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長期吃這種魚會致癌,可很少有人知道

稍微有點常識人都知道, 對於魚這種鮮活的東西, 無論是運輸還是貯存的過程中, 都很容易死亡。

這個道理, 賣魚的商家比我們更懂。

為了減少損失, 有些黑心商家, 就開始玩起了邪門歪道:在養魚的水中添加一種綠色粉末。 添加完用不了多久, 瀕臨死亡的魚就能重新變得生機勃勃。

那麼, 這種能夠起死回生的神秘粉末究竟是什麼呢?經過筆者走訪瞭解和諮詢水產專家後得知:是一種叫做孔雀石綠的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

賣魚商家添加它, 主要有兩個目的:1、殺菌消毒, 因為魚身上會有一些小斑點、小瘤、寄生蟲等;2、對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能增加魚的活力, 讓魚變得興奮。 這樣消費者看到了, 就會誤以為魚很新鮮。

不過,

孔雀石綠真不是什麼好東西。 屬於有毒的三苯甲烷類化學物, 常被用來作為染料, 也是能殺真菌、殺細菌、殺寄生蟲的藥物, 具有高毒素、高殘留等副作用, 有“蘇丹紅第二”之稱, 在動物體內能長期殘留, 通過代謝進入人體後, 可以通過生物轉化, 還原代謝成為脂溶性的無色孔雀石綠, 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長期超量使用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的風險, 農業部已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 孔雀石綠在水生食品動物中被禁止使用。

那麼, 我們該如何辨別呢?

使用過孔雀石綠的魚體表顏色呈淺藍色, 添加濃度過大時, 甚至會呈現青草綠色, 通過觀察魚鰭、魚鰓可以辨別。 一般情況下, 魚鰓是鮮紅色的且不會附有髒物, 但孔雀石綠溶液浸泡過的魚鰓會因失血過多而發白, 或因出血而帶有瘀血, 呈紫紅色。

使用孔雀石綠的魚即使死亡後, 魚鱗也會閃閃發光, 顏色較為鮮亮, 仿佛剛死一般, 而沒有加入孔雀石綠的魚鱗早已沒有光澤。

除了魚, 海鮮中也有被添加孔雀石綠的現象。

所以, 大家平時在吃水產品的時候要儘量做到:吃前充分浸泡, 煮的時候煮透、蒸透, 最好不要吃生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