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疆:千萬畝農田“省”出來的水向塔里木河下游輸送

經過10天長途跋涉, 滾滾來水跨越千里, 緩緩灌入乾涸的台特馬湖, 這意味著新疆第18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輸送的生態用水到達目的地。 與以往不同, 此次所輸之水, 是這條河流上中游兩岸千萬畝農田“省”出來的。

6月中旬正是農業用水高峰期, 而在新疆南部塔里木河的盡頭, “尾閭”台特馬湖乾裂的湖床已被水面覆蓋, 來水仍源源不斷湧入。 比起往年, 今年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態輸水時間至少提前了兩個月, 為當地胡楊生長和植被繼續萌發創造了條件。

負責生態補水的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稱, 此次補給下游的水,

是利用灌溉間歇期, 從流域內農業用水中節省出來的;而此前17次生態輸水, 則大多是利用夏秋汛期的洪水。

為了保證生態用水, 從2015年開始, 新疆在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有計劃地大面積“退地休耕”, 在庫爾勒、輪台等水土矛盾突出的縣市, 退出耕作的土地都在10萬畝以上。

全長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縱貫乾旱的新疆南部, 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 在過去幾十年中, 為灌溉塔里木盆地內不斷增加的耕地, 這條河流幹流水量日趨減少, 下游常年處於斷流狀態, 地下水位元也不斷下降, 兩岸綿延千里的原始胡楊林開始大面積衰敗、枯死, 生態功能減退。

本世紀初開始, 中央政府投入107億元資金, 挽救塔里木河下游地區的生態危機。

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根據開都河、孔雀河和塔里木河幹流來水情況, 適時對這一地區實施應急輸水。

據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統計, 截至2016年秋, 新疆連續17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 累計輸送生態用水57.8億立方米, 結束了下游河道連續乾涸近30年的歷史。 目前這一區域地下水得到有效補充, 兩岸植被逐漸修復, 大片胡楊林煥發了生機, 乾涸了幾十年的台特瑪湖也重現了碧波萬頃景色, 最大時形成了26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 (趙春暉)

(責編:李龍(實習)、韓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