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電視只換不修會擊垮維修行業 背後或許還有產品品質下降的隱憂

Popo||撰稿

維修各種陷阱, 成本既貴又耽誤時間, 外加電視新品更新速度快, 而且價格相對便宜, 這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放棄了維修直接換新機這一想法。

於是乎, 一些廠商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態, 推出了“只換不修”的服務。 然而, 此舉雖然迎合了消費者的心態, 但服務期過後只換不修就結束了, 無形中讓消費者以及電視產業處在“為不穩定的品質”買單的危機之中。

只換不修, 肯定能吸引眼球

只換不修成為服務新時尚

雖然可能有些廠商不太願意承認, 但大批量產品委託代工生產現象的出現並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按照合同執行的是你的標準, 但不少代工廠會以利益為先, 特別是行業利潤率走低的時候, 會選擇在各個環節進行壓縮。 所以, 沒有自零部件到整機的統一品質管控體系, 很可能會導致電視產品的品質越來越不穩定。

統計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而來自網友的回饋也顯示這一現象:以前家電產品的生命週期很長, 用個十年八年甚至數十年都沒問題, 現在的家電產品則大不如前。

大不如前

以前品質好

品質不穩定, 壞了就會面臨維修還是不維修的的問題。 雖然有部分消費者懂一些維修知識可以自己倒騰, 但更大比例的消費者是欠缺專業維修知識的, 而又有一個現實問題擺在這些消費者面前:維修費太貴。

這讓不少消費者動了“與其維修, 不如新買”的念頭, 而這種情況在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參見上文《產品耐用性降低 修不如換 家電維修會成為下一個倒下的行業嗎?》一文讀者評論)。

於是, 一些廠商開始抓住這一群體消費者的心理變化,

開始推出只換不修的服務。 而這在以前的電視市場, 是難得一見的。 較早推行只換不修廠商是蘋果, 隨後電商的京東也推出只換不修服務, 而電視領域率先推行者是樂視, 當時提出的主機板只換不修, 也有網友透露是整機只換不修, 給出的理由是現在的晶片電路高度集成設計, 不好維修。

樂視換主機板, 是個開始

而隨後KKTV在2015年也推出這樣的服務, KKTV總經理楊俊鋼表示, 推出的首年“只換不修”業務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得到認可

今年, 飛利浦宣稱, 在618購物節期間強勢推出服務升級, 旗下7系、8系、9系OLED多款4K機型一年內出現硬體故障,

無需維修, 直接享受免費換新機的服務。 飛利浦同時宣稱, 其是彩電行業第一個推出全年只換不修的外資品牌。

服務停止後的品質隱憂

只換不修能迅速起勢, 一方面就是上述所說的修的成本太大。 對於維修, 有些品牌會明碼標價, 有些品牌則是張口報價, 這種亂報價的行為已經引發公憤。 一來二往,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就會有主動抵制維修, 更何況維修後能用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

另一方面, 企業要提供維修, 就會有一大撥人員要養。 包括海信、創維、TCL等有數十年彩電製造歷史的品牌來說, 都有大批量的維修售後服務人員, 或自己供養或協議合作, 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這撥人的維護成本很大。 而互聯網品牌誕生時間較短,三五年甚至兩三年,它們沒有團隊要供養,所以只換不修對它們來說是一項好舉措。這也解釋了為何是互聯網品牌更願意主動推行只換不修。

隨著互聯網品牌的介入,電視高度集成化設計特徵越來越明顯:以前電視模組很多,每個單元對接不同的功能,什麼地方壞了直接更換小零件即可;但現在產品多採用高度集成設計,一旦壞了就得更換整個部件,這種高度集成設計的趨勢名義上是智慧,但無形中讓消費者承擔了更多風險。

其實,液晶電視技術歷經十幾年大規模市場的檢驗,已經相對成熟。所以這項服務升級,對液晶電視本身意義不大。但對企業來說卻是一個噱頭,能夠刺激消費者購買,關鍵是,企業或代工廠放任產品品質的小動作或許就隱藏在服務升級的噱頭之中。一個值得琢磨的現象是:液晶技術越來越成熟,但液晶電視一過質保期就出問題的投訴也越來越多。

成熟技術尚且如此,新技術更規避不了。OLED電視提供只換不修服務,也有類似風險。OLED技術尚未經過市場大規模檢驗,穩定不穩定難說。一年內只換不修顯然能吸引了消費者購買OLED電視,但很有可能消費者因此購買了尚不穩定的技術。一旦一年後出現品質問題,那麼高度集成設計的產品,消費者為此付出的維修成本將大增。

只換不修,在保修期內確實很貼心。但如果消費者長期經受只換不修的薰染,一旦過了服務期,廠商不再提供只換不修的服務,消費者習慣性地會選擇直接換機。這對廠商來說促成了二次消費,但對消費者來說為此花費巨大成本,所以說產品品質不穩定,生命週期變短,那對消費者來說是才是真實的危機。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而互聯網品牌誕生時間較短,三五年甚至兩三年,它們沒有團隊要供養,所以只換不修對它們來說是一項好舉措。這也解釋了為何是互聯網品牌更願意主動推行只換不修。

隨著互聯網品牌的介入,電視高度集成化設計特徵越來越明顯:以前電視模組很多,每個單元對接不同的功能,什麼地方壞了直接更換小零件即可;但現在產品多採用高度集成設計,一旦壞了就得更換整個部件,這種高度集成設計的趨勢名義上是智慧,但無形中讓消費者承擔了更多風險。

其實,液晶電視技術歷經十幾年大規模市場的檢驗,已經相對成熟。所以這項服務升級,對液晶電視本身意義不大。但對企業來說卻是一個噱頭,能夠刺激消費者購買,關鍵是,企業或代工廠放任產品品質的小動作或許就隱藏在服務升級的噱頭之中。一個值得琢磨的現象是:液晶技術越來越成熟,但液晶電視一過質保期就出問題的投訴也越來越多。

成熟技術尚且如此,新技術更規避不了。OLED電視提供只換不修服務,也有類似風險。OLED技術尚未經過市場大規模檢驗,穩定不穩定難說。一年內只換不修顯然能吸引了消費者購買OLED電視,但很有可能消費者因此購買了尚不穩定的技術。一旦一年後出現品質問題,那麼高度集成設計的產品,消費者為此付出的維修成本將大增。

只換不修,在保修期內確實很貼心。但如果消費者長期經受只換不修的薰染,一旦過了服務期,廠商不再提供只換不修的服務,消費者習慣性地會選擇直接換機。這對廠商來說促成了二次消費,但對消費者來說為此花費巨大成本,所以說產品品質不穩定,生命週期變短,那對消費者來說是才是真實的危機。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