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曹德旺否認福耀美國員工都上街遊行:不會被"嚇倒"

6月12日, 《紐約時報》刊文《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 報導了曹德旺在美國建廠時遇到的困境——車間裡的文化衝突。

編者按:作者是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

本文由胡錦洋採訪整理。

最近, 《紐約時報》發出了一篇有關福耀美國公司的報導。 其實事情並沒有《紐約時報》所說的那麼大, 更不像國內一些“標題黨”媒體渲染的那樣“福耀美國公司的員工都上街遊行了”。 如果是那樣, 作為上市公司, 福耀集團早就發出聲明公告。 而且在這個事情發生後, 看看福耀集團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 我們的股價在上漲呢, 這說明我們的股東充分相信福耀。

我並不反對工會

企業中有工會組織, 這在美國很正常。 我並不反對美國工會的存在, 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國的文化。

對在美國經營的企業家來說, 面對工會這是家常便飯。 我在美國投資20年知道怎麼應對。 福耀在美國的公司中,

有一家就有工會, 我們跟工會的關係處理得很融洽。

福耀其他公司中, 有少數工會積極分子進入我們工廠的員工隊伍中, 他們沒有鬧什麼事, 就是悄悄發傳單, 我們一發現就與他們進行了交涉, 並且告訴他們福耀在對待建立工會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 福耀在美國新成立的公司, 我們都會直接跟員工商量和討論管理的問題。

其實福耀現在遭遇的這個事情也在意料之中。 我們在美國的公司普遍經營得很好, 今年能實現盈利。 美國當地時間18日晚上, 俄亥俄州招商局的官員聯繫我們, 需要我們提供資料。 他們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告訴記者, “一些關於福耀的報導是不真實的”。 我們已經把實際情況告訴他們。

所以, 這說明州政府在這個事情上是支持福耀的。 他們希望能把這個事情的真相搞清楚。 如果這件事不明不白, 對俄亥俄州也是一種污蔑。

《紐約時報》目的何在

為什麼這個事情我沒有第一時間回應?其中有一些原因。

當地時間6月17日, 美國舉行一個大型的招商活動, 中文名是“選擇美國論壇”。 而《紐約時報》那篇文章是6月10日發出的, 中文版是6月12日發出的。 這篇文章在報導中存在問題, 起碼有40%是道聼塗説的。 其中主要是採用了被福耀開除的員工的一些說法, 聽他們發表一些議論。

之所以說30%-40%的內容不真實, 我們的公關部門請《紐約時報》提供採訪的內容來源, 有些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

還有30%是歷史問題, 其中說福耀還因為“環保問題”,

被美國聯邦安全與衛生署罰款10萬美元。 其實從這個金額可以看出來, 所謂“環保問題”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這個罰款也是福耀與有關部門協商的結果。 在美國, 如果一個企業真的被發現環保有問題, 別提10萬美元, 就是1000萬美元、1億美元都沒用, 等待你的首先是工廠暫停生產, 進入整改, 直到符合標準才能復工。

工會組織曾跑到我們工廠附近的一個酒店, 組織一場活動, 就是在酒店裡搞個會議, 邀請了來自我們工廠的大概二三十個工會積極分子(之前應聘到我們工廠工作的人), 開會完之後, 高興地對事先可能聯繫好的當地新聞媒體說, “我們成功地召開會議”。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故意模糊了一個概念。 按照美國當地的法律,

在一家工廠成立工會, 必須得到所在工廠半數以上員工的同意。 但這次參加他們召集活動的人數頂多只占整個工廠的3%-4%, 所以遠遠達不到成立工會的標準。

中國企業對美投資, 甚至中國在國外投資都會遇到類似問題。 我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回應或者發聲, 是擔心被美國媒體繼續炒作、發酵。 美國政府17日舉行這個對華招商活動, 10日《紐約時報》發出這樣一篇文章, 後者到底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我不太清楚。 《紐約時報》是為了拆特朗普政府的台, 還是為了體現美國的紳士風度, 告訴被邀請來美國投資的上千家中國企業, 美國有這些“陽謀”, 你們還投不投?

所以, 在招商會的前一個星期出這樣一篇文章, 目的有些讓人疑惑。

國內“標題黨”讓我驚訝

另外,中國國內一些媒體的“標題黨”表現,讓我實在是驚訝了,也接受不了。作為一個幾十年來在中國成長起來的企業家,我為國家做了多少貢獻,應該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很多資料都是白紙黑字擺在那裡的。而福耀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到美國發展也有利於中國企業的整體形象,打造中國的品牌影響。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中國國內媒體的嚴肅報導和分析,而不是誇大其詞和編造謠言。靠謠言來吸引眼球並賺錢,不但卑鄙,而且也太可憐了。

比如,“曹德旺美國公司員工上街遊行”,這個是中國一些標題黨媒體在胡說八道。雖然這個事情是《紐約時報》挑的頭,但中國國內的“標題黨”卻在利用機會大造輿論。他們可能有兩個目的:一是想把一些中國企業家嚇回去,二是想影響股市。

福耀幾天來的股票價格並沒有受到這一新聞炒作的影響。如果是一家小公司,經過如此折騰,可能損失不小。從最初開工廠到現在,我一直是很規矩的企業家,如果真的在美國遇到什麼問題,我們的公司會馬上發出正式公告。

福耀不怕被訴

有媒體說,有員工或工人要起訴福耀,但是這個員工是被福耀開除在先的。他起訴我什麼?根據美國的法律,如果起訴的理由不充分,會通過律師讓你撤回。《紐約時報》報導中涉及的一些事情其實是在海外投資經常遇到的情況,就算被開除的員工起訴福耀,如果福耀輸了的話,也只是一個勞資糾紛,因為我們購買了正規保險,保險公司將會進行賠償。

關於這次事件,保險公司也問過我們的態度,是跟這樣的員工和解,還是不跟他和解。我們認為,開除他是因為他職業操守出了問題,我們並不怕他走法律途徑起訴,作為一家公司,我們有我們的用人標準。

而且,福耀集團在美國投資額是10億美元,他起訴賠償的金額加上律師費,大約幾十萬美元。所以,就算他告贏了官司,拿到了賠償也不會影響福耀在美國的投資。而且,一旦他起訴,我認為我們的理由非常充分,我們會奉陪到底。如果他不起訴,我們都會考慮起訴。這個人雖然已被開除,但也必須把事情搞清楚,看他以後還敢不敢不講誠信。

曹德旺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換來辱駡、起訴和罰款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跑到美國俄州,花了10億美金,將通用汽車的一個廢棄工廠加以改造,雇了一幫子美國人,然後轟轟烈烈地生產起了玻璃......

最近,在福耀的美國廠房裡,勞資雙方發生了強烈的衝突。

6月12日,《紐約時報》刊文《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報導了曹德旺在美國建廠時遇到的困境——車間裡的文化衝突。

“在福耀的車間裡,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文化衝突,一些工人質疑該公司是否真地想按照美式監督和美國標準來經營。”

“生產線還在運行,他們就跳上正在移動的傳送帶,去修理它”;工廠前副總經理正發起訴訟,說自己因為不是中國人而被“炒魷魚”;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也發起激烈的工會運動。

而福耀玻璃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解雇副總經理是因為“他們不盡職,浪費我的錢”。他歎息稱,該工廠的生產力“沒有我們在中國的工廠高,有些工人是在消磨時間”。

國內“標題黨”讓我驚訝

另外,中國國內一些媒體的“標題黨”表現,讓我實在是驚訝了,也接受不了。作為一個幾十年來在中國成長起來的企業家,我為國家做了多少貢獻,應該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很多資料都是白紙黑字擺在那裡的。而福耀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到美國發展也有利於中國企業的整體形象,打造中國的品牌影響。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中國國內媒體的嚴肅報導和分析,而不是誇大其詞和編造謠言。靠謠言來吸引眼球並賺錢,不但卑鄙,而且也太可憐了。

比如,“曹德旺美國公司員工上街遊行”,這個是中國一些標題黨媒體在胡說八道。雖然這個事情是《紐約時報》挑的頭,但中國國內的“標題黨”卻在利用機會大造輿論。他們可能有兩個目的:一是想把一些中國企業家嚇回去,二是想影響股市。

福耀幾天來的股票價格並沒有受到這一新聞炒作的影響。如果是一家小公司,經過如此折騰,可能損失不小。從最初開工廠到現在,我一直是很規矩的企業家,如果真的在美國遇到什麼問題,我們的公司會馬上發出正式公告。

福耀不怕被訴

有媒體說,有員工或工人要起訴福耀,但是這個員工是被福耀開除在先的。他起訴我什麼?根據美國的法律,如果起訴的理由不充分,會通過律師讓你撤回。《紐約時報》報導中涉及的一些事情其實是在海外投資經常遇到的情況,就算被開除的員工起訴福耀,如果福耀輸了的話,也只是一個勞資糾紛,因為我們購買了正規保險,保險公司將會進行賠償。

關於這次事件,保險公司也問過我們的態度,是跟這樣的員工和解,還是不跟他和解。我們認為,開除他是因為他職業操守出了問題,我們並不怕他走法律途徑起訴,作為一家公司,我們有我們的用人標準。

而且,福耀集團在美國投資額是10億美元,他起訴賠償的金額加上律師費,大約幾十萬美元。所以,就算他告贏了官司,拿到了賠償也不會影響福耀在美國的投資。而且,一旦他起訴,我認為我們的理由非常充分,我們會奉陪到底。如果他不起訴,我們都會考慮起訴。這個人雖然已被開除,但也必須把事情搞清楚,看他以後還敢不敢不講誠信。

曹德旺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換來辱駡、起訴和罰款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跑到美國俄州,花了10億美金,將通用汽車的一個廢棄工廠加以改造,雇了一幫子美國人,然後轟轟烈烈地生產起了玻璃......

最近,在福耀的美國廠房裡,勞資雙方發生了強烈的衝突。

6月12日,《紐約時報》刊文《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報導了曹德旺在美國建廠時遇到的困境——車間裡的文化衝突。

“在福耀的車間裡,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文化衝突,一些工人質疑該公司是否真地想按照美式監督和美國標準來經營。”

“生產線還在運行,他們就跳上正在移動的傳送帶,去修理它”;工廠前副總經理正發起訴訟,說自己因為不是中國人而被“炒魷魚”;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也發起激烈的工會運動。

而福耀玻璃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解雇副總經理是因為“他們不盡職,浪費我的錢”。他歎息稱,該工廠的生產力“沒有我們在中國的工廠高,有些工人是在消磨時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