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夏至艾灸 祛寒除濕最佳時機,千萬不要錯過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今年6月21日是夏至。 夏至這天, 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 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 幾乎直射北回歸線, 此時, 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夏至節氣的氣候特徵】

對流天氣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 空氣對流旺盛, 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 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 降雨範圍小, 人們稱“夏雨隔田坎”。

暴雨天氣

多數情況, “夏至”期間, 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 頻頻出現暴雨天氣, 容易形成洪澇災害, 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 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高溫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樣, 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 天文學上規定, 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 過了夏至, 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 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 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 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

氣溫將繼續升高, 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節氣養生歌】

陽氣始衰溫最高, 陰氣生長夏蟬叫。

烈日熾熱易傷氣, 心悸口渴防悶燥。

避暑防疾巧活動, 消熱防疲勤洗澡。

早晚散步煉太極, 苦酸綠豆祛火妙。

【夏至節氣養生】

一、起居養生

1.晚睡早起合理午休

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 夏至時宜晚睡早起, 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 儘量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h合理安排午休, 一為避免炎熱之勢, 二可恢復疲勞之感。

2.穿衣巧防曬

夏至時光照強烈, 紫外線容易損傷皮膚, 注意防曬。 防曬方法有很多, 除了用防曬霜、遮陽傘、遮陽帽外, 選擇合適的衣服也可遮擋紫外線。

紅色衣服防曬效果最佳。 因為紅色光波最長, 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黑色、藏青色這兩種顏色在阻隔紫外線方而作用僅次於紅色。

二、飲食養生

1.適當多吃酸味和鹹味食物

夏至時節人體出汗較多, 相應的鹽分損失也多, 若心肌缺鹽, 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 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

多食鹹味以補心。 《素問·藏氣法時論》曰:“心苦緩, 急食酸以收之”, “心欲軟, 急食鹹以軟之, 用鹹補之, 甘瀉之”, 就是說藏氣好軟, 故以鹹柔軟也。

2.忌過食寒涼

不可過食寒涼, 而從陰陽學角度講, 夏月伏陰在內, 飲食不可過寒, 如《頤身集》載:“夏季心旺腎衰,

雖天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 飽腹受寒, 必起霍亂。 ”

三、運動養生

夏至時應順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 以養陽為主。 在運動方式上, 宜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方式, 避免強度過大。 若運動過激, 可導致大汗淋漓。 汗泄太多, 不但傷陰氣, 也易損陽氣, 不利於養陽。 運動時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 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

四、情志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 使華英成秀, 使氣得泄, 若所愛在外, 此夏氣之應, 養長之道也”。 夏季要神清氣和, 快樂歡暢, 心胸寬闊, 精神飽滿。

【夏至艾灸養生】

夏至,這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也是人體扶陽驅寒的最佳時機。夏至艾灸可快速驅除體內寒濕,補充人體元氣,適合虛勞症、虛寒性體質、亞健康人群等。

艾灸是溫補元陽、啟動經絡、調養氣血的傳統養生方法。節氣灸是根據不同節氣的“天時”所對應人體的穴位進行艾灸,最大程度地激發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根除宿疾和病根。

根據中醫“天人合一”的養生理論,夏至人體的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進行艾灸療法,可更好地發揮其扶陽祛寒、消除冬病的功效,使人體陽氣得到升發和振奮,外界的風濕暑邪便不易侵犯。

①肩頸部的“大椎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②前胸的"膻中穴"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③肚臍部位的“神闕穴”

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濕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④腰部的“命門穴”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

⑤腳底的“湧泉穴”

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膝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症狀。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艾灸臀部,灸掉疾病灸出美麗!

艾灸調理婦科病,出現這些現象莫驚慌!

陽氣不足,百病生,艾灸是最好的補陽方法!

腎氣足,百病除,補腎有竅門!(值得收藏)

灸療配穴不盲目,十二經絡原穴!

夏至,這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也是人體扶陽驅寒的最佳時機。夏至艾灸可快速驅除體內寒濕,補充人體元氣,適合虛勞症、虛寒性體質、亞健康人群等。

艾灸是溫補元陽、啟動經絡、調養氣血的傳統養生方法。節氣灸是根據不同節氣的“天時”所對應人體的穴位進行艾灸,最大程度地激發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根除宿疾和病根。

根據中醫“天人合一”的養生理論,夏至人體的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進行艾灸療法,可更好地發揮其扶陽祛寒、消除冬病的功效,使人體陽氣得到升發和振奮,外界的風濕暑邪便不易侵犯。

①肩頸部的“大椎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②前胸的"膻中穴"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症狀”

③肚臍部位的“神闕穴”

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濕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④腰部的“命門穴”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症狀

⑤腳底的“湧泉穴”

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膝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症狀。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瞭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艾灸臀部,灸掉疾病灸出美麗!

艾灸調理婦科病,出現這些現象莫驚慌!

陽氣不足,百病生,艾灸是最好的補陽方法!

腎氣足,百病除,補腎有竅門!(值得收藏)

灸療配穴不盲目,十二經絡原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