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身體健康“始於足下”,半島名醫堂專家講解“大腳骨”疾病

半島全媒體記者 毛增生

手足外科疾病發病的前期通常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症狀, 往往會被大家忽略。 “大腳骨”是比較常見的足外科疾病, 發病率比較高, 如何預防與治療“大腳骨”成為困惑讀者朋友們的難題, 本期《半島名醫堂》我們邀請到了青島明亮手足外科醫院的資深手足外科專家林彬院長, 為大家解答這類難題。

林彬,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解放軍401醫院手外科中心創始人之一, 手外科資深專家,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創造了世界數個第一:第一例雙手斷掌再植、第一例雙足趾吻合指動脈移植再造手拇指、第一例指間關節與半關節移植、第一例血管套肌腱移植防黏連等手術。 理論淵博、經驗豐富、技術全面, 擅長手足外傷、斷指再植、畸形矯治、神經損傷功能重建、頸肩腰腿痛治療等。 為軍內外培養了大批手外科、顯微外科專業人才。

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10多項, 著書多部, 發表論文60多篇。

造成大腳骨有兩大病因

大腳骨又稱拇外翻、腳孤拐, 拇趾向外傾斜大於生理角度的一種畸形, 其主要病因是大拇趾往外側偏歪, 造成第一蹠骨頭向內突出, 拇指會擠壓到其他腳趾, 還因穿鞋而產生磨擦造成大姆趾關節內側或背側腫脹發炎, 而突出骨的外側也容易形成厚皮及滑囊, 造成腳趾永久變形, 疼痛也就伴隨而來。

造成大腳骨的原因可分為: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兩類。 先天因素是由於遺傳因素造成的。 後天因素則是因穿著不合腳鞋子所造成的, 通常因穿鞋跟太高、過尖及過窄的鞋, 使腳跟不穩定, 對腳趾造成擠壓摩擦及壓迫, 影響腳趾的伸展與活動,

而行走時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 腳趾會逐漸變形, 造成拇趾外翻的現象。

大腳骨患者需要及時治療

大腳骨其初期的臨床症狀為第一蹠骨頭部隆起處疼痛和腫脹、局部皮膚刺激所發生的發炎, 甚至是表皮潰瘍, 嚴重的更會令大腳趾可能與第二腳趾重疊, 使翹起的腳趾肌力變弱, 漸漸的站立時無法維持平衡、彎曲及穩定性而無法和諧地作各種動作, 最後引起腳底的肌腱與筋膜僵硬、發炎及尖刺般的疼痛感, 當整個腳疼痛加劇, 使患者無法穿著鞋子, 導致日常生活及步行走動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且不能穿著自己喜歡的漂亮鞋子。

在這裡, 林彬院長也提醒廣大讀者, 大腳骨的矯形有一定的複雜性, 不同的病理階段、不同的病理表現,

應採用不同的矯形方法。 如果患有大腳骨, 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高跟鞋是大腳骨“催化劑”

要想預防大腳骨的發生, 在平時買鞋時, 應選購一雙讓腳趾有足夠空間活動的寬楦頭鞋子, 以減少鞋面對腳趾所造成壓迫。 另外正確足弓設計的標準鞋子, 具備較強的吸震、減壓效果, 讓你在行走時足部所承受之全身重量均勻分佈於腳底, 不會因分佈不當而壓迫到腳趾, 造成韌帶發炎、鬆弛, 也是很重要考慮因素。 所以長期穿著不適當的鞋子來行走, 便容易造成拇指外翻而引起發炎、疼痛。 穿著目前市面上流行厚底高跟鞋、足跟過高的鞋類, 發生大腳骨的機率就較一般人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