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是時候說說法國FAMAS自動步槍了

歷史

FAMAS是法語“輕型自動步槍, 聖艾帝安生產”(Fusil Automatique, Manufacture d'Armes de St. Etienne)的縮寫。 正如其名稱所表達的意思, FAMAS是由法國GIAT集團(Groupement Industriel des Armements Terrestres)下屬的聖艾蒂安(St. Etienne)兵工廠生產的。

1946年-1950年期間, 法國在米盧斯機械車間與聖艾帝安兵工廠開始研發無托式步槍。 驕傲的高盧人認為, 將他們自己的7.5mm口徑步槍彈改進一下就可以現代化了, 因此選擇7.62mm、7.65mm、7.92mm子彈口徑為新槍測試。 正當法國人興沖沖的進行研發時, 前線傳來了噩耗!要細說這個噩耗, 估計一本書都說不完, 簡單的講, 就是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也就是中國的抗法援越戰爭。 倒楣的法國人都已經拿下河內、海防, 集結主力軍包圍越南北方諸多城市, 就差一點點拿下越南, 結果被中國解放軍半路殺出, 攻下東溪與七溪等戰略要地, 並配合越南人民軍, 歷時7年零6個月, 在奠邊府大敗法軍, 宣告法國侵略戰爭的全面失敗。 法國在此次戰爭中死亡總數為9.4萬人,

投入戰爭經費高達600億美金。

FAMAS的兩個基本型——F1與G2

戰爭的失敗直接導致法國國內各項軍費的縮減, 法國軍方要求停止新型武器的研發, 改成現有武器的現代化。 在1952-1962年期間, 法軍基於7.62mm口徑子彈設計出40多種原型槍械, 特別是FAMAS-62樣槍(後來採用了它的刺刀), 然而沒有一款適合於使用無托結構,

因此無一入選。

在設計進入困境時, 聖艾帝安工廠在德國赫克勒-科赫公司的准許下, 基於HK G3自動步槍與HK33突擊步槍, 研發新型5.56mm口徑槍。 然而, 以德國槍為基礎研發本國槍械這一想法, 遭到了法國軍方高層的強烈反對。 馬塞爾將軍, 身為德國武器的抵制者, 親自參觀了聖艾帝安工廠, 要求設計師給他展示不同的槍械設計, 並最終從這些設計裡選擇了後來的FAMAS自動步槍。

構造與性能

1. 橡膠墊座 2. 移動板 3. 貼腮板 4.移動組件和拋彈口 5. 連接銷 6. 腳架 7. 提把 8. 複進柄 9. 榴彈發射瞄準口 10. 榴彈發射基座 11. 槍口制退器 12. 槍管 13. 火力選擇(保險, 半自動, 自動) 14. 扳機 15. 彈夾釋放 16. 彈夾 17. 序號 18. (右)三發點射與全自動射擊 (左)吊帶環

FAMAS結構非常有特色, 槍機置於槍托內, 全槍長度大大縮短了, 長長的整體式瞄具提把, 自帶的兩腳架。 由於FAMAS採用無托結構, 機匣位於於貼腮處, 拋殼方向可以左右兩邊變換, 以便左撇子射擊時不會被彈殼打到臉上。 有單發、三發點射和連發三種射擊方式。 FAMAS不需要安裝附件即可發射槍榴彈,

包括反坦克彈、人員殺傷彈、反器材彈、煙霧彈或催淚彈。 而且GIAT為其研究了有俘彈器的槍榴彈, 因此不需要專門換空包彈就可以直接用實彈發射, 彈匣容量為25發。

由於採用無托結構, FAMAS F1全長只有757mm, 但槍管卻長488mm。 由上下兩個護木組成的整個槍體都是採用層壓技術製造, 就是在玻璃鋼骨架上澆鑄樹脂, 而鋼制的零件都進行了表面磷化處理, 輕合金製成的機匣則進行了陽極化處理。 黑色塑膠制的下護木聯接著槍管和機匣, 延伸至彈匣入口, 板機機構和手槍形握把也是安裝在下護木上, 在彈匣入口前方, 也這是無托結構的典型特徵。 上護木的外形非常獨特, 包括了方拱形塑膠提把和一個很輕的管狀鋁合金兩腳架。 機械瞄準具設在提把上,不卡殼,並由提把兩側的護板保護,提把上還配有瞄準鏡座,可以安裝各種光學瞄準裝置。提把上面還有發射槍榴彈用的瞄準具,另外,射擊精度高,捕捉目標快,提把還起保護複進簧套筒的作用。可以展開兩腳架,提高瞄準射擊時的穩定性。

從上到下依次為:FAMAS F1、FAMAS G1、FAMAS G2

機械瞄準具設在提把上,不卡殼,並由提把兩側的護板保護,提把上還配有瞄準鏡座,可以安裝各種光學瞄準裝置。提把上面還有發射槍榴彈用的瞄準具,另外,射擊精度高,捕捉目標快,提把還起保護複進簧套筒的作用。可以展開兩腳架,提高瞄準射擊時的穩定性。

從上到下依次為:FAMAS F1、FAMAS G1、FAMAS G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