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蘋果電腦的前世今生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對蘋果電腦還有點印象, 而iphone, iPad、ipod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蘋果公司的標籤。 起初的蘋果品牌是低端品牌, 近40年過去了。 蘋果成為了高端品牌的代名詞, 期間的過程可謂是波瀾起伏, 約伯斯作為其中始終伴隨蘋果電腦發展的“關鍵先生”, 雖然老實說他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程式師。

1976年, 21歲的約伯斯和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及韋恩(Ron Wayne)在車庫興辦起了公司。 同年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Apple I 。

Apple I

這個電腦實際上只有一個帶鍵盤的主機, 其他的什麼外設也沒有。 主機上有可以接家用的視頻界面和一個接盒式答錄機的音訊介面, 可以將資料和程式傳輸的錄音帶上。

這台最早的電腦什麼也幹不了, 只是讓孩子們聯繫一下程式設計和玩“員警抓小偷”之類的簡單遊戲,老百姓也並不喜歡它。 有人還大肆的嘲笑, 個人電腦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它的象徵意義遠達於他的實際意義。 當時的電腦價格高昂, 少說也得上萬美元, 高價格很少能夠走進普通老闆姓家中。 為了打開市場, 約伯斯必須讓電腦的價格降至原來的幾十分之一才會有人買。

Apple II 相比較於模型一樣的Apple I, 雖然定價高達1300美元,

全球的個人電腦出貨量總計大約4.8萬台,憑藉著出色的產品設計和行銷手段, Apple II 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 蘋果也迅速實現擴張, 成為IT領域的新貴。

真正意義上能為人們所用的是IBM推出的一款PC機, 快就佔領蘋果電腦3/4的市場。 約伯斯致力於開發出能夠為人們所用的電腦終於在1984年正式推出麥金托什個人電腦, 是世界上第一款擁有互動式圖形介面使用滑鼠並且老百姓能夠買的起的電腦。

麥金托什電腦

說起

應該說相比於同類市場上的競爭對手IBM遙遙領先一代, 後者使用的還是DOC系統, 而且必須要求使用者記住所有的操作命令。 IBM電腦記憶體只能限制於640KB,麥金托什個人電腦則沒有任何的限制。 所以以一上市就受到追捧。

題外話一下當時微軟公司同樣是的作業系統也是DOC,1981年, 當約伯斯邀請了剛拿下IBM作業系統合同的比爾蓋茨洽談合作事宜時, 還沉浸在拿下合同的蓋茨看到這種圖形介面配有小小的滑鼠那種靈活性一下子就將比爾蓋茨所吸引住了。 時值兩個人都是26歲,

別看比爾蓋茨永遠都是厚厚的大鏡片和一臉顯得程式師忒有的木訥, 心裡認定了這種圖形操作介面代表著未來主流的作業系統的趨勢, 況且系統軟體不同于一般的應用軟體, 更容易形成壟斷的局面。 不落聲色的答應約伯斯願意為他在這種作業系統上開發應用軟體, 他自己本身也非常感興趣。

不過在為麥金托什系統開發的過程中並不順利, 也許是故意要延緩開發進度為微軟贏得時間, 蓋茨同時答應和IBM合作開發作業系統OS/2, 借助IBM的科研力量來鍛煉自己的隊伍。 私底下找來施樂公司最早做圖形介面研究的開發人員來幫忙開發windows。 在完成科研方面的佈局後, 蓋茨開始在市場的開始發動“人民戰爭”, 推廣預裝5美元DOS作業系統外加免費安裝微軟開發的BASIC作為行銷策略,引誘程式師在上面開發軟體,使得使用者產生了依賴。當時DOS系統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沒有市場前景的,這種作業系統大大的局限了硬體的使用潛力。比爾蓋茨卻不得不去推廣DOS系統,還大力虛張聲勢的對沒有前途的DOS系統進行實質性的升級以爭取時間,以接近免費的價格加之IBM的兼容機幫助市場佔有率越來越高。有了用戶的廣泛基礎,可以說微軟就用落後整整一代的作業系統的長矛在抵抗蘋果的長槍短炮,整個個過程長達9年。終於經過windows1.0和Windows2.0的失敗後,終於迎來了成功的windows3,接下來的版本都牢牢的把握住了市場。

值得一提的圖像使用者介面我們現在司空見慣,不過在當時是很轟動市場的。這種操作介面並不是蘋果最先發明的,而是由當時施樂公司實驗室(Parc)最早研製。這個實驗室善於發明卻不擅長成果的轉換,給世界帶來了驚喜的發明卻沒有給當時的施樂公司帶來任何的利益。雖然蘋果在圖形頁面的推廣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與後來和微軟的官司中沒有占到什麼便宜,畢竟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不是它的發明。另外早先的蘋果電腦走了一條相對封閉的道路,這源于約伯斯強勢的控制欲想造出軟硬體同時完美融合的產品,亦或是是想霸佔整個個人電腦市場,導致蘋果不開發麥金托什的硬體技術,結果競爭不過IBM走的兼容機路線。在系統軟體和微軟的競爭中沒有兼容機的幫忙蘋果也敗下陣來。

總體上蘋果公司走的在1985年以前發展的都挺順利,直到他請來百世可樂公司的總裁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開啟了斯卡利時代。次年約伯斯就與他矛盾點爆發,董事會站在了斯卡利這邊,約伯斯被趕出自己的公司。在斯卡利管理的蘋果公司8年時間裡一直致力於開發新產品期間也有推出過過一些代表性的的個人電腦產品

PowerBook

1991年,蘋果發佈PowerBook,作為蘋果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可擕式個人電腦才開始出現期間蘋果還向微軟開放了圖形介面授權,Windows和PC產品也在高速發展,成為蘋果公司有力的競爭對手。期間還推出如Macintosh TV、PowerBook新、Power Macintosh等等,產品定位並不明確導致其市場份額一度下滑至5%,Windows PC市場則在節節攀升最終導致蘋果失去個人電腦市場領導地位。

斯卡利執政期間大大小小有上千個項目在做,確是不得要領。在執政後期麥金托什作業系統也被微軟的windows所打壓,公司出現虧損。1996年阿梅裡奧(Amelio)上臺收購Next及其Nextstep作業系統,同時也把約伯斯請了回來。

約伯斯大膽啟用新銳設計師喬納森 伊夫,帶來了驚為天人的iMac首款產品。1998年上市的iMac將CRT顯示器、主機殼融為一體,配以半透明外殼,給人眼前一亮同市場上其他的產品區分開來,同時開始形成鮮明時尚的色彩。

imac

【iMac G5(2005)】顯然,你會在iMac G5上看到近代iMac的影子。蘋果在這款電腦上明確了iMac系列的發展方向:大螢幕多媒體一體機,棄用了檯燈設計,改為更簡約的平面式風格,但在當時能夠將所有元件都集成在螢幕後面也是非常驚人的。另外,它還內置了iSight攝像頭,滑鼠和鍵盤也經過重新設計。2004 年 8 月 iMac G5 面世,是不是看到了現在蘋果一體機的影子呢?

2008年上市的MacBook Air另世界為之傾倒,當約伯斯將它滑出袋子那一刻其超薄輕盈,金屬科技感十足的,令很多的生產廠商開始追隨。超級本的概念大大的提升了一個臺階。它徹底改變了移動電腦的體驗。可能是設計太過經典,MacBook Air至今也沒有改善模具,也沒有獲得Retina螢幕,至今的蘋果筆記型電腦仍然沿用這一造型。

MacBook Air(2008)

推廣預裝5美元DOS作業系統外加免費安裝微軟開發的BASIC作為行銷策略,引誘程式師在上面開發軟體,使得使用者產生了依賴。當時DOS系統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沒有市場前景的,這種作業系統大大的局限了硬體的使用潛力。比爾蓋茨卻不得不去推廣DOS系統,還大力虛張聲勢的對沒有前途的DOS系統進行實質性的升級以爭取時間,以接近免費的價格加之IBM的兼容機幫助市場佔有率越來越高。有了用戶的廣泛基礎,可以說微軟就用落後整整一代的作業系統的長矛在抵抗蘋果的長槍短炮,整個個過程長達9年。終於經過windows1.0和Windows2.0的失敗後,終於迎來了成功的windows3,接下來的版本都牢牢的把握住了市場。

值得一提的圖像使用者介面我們現在司空見慣,不過在當時是很轟動市場的。這種操作介面並不是蘋果最先發明的,而是由當時施樂公司實驗室(Parc)最早研製。這個實驗室善於發明卻不擅長成果的轉換,給世界帶來了驚喜的發明卻沒有給當時的施樂公司帶來任何的利益。雖然蘋果在圖形頁面的推廣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與後來和微軟的官司中沒有占到什麼便宜,畢竟圖形化使用者介面不是它的發明。另外早先的蘋果電腦走了一條相對封閉的道路,這源于約伯斯強勢的控制欲想造出軟硬體同時完美融合的產品,亦或是是想霸佔整個個人電腦市場,導致蘋果不開發麥金托什的硬體技術,結果競爭不過IBM走的兼容機路線。在系統軟體和微軟的競爭中沒有兼容機的幫忙蘋果也敗下陣來。

總體上蘋果公司走的在1985年以前發展的都挺順利,直到他請來百世可樂公司的總裁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開啟了斯卡利時代。次年約伯斯就與他矛盾點爆發,董事會站在了斯卡利這邊,約伯斯被趕出自己的公司。在斯卡利管理的蘋果公司8年時間裡一直致力於開發新產品期間也有推出過過一些代表性的的個人電腦產品

PowerBook

1991年,蘋果發佈PowerBook,作為蘋果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可擕式個人電腦才開始出現期間蘋果還向微軟開放了圖形介面授權,Windows和PC產品也在高速發展,成為蘋果公司有力的競爭對手。期間還推出如Macintosh TV、PowerBook新、Power Macintosh等等,產品定位並不明確導致其市場份額一度下滑至5%,Windows PC市場則在節節攀升最終導致蘋果失去個人電腦市場領導地位。

斯卡利執政期間大大小小有上千個項目在做,確是不得要領。在執政後期麥金托什作業系統也被微軟的windows所打壓,公司出現虧損。1996年阿梅裡奧(Amelio)上臺收購Next及其Nextstep作業系統,同時也把約伯斯請了回來。

約伯斯大膽啟用新銳設計師喬納森 伊夫,帶來了驚為天人的iMac首款產品。1998年上市的iMac將CRT顯示器、主機殼融為一體,配以半透明外殼,給人眼前一亮同市場上其他的產品區分開來,同時開始形成鮮明時尚的色彩。

imac

【iMac G5(2005)】顯然,你會在iMac G5上看到近代iMac的影子。蘋果在這款電腦上明確了iMac系列的發展方向:大螢幕多媒體一體機,棄用了檯燈設計,改為更簡約的平面式風格,但在當時能夠將所有元件都集成在螢幕後面也是非常驚人的。另外,它還內置了iSight攝像頭,滑鼠和鍵盤也經過重新設計。2004 年 8 月 iMac G5 面世,是不是看到了現在蘋果一體機的影子呢?

2008年上市的MacBook Air另世界為之傾倒,當約伯斯將它滑出袋子那一刻其超薄輕盈,金屬科技感十足的,令很多的生產廠商開始追隨。超級本的概念大大的提升了一個臺階。它徹底改變了移動電腦的體驗。可能是設計太過經典,MacBook Air至今也沒有改善模具,也沒有獲得Retina螢幕,至今的蘋果筆記型電腦仍然沿用這一造型。

MacBook Air(200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