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山東萊蕪啟動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社區

社區居民楊光衛在指導員幫助下將垃圾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6月15日上午, 新東方華庭社區舉行了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啟動儀式,

宣導市民做好生活垃圾分類, 為保護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上午十點半, 萊蕪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社區啟動儀式在新東方華庭社區舉行, 該社區也成為萊蕪市首個試點社區。 記者在社區裡看到, 垃圾桶旁擺放了很多展板, 不少居民通過展板上的介紹瞭解生活垃圾的分類技巧和處理流程, 工作人員還對居民的疑問一一講解, 並對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普及垃圾分類常識。

社區居民楊光衛告訴記者, 平常居民在家裡對垃圾分類大體上也懂一點兒, “垃圾分類對社會和個人都有好處, 既能提高資源利用率,也能提高經濟收入。 像是電池是有害物質, 礦泉水瓶是有用處的, 現在通過講解員的介紹, 我對分類情況就更明確了,

以後也能更好地分裝垃圾了。 ”也有社區居民說以前雖然對垃圾分類有點兒概念, 也進行粗糙的分裝了, 但是扔垃圾時就一個垃圾桶, 分了也沒用, 現在有了分類垃圾桶, 顏色分得很清楚, 不識字的看顏色也不會放錯。

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任加泉告訴記者, 垃圾分類是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一個具體體現, 也是個有效途徑, 對當前垃圾來講, 生活垃圾中有部分是可以利用的。 根據國家規定, 生活垃圾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有害垃圾, 就是電池、燈管等;第二類是餐廚垃圾, 就是我們吃的剩菜、魚骨等;第三類是可回收垃圾, 一般就是咱們的紙張、金屬類;剩下的就是其他垃圾。 “當前新東方華庭社區作為全市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

主要作用是積累經驗, 下一步各區都將選擇一個社區作為試點, 成熟以後推廣到全市。 目前我們根據社區人口設了4個引導員, 一個是把宣傳冊分發到戶, 給大家講解這方面的知識, 另外就是住戶投放垃圾的時候現場指導, 通過宣傳和指導讓大家成為習慣。 ”

萊蕪市已實現垃圾大分類

記者瞭解到, 目前, 萊蕪市按照“社會認可、簡便易行、科學合理、注重實踐”的分類原則, 確定了“大分流、小分類”的生活垃圾分類方式, 已實現垃圾的大分類。

一是對餐廚垃圾實行分類。 通過BOT模式建設完成了餐廚垃圾處理廠, 做到了對餐廚垃圾的單獨收集、單獨運輸、單獨處理,現與600餘家賓館、飯店、企事業單位食堂簽訂了回收處理協議,

每天收運處理餐廚垃圾近60噸, 整體運行狀況良好。

二是對醫療垃圾單獨分類。 建設了醫療垃圾處理廠, 對醫療垃圾做到了單獨收集、單獨運輸、單獨處理, 嚴禁醫療垃圾混入生活垃圾。

三是對絕大多數可回收物進行資源化利用。 2012年以來, 市環衛處每年4月舉辦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 引導居民將家庭產生的廢紙、廢塑膠、廢金屬、廢包裝物、廢玻璃等一些“可回收物”, 自行收集後賣給廢品收購網站。 對於已投放到垃圾箱的少部分可利用垃圾, 由該路段保潔員再次分揀收集, 自行賣給廢品收購點。

四是對家庭廢舊衣物實行單獨分類。 居民可隨時投放到所在社區“壹衣不舍”舊衣物回收箱, 由專業回收公司進行單獨運輸和處理。

五是路邊設立分類垃圾桶。 市環衛部門在主城區的主次幹道設置了2000餘個標明“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的分類垃圾桶, 引導市民按要求分類投放垃圾, 主城區的33個垃圾中轉站分別設立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收集桶, 由保潔員現場指導市民進行分類投放。

六是積極開展試點工作。 選擇物業管理較好的新東方華庭居民社區為試點單位, 各區(管委會)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 提高住戶垃圾分類積極性, 逐步養成自覺分類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