體來說, 這個服務會採取無固定網點的自由流動模式(Free-Floating), 在這個模式下, 使用者可以在預先設定的服務範圍內自由取、停車輛, 無需額外支付停車費、保險、充電費用等。 目前在國內, 也有幾家平臺在做類似的模式, 不過大部分國內分時租賃平臺還是傳統的網點取還車模式。

至於運營平臺, 車和家準備自己來做。

按照他們的設想, 在這個平臺上, 用戶可以使用手機 App 完成帳號註冊、找車、解鎖車輛、客服諮詢、行程支付等操作;而運營團隊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自帶的資料採擷和雲計算功能, 即時監測車輛狀態, 高效完成換電、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分時租賃項目 Clem)

值得注意的是, 這次車和家所要涉足的分時租賃服務是準備建立新的品牌, 而不是歸屬于 Clem 的現有平臺。 這意味著, 車和家在這個合作裡不僅僅是作為車輛提供方的角色出現, 而是真正的要去運營一個分時租賃的專案, 這也讓他們的定位開始有所變化:不僅僅是一家「新造車團隊」, 同時也是「共用用車運營方」。 後者的想像空間, 顯然比前者更大。

SEV:為共用用車而生?

車和家準備用於分時租賃的車型是他們的 SEV, 也就是那輛前後兩座的小車, 這種車型其實非常適合用來做分時租賃, 原因有這麼幾個:

一, 它採用了可拆卸電池的模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目前分時租賃普遍遇到的電動車充電問題;

二、歐洲的很多城市普遍街道狹窄,

因此微型車大受歡迎, 比它們更小的 SEV 車型, 更加適合用來在這種場景下通勤。 另外, 因為車子的單位投影面積變小, 所以不需要佔用大規模的路面停車資源。

三、車子成本相比普通電動車要低很多, 有利於在同等投入下獲得更大的覆蓋密度。

(此前曝光的車和家 SEV 諜照)

插一段官方新聞稿的描述:

車和家 SEV 是按照歐洲 L6e(輕型四輪車)標準打造的一款全新智慧電動短途交通工具,採用前後兩座設計,尺寸小巧,一個車位可停放 4 輛,環保便捷,是巴黎等歐洲城市市區出行的理想之選。它支援靈活的充換電模式和即時線上的智慧互聯體系,可幫助分時租賃團隊完成高效運營。SEV 配備兩組可拆卸電池,電池組可便捷更換和充電;同時標配 4G 車聯網,車輛行駛及使用者行為資料可即時傳輸至雲端。當電力不足時,運營團隊可及時獲知資訊,對電池組進行更換管理,免去了充電等待時間,提高車輛共用效率。

在正式投入運營前,SEV 將在歐洲通過 L6e 標準認證,並在法國完成電池、安全性等方面的協力廠商測試和匹配性調試。

「為了改善環境,歐洲各國正在積極推動汽車分時租賃,電動汽車無疑是優選方案,但老城區內充電樁新建或改造所投入的時間和成本讓政府倍感壓力。SEV 靈活的充電與換電模式和聯網屬性,加上車和家打造的智慧出行平臺,將為解決這一問題帶來全新思路。對車和家來說,這也是我們為探索智慧出行邁出的重要一步。」車和家聯合創始人、總裁沈亞楠說。

其實傳統的汽車分時租賃受到很大困擾的地方就在於車輛,因為絕大部分車輛都不是為分時租賃場景專門設計的。但是我相信車和家的 SEV 從設計伊始就把「分時租賃」作為了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因為李想在公開場合和私下裡不止一次提及過他們有意涉足共用用車的想法,只不過,他們的進展比我們預想中要快得多。

至於為什麼首先選擇在歐洲展開運營?我覺得原因有三點:首先,歐洲的共用用車項目絕大部分不及「摩拜模式」先進,用自由流動模式來和這些相對「落後」的共用用車項目競爭,優勢很大。其次,先做歐洲市場,或許會有利於將來車和家在國內的市場拓展,包括零售和共用用車。

製造、運營合二為一之後

車和家這次和 Clem 的合作其實可以折射出更多思考。比如說,新造車團隊的產品,他們的商業模式的出口在哪裡?他們的應用場景在哪裡?

這周神州優車入股小鵬汽車的事情其實就是對於這個疑問的一個回答,這次車和家宣佈進軍共用出行領域,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共用出行是解決車輛「銷路」一個極為重要的應用場景。

再來看看特斯拉。他們也在規劃名為 Tesla Network 的共用用車網路,並且還是基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從根本上來說,如果一家公司既生產車輛,又在運營這些車輛,那麼類似 Uber 這樣的商業模式,會受到極大的衝擊。對於整車廠來說,這是極大的潛力市場。

車和家雖然沒有提及基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共用用車,但是在理念上,他們在國內新造車團隊裡無疑是走在了前面。

當然了,既造車,又要運營車,對於團隊的綜合能力要求會更高。一方面,要具備非常強大的整車生產製造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具備很強的線上線下運營的能力,以及足夠強的互聯網思維。

這會是所謂的「互聯網造車」團隊的優勢所在麼?我們不如看看車和家接下來的落地進展。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ar」,並附上原文連結,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

(此前曝光的車和家 SEV 諜照)

插一段官方新聞稿的描述:

車和家 SEV 是按照歐洲 L6e(輕型四輪車)標準打造的一款全新智慧電動短途交通工具,採用前後兩座設計,尺寸小巧,一個車位可停放 4 輛,環保便捷,是巴黎等歐洲城市市區出行的理想之選。它支援靈活的充換電模式和即時線上的智慧互聯體系,可幫助分時租賃團隊完成高效運營。SEV 配備兩組可拆卸電池,電池組可便捷更換和充電;同時標配 4G 車聯網,車輛行駛及使用者行為資料可即時傳輸至雲端。當電力不足時,運營團隊可及時獲知資訊,對電池組進行更換管理,免去了充電等待時間,提高車輛共用效率。

在正式投入運營前,SEV 將在歐洲通過 L6e 標準認證,並在法國完成電池、安全性等方面的協力廠商測試和匹配性調試。

「為了改善環境,歐洲各國正在積極推動汽車分時租賃,電動汽車無疑是優選方案,但老城區內充電樁新建或改造所投入的時間和成本讓政府倍感壓力。SEV 靈活的充電與換電模式和聯網屬性,加上車和家打造的智慧出行平臺,將為解決這一問題帶來全新思路。對車和家來說,這也是我們為探索智慧出行邁出的重要一步。」車和家聯合創始人、總裁沈亞楠說。

其實傳統的汽車分時租賃受到很大困擾的地方就在於車輛,因為絕大部分車輛都不是為分時租賃場景專門設計的。但是我相信車和家的 SEV 從設計伊始就把「分時租賃」作為了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因為李想在公開場合和私下裡不止一次提及過他們有意涉足共用用車的想法,只不過,他們的進展比我們預想中要快得多。

至於為什麼首先選擇在歐洲展開運營?我覺得原因有三點:首先,歐洲的共用用車項目絕大部分不及「摩拜模式」先進,用自由流動模式來和這些相對「落後」的共用用車項目競爭,優勢很大。其次,先做歐洲市場,或許會有利於將來車和家在國內的市場拓展,包括零售和共用用車。

製造、運營合二為一之後

車和家這次和 Clem 的合作其實可以折射出更多思考。比如說,新造車團隊的產品,他們的商業模式的出口在哪裡?他們的應用場景在哪裡?

這周神州優車入股小鵬汽車的事情其實就是對於這個疑問的一個回答,這次車和家宣佈進軍共用出行領域,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共用出行是解決車輛「銷路」一個極為重要的應用場景。

再來看看特斯拉。他們也在規劃名為 Tesla Network 的共用用車網路,並且還是基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從根本上來說,如果一家公司既生產車輛,又在運營這些車輛,那麼類似 Uber 這樣的商業模式,會受到極大的衝擊。對於整車廠來說,這是極大的潛力市場。

車和家雖然沒有提及基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共用用車,但是在理念上,他們在國內新造車團隊裡無疑是走在了前面。

當然了,既造車,又要運營車,對於團隊的綜合能力要求會更高。一方面,要具備非常強大的整車生產製造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具備很強的線上線下運營的能力,以及足夠強的互聯網思維。

這會是所謂的「互聯網造車」團隊的優勢所在麼?我們不如看看車和家接下來的落地進展。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ar」,並附上原文連結,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