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極度痛恨小偷的董明珠 起訴美的奧克斯侵權 既保護行業也為自保

Popo||撰稿

就像三星和蘋果“你來我去”一樣, 企業大了免不了各種摩擦, 而專利摩擦又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方式。

這不最近空調業絕對的龍頭格力, 與排在後面的幾位鬧上了。 不僅起訴美的侵權並要求賠償5000萬元, 也起訴奧克斯侵權並請求賠償1.1億元。 訴訟最終結果不好預判, 估計效果有限, 但此舉則卻進一步奠定了格力的市場地位, 同時也給競品造成了輿論壓力, 對格力來說一舉雙得。 但客觀講, 頻繁起訴, 也是格力自保不容有失的一種體現。

董小姐比較討厭“小偷”

對美的奧克斯侵權行為零容忍

在國內空調市場, 格力連續多年第一。 每每在電商促銷日, 格力憑藉空調這一大件的熱銷, 就能排位家電銷售額榜單的前三名, 有些時候甚至是第二名, 排名第一的是含括空調、冰箱、洗衣機以及小家電等眾多拳頭產品的美的或海爾, 從這點上, 也能看出格力在空調市場的實力有多強勁。

超過30%的銷售量份額, 超過30%的銷售額份額, 格力在空調市場長期保持這樣的成績, 在單品家電領域確實難得。

以電視為例, 海信雖然持續14年在中國市場排位第一, 但是銷售量和銷售額的份額也在20%以下, 這兩年與創維的距離雖然在增大, 但是客觀講彩電品牌之間的差距並沒有大幅度拉開, 每拉大一個點的差距, 就已經相當厲害了。 在洗衣機和冰箱市場, 品牌之間的份額差距也咬得很緊, 並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格局。

從這點上說, 格力確實不簡單。 由於其空調業務過於搶眼, 而其他業務轉型如冰箱、大松電鍋及格力手機等業務相形見絀, 所以被業內稱為“單品王”。

鳩摩智說:單品王, 不是浪得虛名

作為單品王, 業務單一的風險很高, 所以格力對自己的技術看得更緊, 其掌舵人網紅董小姐也對同行的小偷行為特別痛恨。 所以一旦誰盜竊或侵權了格力的智慧財產權, 那董小姐肯定不樂意。

近日, 北京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受理了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力公司)訴北京天昂偉業商貿有限公司(簡稱天昂公司)、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簡稱美的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案,

該案涉案專利系名稱為“空調器室內機”的實用新型專利, 被訴侵權產品為“製冷王”系列空調。

而遠在2000多公里外的廣東省高級人員法院, 也收到了“格力電器以奧克斯包括2017年新品雅典娜系列等空調在內的30餘款仍在銷售的產品涉嫌侵權”的起訴。

共性是起訴美的和奧克斯侵權, 並分別要求賠償5000萬元和1.1億元。

單品王註定會對侵權格外在意

對於侵權行為, 格力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權益, 正規且合法, 無可厚非。 同時, 格力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也跟蘋果三星之間的爭鬥一樣,

至少帶來兩點好處:

其一, 打壓對手的好辦法。

雖然格力擁有著超過30%的空調份額, 也相對比較穩定, 但在一些特定促銷季, 也會出現其他品牌冒進的案例。 而在產業轉型智慧化的關口, 海爾空調智慧化率又躍居至首位(國家資訊中心資料), 這些品牌用各自的方式不斷對格力造成衝擊。 所以排位第一的品牌, 對排位第2-5位的品牌提起訴訟也是一種打壓競品的好辦法。 況且正好美的、奧克斯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侵權行為, 被格力逮個正著。 權力不用, 過期作廢, 更何況是對侵權和小偷行為極度痛恨的格力。

美的,不應該啊

同時,美的奧克斯被起訴,一方面也對它們的品牌造成輿論壓力,另一方面對外界又鞏固了格力品牌美譽度和技術的認可,何樂而不為?

其二,如若侵權,確實該打壓。

長期以來,中國家電業的企業維權意識不強,一方面與所掌握的智慧財產權稀少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私下瞭解,雖是競爭者但有時也是夥伴,關係搞僵不好。但是隨著中國家電企業掌握的專利和智慧財產權數量越來越多,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應該成為一種常態。

如果此次侵權行為成立,那麼美的和奧克斯確實應該擔責。那麼,格力的起訴也促使行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等待結果,如果是真,該擔責

因為有報導稱2013年,安徽格力空調維修有限責任公司狀告安徽奧克斯製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後在合肥各地人流集中的地方廣為散發惡意攻擊原告銷售的格力空調產品的書面彩色宣傳單”一事,最後結果就是以奧克斯賠償格力電器經濟損失230萬元。

當然,這是此事的積極意義。對格力來說,也是非得去做的事情。

單品空調成就了格力的成功,但也給格力帶來了高係數的風險。一個失手的後果,恐怕對業績主要依靠空調業務的格力來說,也是難以承受的。對格力來說,空調就是其核心業務,就是其蛋糕,所以格力注意這方面的維權也是自保。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美的,不應該啊

同時,美的奧克斯被起訴,一方面也對它們的品牌造成輿論壓力,另一方面對外界又鞏固了格力品牌美譽度和技術的認可,何樂而不為?

其二,如若侵權,確實該打壓。

長期以來,中國家電業的企業維權意識不強,一方面與所掌握的智慧財產權稀少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私下瞭解,雖是競爭者但有時也是夥伴,關係搞僵不好。但是隨著中國家電企業掌握的專利和智慧財產權數量越來越多,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應該成為一種常態。

如果此次侵權行為成立,那麼美的和奧克斯確實應該擔責。那麼,格力的起訴也促使行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等待結果,如果是真,該擔責

因為有報導稱2013年,安徽格力空調維修有限責任公司狀告安徽奧克斯製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後在合肥各地人流集中的地方廣為散發惡意攻擊原告銷售的格力空調產品的書面彩色宣傳單”一事,最後結果就是以奧克斯賠償格力電器經濟損失230萬元。

當然,這是此事的積極意義。對格力來說,也是非得去做的事情。

單品空調成就了格力的成功,但也給格力帶來了高係數的風險。一個失手的後果,恐怕對業績主要依靠空調業務的格力來說,也是難以承受的。對格力來說,空調就是其核心業務,就是其蛋糕,所以格力注意這方面的維權也是自保。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