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王春龍:想東山再起,Uber創始人卡拉尼克應該向特斯拉CEO馬斯克學習

最近, Uber創始人兼CEO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被公司董事會勒令休息。 價值兄認為, 儘管這位科技界非常貪婪、頑固的CEO並不情願, 不過在面臨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遭到全美甚至全球抵制,

卡拉尼克似乎也回天乏力。 價值兄覺得, 卡拉尼克可以向自己的朋友兼對手——特斯拉汽車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學習, 看看這位老兄同樣在面臨公司虧損嚴重, 也曾被董事會掃地出門, 甚至瀕臨破產的懸崖邊上,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Uber和特斯拉, 是矽谷目前最前沿的科技和汽車相關企業, 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分別是兩家偉大公司的船長。 他們是朋友, 在打車領域特斯拉為Uber提供了充足車輛;但也一直是競爭對手, 在自動駕駛領域暗自角力(此前卡拉尼克曾一廂情願地希望與特斯拉合作, 後來被馬斯克拒絕了)。

價值兄發現, 馬斯克和卡拉尼克的經歷很多方面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他們都曾經被公司董事會掃地出門(卡拉尼克被Uber趕出來, 馬斯克則在飛機上獲知被PayPal罷免CEO職務);他們所在的公司都深陷盈利難題和諸多爭議(Uber性別歧視、自動駕駛技術遭到Google訴訟;特斯拉則長期虧損, 公司一直被做空, 自動駕駛問題頻頻)。

但價值兄認為, 偉大的人物永遠不會被任何挫折嚇退, 卓絕的舵手必將帶領船員乘風破浪。 正所謂,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那麼, 身為Uber創始人兼CEO的卡拉尼克, 應該向老朋友特斯拉CEO馬斯克學習什麼呢?

1.想成為偉大人物, 必須足夠偉大且不任性

一家公司的CEO, 能否帶領團隊一往直前, 這取決於這位航行中的“船長”是否足夠偉大。 但凡是在偉大時代之下, 那些率領初創公司乘風破浪的CEO們, 都會讓投資者們將其視為“偉人”行列, 並對其進行風險評估——畢竟不是每一位CEO都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一將功成萬骨枯, 顯然是需要相當大的成本付出的。 當然, 特斯拉汽車CEO馬斯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位名氣幾乎等同於他所經營的公司在行業內影響力的CEO。

Uber在許多方面也體現了卡拉尼克的個性和成功的基因。

儘管馬斯克智慧如湯瑪斯愛迪生一般, 且在製造成人玩具(電動汽車和火箭似乎都屬於成人玩具範疇)方面卓越的能力而聞名於世, 但卡拉尼克卻與其不同。 後者被更多投資人、媒體人士認為是一名頑強、瘋狂的戰士,

而並非如馬斯克一般是科技界敬仰的人物。 價值兄發現, 鋼鐵俠這部電影的原型就是馬斯克, 在北美, 沒有人認為他不酷。

價值兄認為, 長期以來, 卡拉尼克專注於在不斷的戰鬥中獲勝的快感, 在慘烈地搏殺中碾碎對手的夢想。 他的偉大與馬斯克不同, 是建立在別人屍體上的一種慘烈和冷酷的勝利者角色。

世界不一定非要這樣。 去年, 當Uber在匹茲堡推出自動駕駛汽車車隊時, 卡拉尼克和他的團隊堅信, 能夠超越並徹底摧毀計程車行業的混亂秩序。 為此, 他還特意表現出一些突破特朗普總統旅行禁令的立場, 並從特朗普的行政諮詢委員會辭職。 這無異於是向美國政府挑戰和示威。 隨後的結果不言自明,加州政府宣佈Uber自動駕駛汽車違法,並嚴令其不許在本州任何街道進行相關測試。卡拉尼克和Uber真是咎由自取。

一直以來,公眾認為Uber做的每件好事,都伴隨著會犯下兩個錯誤。比如對於自動駕駛的打開推進,據價值兄瞭解,似乎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比Uber更加激進和努力,包括Google和Tesla在內。但Uber卻始終在與美國各州相關部門交惡不斷。匹茲堡的自動駕駛測試本來很完美,但後來卻與當地市政府關係破裂而沒有下文,加州則是Uber的自作聰明先斬後奏,沒有向當地政府神情測試資格。Uber的文化中,“任性”的標籤始終伴隨其左右。

卡拉尼克應該考慮到,雖然馬斯克可能還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CEO,但他向外界傳遞和描繪了一位偉大CEO的超高標準——不斷努力改變人類的未來,並通過自己瘋狂的實際行動去無限接近自己的夢想。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認為,作為一位“偉大的人物”,為什麼始終都很偉大。但卡拉尼克卻不斷挑戰大家的底限,四處樹敵。

2.需要足夠寬廣的視野和夢想世界

Uber的創立並非是想要拯救世界的,卡拉尼克似乎只是為了商業目的而來。在美國媒體看來,使富有的都市人更容易使用“Black cars”讓更多司機接送自己,這是一種高端的豪華計程車,一般都是迎合大都市上層人物的,但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Uber的口碑似乎不那麼好。

伴隨著Uber的資料一直提升,它其實一直在為更多人提供多樣化、高品質的服務內容——自由的汽車選擇權,讓所有流動性的汽車能為更多人使用,更多的工作機會(為更多司機),但是,Uber一直讓人覺得不夠那麼偉大,它的創始人也沒有馬斯克那般擁有足夠寬廣的心胸和偉大的夢想。Uber屬於現在,Tesla屬於未來。不管你相不相信,但媒體很篤定。

到目前為止,Uber的願景是為年輕的城市居民提供一種很酷的出行方式,這就是為什麼該公司擁有700億美元的估值,它或許將是有史以來矽谷最大的IPO初創公司,它相當於70個獨角獸企業規模了(10億美元估值就被稱為獨角獸公司)。

但價值兄認為,這並不完全符合偉大公司的願景。相比之下,馬斯克的公司——特斯拉(Tesla)和SpaceX公司的願景,往往是以犧牲實際業務為代價而成就夢想的。馬斯克公司的總體規劃(實際上經常是非常正式的書面總體規劃),是為了加速人類從化石燃料時代的退出,朝著清潔新能源的發展大步邁進的。此外,為了能夠移民火星,馬斯克甚至大膽的預測,我們將花費20萬美元就可以完成這個兒時的夢想。如果說卡拉尼克是遊戲中的人物,那麼馬斯克肯定就是電影《鋼鐵俠》中小羅伯特唐尼扮演的托尼·斯塔克的鋼鐵俠角色。超級英雄+超級科學家,在馬斯克身上達到了完美的結合,不光是美國人,所有英雄夢的人都應該深信不疑。畢竟,鋼鐵俠這個角色原型人物,就是馬斯克本人。

但是,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崛起,卡拉尼克有機會重塑自己,成為一個馬斯克式的夢想家。他只需要集中精力開車到正軌上,這就是Uber對人類未來的宏偉構想。

3.不要害怕極客心態和勇於探索“不靠譜專案”

馬斯克一直是以“不靠譜企業家”的形象而存在的。價值兄認為,他始終以極客角色示人,正如他的偶像特斯拉一樣。

馬斯克從事的是人工智慧行業,他的業餘愛好又創辦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無聊的公司,在洛杉磯地下挖隧道來對付交通擁堵,然後讓特斯拉可以在地下以時速超過200公里的速度飛馳。他的SpaceX已經成功地將火箭運往了太空,並與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進行深入合作。

儘管Uber可能會對未來的城市設計產生重大影響,但價值兄認為,卡拉尼克並沒有為未來的城市出行做出自己長遠規劃。他在2016年發表了一篇TED演講,在演講中,他侃侃而談,他從20世紀初開始談起,在一項類似Uber的叫車服務的背景下,對大眾運輸進行了抨擊,同時也在一些公正的情況下,對個人汽車擁有率的城市問題,以及大多數不公正的政府監管問題進行了批評。總之,卡拉尼克是批評者,他想要扮演破舊立新的角色使命,而不是馬斯克充滿創意的開拓者角色。

卡拉尼克是一名暴露在外的商人,他似乎不喜歡將Uber過於神話。儘管他很高興地承認,他的“按下一個按鈕,搭上一輛車”(“punch a button and get a ride”)的創業精神,可以通過解決交通擁堵、消除繁重的通勤工具和減緩全球變暖來改善我們未來生活。

但這不會損害Uber未來發展的規劃。Uber在商業模式上有一定的遠見卓識,這(提供叫車服務)只是卡拉尼克不斷深入探索的一個問題。到目前為止,Uber的主要項目,其實已經轉向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但這遭遇了Google的沉重打擊,前途未蔔。

4.磨難之前學會不斷成長

馬斯克今年46歲(他出生於1971年6月28日),比卡拉尼克大6歲(他出生於1977年),但卻成熟和歷經磨難許多。

價值兄認為,馬斯克已經能夠把像孩子一樣的夢想,對新技術的渴望和巨大的冒險結合又運用自如,用更成熟的能力來管理好幾家正在成長中的企業。他曾經被PayPal董事會在CEO的位置上趕下臺,面對特斯拉、SpaceX相繼虧損幾乎瀕臨破產,但愈挫愈勇。馬斯克儘管看上去還是個大孩子,很吸引人,也很有個人魅力。但當他決定要開始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施以全力,持之以恆。比如,他正在努力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卡拉尼克同樣具備這種把自己夢想變成現實的能力,他的能力和個人魅力也遠遠超過矽谷大多數公司CEO和創始人。但價值兄認為,他還是過於偏激和不成熟,他的創業經歷不多,應對困境和磨難能力尚屬欠缺。

價值兄發現,卡拉尼克至今未婚,也無無子女,而且他的工作似乎就是一切(和他相比,馬斯克經歷兩段婚姻,目前有5個孩子)。卡拉尼克身價高達數十億美元,但剛剛40歲出頭,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就創辦了在矽谷,乃至全球都知名的企業,可謂風頭無量。不過,卡拉尼克依然無法避免自己身上的那種孩子般的幼稚,就連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自己需要進化到“特拉維斯2.0”(“Travis 2.0”)版本。

在自己休假,暫時離開Uber的這段時間,或許時間和不斷的思考,可以帶給他一些改變。

5.不要嫉妒任何優秀對手,包括馬斯克

特斯拉和Uber曾經有過聯手合作的可能。據媒體報導,卡拉尼克曾經主動與馬斯克做過溝通,認為特斯拉和Uber可以在叫車、自動駕駛等方面進行合作,這個事情發生在2015年。

儘管如此,特斯拉和Uber並不會交惡,甚至還將會繼續開展合作。特別是當特斯拉Model 3量產之後,因此,如果今年晚些時候推出3萬3千美元的車型,馬斯克可能仍然需要Uber,如果沒有其他的潛在客戶的話。

卡拉尼克還可以從馬斯克那裡學到如何在保持股票價格上漲和維持資本市場准入的同時,監督現金流的運作技能。Uber目前雖然並沒有盈利,但顯然也並不差錢。如果能像特斯拉那樣,保持高速增長和讓做空者或批評者閉嘴的話(今年特斯拉股價上漲超過60%以上,做空特斯拉機構累計損失超過數十億美元),任何危機都可以化險為夷。

作為學習目標,價值兄認為,卡拉尼克還應該向馬斯克學習如何規避危機的經驗。在2008年至2009年的時候,特斯拉幾乎要破產了,當時落魄的馬斯克在最後11小時籌款成功,才保證自己不會破產。最近,特斯拉又成功地處理了自動駕駛難題——公司不太成熟的半自動駕駛技術引發的致命車禍。在這兩種情況下,馬斯克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韌性和謙遜。卡拉尼克目前經歷著前者的危機,但他需要儘快讓自己和曾經創辦的公司早些渡過難關。

偉大的CEO的成功經歷都是相似的,卡拉尼克和馬斯克,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沒有什麼磨難不能通過成長和時間不能改變。

隨後的結果不言自明,加州政府宣佈Uber自動駕駛汽車違法,並嚴令其不許在本州任何街道進行相關測試。卡拉尼克和Uber真是咎由自取。

一直以來,公眾認為Uber做的每件好事,都伴隨著會犯下兩個錯誤。比如對於自動駕駛的打開推進,據價值兄瞭解,似乎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比Uber更加激進和努力,包括Google和Tesla在內。但Uber卻始終在與美國各州相關部門交惡不斷。匹茲堡的自動駕駛測試本來很完美,但後來卻與當地市政府關係破裂而沒有下文,加州則是Uber的自作聰明先斬後奏,沒有向當地政府神情測試資格。Uber的文化中,“任性”的標籤始終伴隨其左右。

卡拉尼克應該考慮到,雖然馬斯克可能還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CEO,但他向外界傳遞和描繪了一位偉大CEO的超高標準——不斷努力改變人類的未來,並通過自己瘋狂的實際行動去無限接近自己的夢想。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認為,作為一位“偉大的人物”,為什麼始終都很偉大。但卡拉尼克卻不斷挑戰大家的底限,四處樹敵。

2.需要足夠寬廣的視野和夢想世界

Uber的創立並非是想要拯救世界的,卡拉尼克似乎只是為了商業目的而來。在美國媒體看來,使富有的都市人更容易使用“Black cars”讓更多司機接送自己,這是一種高端的豪華計程車,一般都是迎合大都市上層人物的,但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Uber的口碑似乎不那麼好。

伴隨著Uber的資料一直提升,它其實一直在為更多人提供多樣化、高品質的服務內容——自由的汽車選擇權,讓所有流動性的汽車能為更多人使用,更多的工作機會(為更多司機),但是,Uber一直讓人覺得不夠那麼偉大,它的創始人也沒有馬斯克那般擁有足夠寬廣的心胸和偉大的夢想。Uber屬於現在,Tesla屬於未來。不管你相不相信,但媒體很篤定。

到目前為止,Uber的願景是為年輕的城市居民提供一種很酷的出行方式,這就是為什麼該公司擁有700億美元的估值,它或許將是有史以來矽谷最大的IPO初創公司,它相當於70個獨角獸企業規模了(10億美元估值就被稱為獨角獸公司)。

但價值兄認為,這並不完全符合偉大公司的願景。相比之下,馬斯克的公司——特斯拉(Tesla)和SpaceX公司的願景,往往是以犧牲實際業務為代價而成就夢想的。馬斯克公司的總體規劃(實際上經常是非常正式的書面總體規劃),是為了加速人類從化石燃料時代的退出,朝著清潔新能源的發展大步邁進的。此外,為了能夠移民火星,馬斯克甚至大膽的預測,我們將花費20萬美元就可以完成這個兒時的夢想。如果說卡拉尼克是遊戲中的人物,那麼馬斯克肯定就是電影《鋼鐵俠》中小羅伯特唐尼扮演的托尼·斯塔克的鋼鐵俠角色。超級英雄+超級科學家,在馬斯克身上達到了完美的結合,不光是美國人,所有英雄夢的人都應該深信不疑。畢竟,鋼鐵俠這個角色原型人物,就是馬斯克本人。

但是,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崛起,卡拉尼克有機會重塑自己,成為一個馬斯克式的夢想家。他只需要集中精力開車到正軌上,這就是Uber對人類未來的宏偉構想。

3.不要害怕極客心態和勇於探索“不靠譜專案”

馬斯克一直是以“不靠譜企業家”的形象而存在的。價值兄認為,他始終以極客角色示人,正如他的偶像特斯拉一樣。

馬斯克從事的是人工智慧行業,他的業餘愛好又創辦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無聊的公司,在洛杉磯地下挖隧道來對付交通擁堵,然後讓特斯拉可以在地下以時速超過200公里的速度飛馳。他的SpaceX已經成功地將火箭運往了太空,並與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進行深入合作。

儘管Uber可能會對未來的城市設計產生重大影響,但價值兄認為,卡拉尼克並沒有為未來的城市出行做出自己長遠規劃。他在2016年發表了一篇TED演講,在演講中,他侃侃而談,他從20世紀初開始談起,在一項類似Uber的叫車服務的背景下,對大眾運輸進行了抨擊,同時也在一些公正的情況下,對個人汽車擁有率的城市問題,以及大多數不公正的政府監管問題進行了批評。總之,卡拉尼克是批評者,他想要扮演破舊立新的角色使命,而不是馬斯克充滿創意的開拓者角色。

卡拉尼克是一名暴露在外的商人,他似乎不喜歡將Uber過於神話。儘管他很高興地承認,他的“按下一個按鈕,搭上一輛車”(“punch a button and get a ride”)的創業精神,可以通過解決交通擁堵、消除繁重的通勤工具和減緩全球變暖來改善我們未來生活。

但這不會損害Uber未來發展的規劃。Uber在商業模式上有一定的遠見卓識,這(提供叫車服務)只是卡拉尼克不斷深入探索的一個問題。到目前為止,Uber的主要項目,其實已經轉向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但這遭遇了Google的沉重打擊,前途未蔔。

4.磨難之前學會不斷成長

馬斯克今年46歲(他出生於1971年6月28日),比卡拉尼克大6歲(他出生於1977年),但卻成熟和歷經磨難許多。

價值兄認為,馬斯克已經能夠把像孩子一樣的夢想,對新技術的渴望和巨大的冒險結合又運用自如,用更成熟的能力來管理好幾家正在成長中的企業。他曾經被PayPal董事會在CEO的位置上趕下臺,面對特斯拉、SpaceX相繼虧損幾乎瀕臨破產,但愈挫愈勇。馬斯克儘管看上去還是個大孩子,很吸引人,也很有個人魅力。但當他決定要開始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施以全力,持之以恆。比如,他正在努力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卡拉尼克同樣具備這種把自己夢想變成現實的能力,他的能力和個人魅力也遠遠超過矽谷大多數公司CEO和創始人。但價值兄認為,他還是過於偏激和不成熟,他的創業經歷不多,應對困境和磨難能力尚屬欠缺。

價值兄發現,卡拉尼克至今未婚,也無無子女,而且他的工作似乎就是一切(和他相比,馬斯克經歷兩段婚姻,目前有5個孩子)。卡拉尼克身價高達數十億美元,但剛剛40歲出頭,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就創辦了在矽谷,乃至全球都知名的企業,可謂風頭無量。不過,卡拉尼克依然無法避免自己身上的那種孩子般的幼稚,就連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自己需要進化到“特拉維斯2.0”(“Travis 2.0”)版本。

在自己休假,暫時離開Uber的這段時間,或許時間和不斷的思考,可以帶給他一些改變。

5.不要嫉妒任何優秀對手,包括馬斯克

特斯拉和Uber曾經有過聯手合作的可能。據媒體報導,卡拉尼克曾經主動與馬斯克做過溝通,認為特斯拉和Uber可以在叫車、自動駕駛等方面進行合作,這個事情發生在2015年。

儘管如此,特斯拉和Uber並不會交惡,甚至還將會繼續開展合作。特別是當特斯拉Model 3量產之後,因此,如果今年晚些時候推出3萬3千美元的車型,馬斯克可能仍然需要Uber,如果沒有其他的潛在客戶的話。

卡拉尼克還可以從馬斯克那裡學到如何在保持股票價格上漲和維持資本市場准入的同時,監督現金流的運作技能。Uber目前雖然並沒有盈利,但顯然也並不差錢。如果能像特斯拉那樣,保持高速增長和讓做空者或批評者閉嘴的話(今年特斯拉股價上漲超過60%以上,做空特斯拉機構累計損失超過數十億美元),任何危機都可以化險為夷。

作為學習目標,價值兄認為,卡拉尼克還應該向馬斯克學習如何規避危機的經驗。在2008年至2009年的時候,特斯拉幾乎要破產了,當時落魄的馬斯克在最後11小時籌款成功,才保證自己不會破產。最近,特斯拉又成功地處理了自動駕駛難題——公司不太成熟的半自動駕駛技術引發的致命車禍。在這兩種情況下,馬斯克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韌性和謙遜。卡拉尼克目前經歷著前者的危機,但他需要儘快讓自己和曾經創辦的公司早些渡過難關。

偉大的CEO的成功經歷都是相似的,卡拉尼克和馬斯克,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沒有什麼磨難不能通過成長和時間不能改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