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混合矽雷射器的新製造技術:可低成本量產!

導讀

最近, 新加坡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簡單化、可量產且可拓展的新製造方法, 用於在矽晶圓上製造半導體雷射器, 這種光子器件可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關鍵字

半導體、雷射器、矽

背景

眾所周知, 矽是用於製造半導體和電子器件的最普遍的材料。 由矽材料的製造成的電子設備, 例如電子電腦、智慧手機、可穿戴設備、智慧硬體等等, 已廣泛地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是, 在矽晶圓上製備半導體雷射器, 對於電子工業來說, 是一個長期目標, 因為這項製造工藝是極具挑戰性的。

混合矽雷射器, 將III-V族半導體例如砷化鎵和磷化銦的發光特性, 與成熟的矽製備技術相結合。 這些雷射器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重視, 因為它們廉價且可量產, 也能與光學和微電子元件在單個矽晶片上進行集成, 具有一些列的潛在應用領域, 不管是短距離的資料通信, 還是高速、長距離的光學通信。

然而, 目前的生產工藝中, 雷射器在各自獨立的III-V族半導體晶圓上進行製造, 然後再單獨地與每個矽器件對齊。 這種製造工藝不但耗時, 而且成本高, 限制了一塊晶片上可以放置的雷射器數目。

創新

為了克服這些局限性,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資料存儲研究所的 Doris Keh-Ting Ng 和她的同事們開發出一種創新方法, 用於製備混合III-V族半導體和絕緣矽晶片(SOI)光學光學微腔,

極大降低了製造工藝的複雜性, 從而帶來了更加小型化的器件, 且這種方法是低成本、簡單化、可量產可拓展的。

500納米直徑微盤的斜角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

對此, Ng 評論說:

“蝕刻整個腔體是極具挑戰性的。 目前, 還沒有單獨的蝕刻recipe和光掩膜的方法,

使得整個微腔都能得以蝕刻, 所以我們決定開發一種新方法。 ”

技術

首先, 研究人員通過使用SOI層間熱鍵合工藝, 將III-V族半導體薄膜附著到二氧化矽(SiO2)晶圓上, 從而製造出非常強烈的鍵合, 同時也消除了對強氧化劑例如水虎魚溶液或者氫氟酸的需要。

另外, 研究人員還通過使用雙硬光掩膜技術, 蝕刻被限於蝕刻至目標層的微腔體, 從而無需再使用多重覆蓋光刻和蝕刻迴圈(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藝)。

這項研究首次展示了一種異核(heterocore )配置, 並且採用了一種新製造工藝, 將低溫SiO2層間鍵合與雙硬光雙硬光掩膜、單光刻圖案結合起來。

價值

對於這項研究的價值, 我們看看Ng 的解釋:

“我們的方案簡化了製造步驟,

減少了危險化學品的使用, 且只需要一個光刻步驟就可以完成整個過程。 ”

“這項工藝不僅使得製造異核器件成為可能, 同時也極大降低了製造它們的難度, 並且可以作為另外一種混合微腔用於研究領域。 ”

參考資料

【1】http://www.research.a-star.edu.sg/research/7713/laying-the-foundations-for-hybrid-silicon-lasers

【2】Chee-Wei Lee, Doris Keh-Ting Ng, Ai Ling Tan, Qian Wang. Fabr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III–V/Si Heterocore Microcavity Lasers via Ultrathin Interlayer Bonding and Dual Hard Mask Techniques. ACS Photonics, 2016; 3 (11): 2191 DOI: 10.1021/acsphotonics.6b00794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