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Uber創始人流氓與貪婪的成長史:不惑之年,復仇之火永在燃燒(上篇)

他生於1977, 已40歲不惑年紀, Uber創始人和前任CEO, 貪婪的“矽谷流氓”, 共用出行領域鬥士, 身價超過60億美金, 屢敗屢戰, 想要與世界復仇。 這些頭銜,

歸於一人。

他就是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 剛剛被自己一手創辦的700億美金估值公司趕下臺。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 Uber開創了共用經濟先河, 卡拉尼克的貪婪讓我們的出行方式變得自由且多樣化。

卡拉尼克的40歲人生經歷, 充滿著科技快感、流氓習性、貪婪欲望和復仇怒火。

1.1977年, 這位Uber前任CEO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出生在洛杉磯郊區的北嶺(Northridge)。 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 他的夢想與其他人非常不同, 幻想成為一名間諜。

2.卡拉尼克在讀書時候成績非常好, 並且擅長很多領域, 包括健康的成長、跑步和足球方面。 但是, 他在學生時期, 受到年齡比自己大的學長欺負。 小卡拉尼克暗自發誓, 從此以後再也不要受到任何人欺負。 童年經常被欺負的經歷, 為他日後遭遇任何不公平對待, 經歷坎坷後, 準備復仇種下了種子。


3.卡拉尼克的創業基因應該來自母親。 他在十幾歲的時候, 就跟隨自己的母親——一位零售行業的女創業者一起打拼。 那時候, 他的任務是挨家挨戶推銷刀具。 18歲的時候, 當別的孩子還在校園讀書的時候, 他已經開始自己的第一次創業經歷——推銷“New Way Academy”課程。

4.當然, 在自己創辦Uber時候, 卡拉尼克父母作為最支持者。 當Uber在洛杉磯剛剛推出的時候, 他的父母唐納德(Donald)和邦妮(Bonnie)成為了首批乘客。

5.1998年, 卡拉尼克到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這座全美最知名的大學學習電腦工程學, 但隨後不久他就選擇了退學。 當然, 推選的理由他足夠充分……

6.那就是, 為了自己創辦的Scour工作, 這是一個點對點搜尋引擎, 他和同學邁克爾·陶德(Michael Todd)和文斯·巴斯姆(Vince Busam)都選擇了退學加入。

8.好萊塢多達29家公司聯名起訴Scour,指責其鼓勵使用者非法獲取版權音樂,並索取高達2500億美元的巨額賠償。天哪,就算是現在的時代華納也不過770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才246億美元。美元辦法,卡拉尼克和團隊之後宣佈Scour破產。

9.他的女友在某次採訪時候透露,此事讓卡拉尼克念念不忘。他曾經好幾個月都沒有去電影院看過一場電影,甚至非常仇恨地表示,“當看到那些製片公司名字時候,血液就往上噴湧”。他和原來合夥人陶德在2001年創辦了Red Swoosh科技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為企業提高檔案傳輸速度,同時説明企業節省伺服器開支。卡拉尼克創辦這家公司,除了賺錢外,還想“復仇”——讓當年自己破產的好萊塢公司購買服務,讓這些公司破財。

10.但是在這次復仇創業經歷中,卡拉尼克和自己的合夥人發生了矛盾,讓公司陷入了困境。為了讓公司起死回生,卡拉尼克不惜向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借錢,維持公司正常的運轉。這份復仇之心得有多大啊,真是傾其所有啊。終於,到了2007年,公司迎來了轉機,卡拉尼克把Red Swoosh公司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將賣給了Akamai,自己也成為了百萬富翁。但是,卡拉尼克依然不甘心,復仇願望沒實現,百萬富翁算個啥。

11.但是,他這次失去了公司和自己的創業夥伴,只好從長計議了。他在全球旅行了一年,這位2007年就成為百萬富翁的天才,去了西班牙、日本、希臘、冰島、格陵蘭、夏威夷(兩次)、法國(兩次)、澳大利亞、葡萄牙、維德角和塞內加爾。你這是讓價值兄羡慕嫉妒恨呐。

12.浪夠了的卡拉尼克,其實一直在尋找“復仇”的機會,不是向好萊塢公司復仇,而是向全世界復仇——為什麼老子就不成功,我要證明給全世界人看。價值兄想,當時的卡拉尼克肯定是這樣想的。終於,機會總是垂青于有復仇心理的人的。他在2008年末參加LeWeb技術大會時,第一次有了創辦Uber的想法。當時的他想降低高檔汽車的服務成本——他這是對美國的計程車行業很不爽,想報復那些計程車司機麼?

13.我想你們跟價值兄的想法是一樣的,而事實也是如此。卡拉尼克對美國計程車司機真是深惡痛絕,他回憶稱,自己多年前遭遇了一位計程車司機非常糟糕的服務,在車上跟這位司機發生了爭執,並從車裡跳了出來。這老兄還真是個暴脾氣,發起瘋來連命都不顧啊。

14.於是,卡拉尼克對計程車行業復仇計畫啟動了。他跟合夥人也是Uber聯合創始人加勒特·坎普 (Garrett Camp),以及Oscar Salazar和Conrad Whelan創建了Uber第一個版本,叫做UberCab,主打高端黑車服務(在美國,黑色車輛代表高端服務)。當時,卡拉尼克擔任項目“超級顧問”,儘管他之前曾說他的頭銜是“首席孵化官”(chief incubator)。“UberCab”價格是計程車1.5倍,用戶可通過發送短信或按下按鈕,在三藩市某個地區呼叫一輛車來接自己。

15.為了讓Uber快速發展,儘快完成自己的“復仇計畫”,卡拉尼克四處招兵買馬。2010年初,他邀請里安·格雷夫斯(Ryan Graves)成為UberCab的總經理。很快,後者又被任命為公司CEO。為了自己的復仇計畫早日實現,卡拉尼克真是不惜血本啊。

16.不管怎麼說,到了2010年6月,卡拉尼克最新復仇產品——UberCab終於在三藩市誕生了。這應該是對計程車行業衝擊非常大的一款產品,但在當時,可能連卡拉尼克本人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復仇產品可以發展到如今這樣的規模。所以說,價值兄奉勸那些創業者們,永遠不要失去一顆復仇之心,就像卡拉尼克這樣,屢敗屢戰。

17.到了2010年夏天,Uber從投資者那裡籌集錢——首輪獲得125萬美元種子資金,來自卡拉尼克的朋友Chris Sacca和Napster的共同創始人肖恩·范寧(Shawn Fanning)的資助。卡拉尼克的復仇計畫終於可以大踏步邁進了,看來還是老朋友靠譜啊。隨後,Uber又繼續進行最高達11.56億美元的風險融資。卡拉尼克是貪婪的,為了自己的復仇計畫,拼了!

18.卡拉尼克是一位焦急的復仇者。2010年12月,卡拉尼克終於親自上陣了,他成為了Uber的總經理。據說,這種人事調整是非常和諧的。為了復仇計畫,價值兄認為,當然內部首先需要和諧了。

19.在三藩市站穩腳跟後,卡拉尼克的“復仇計畫”迅速在全美其他城市開始蔓延。2011年5月,Uber在紐約推出,即便是現在,該地區也是其最大的市場之一,每天有超過16.8萬步的Uber服務在紐約被呼叫。目前,Uber在北美的260多個城市運營。

20.卡拉尼克的“復仇計畫”已經不滿足於美國了。2011年12月,Uber走向國際市場,並在其第一個非美國城市——巴黎推出了服務。截至目前,Uber已經在全球600多個城市開展了服務。

21.目前,卡拉尼克的“復仇計畫”看上去要成功了,因為Uber估值已經接近700億美元,成為全球科技界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

22.為了復仇計畫,卡拉尼克也從原來的百萬富翁變成了億萬富翁。根據2015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豪排行榜名單顯示,Uber的兩位元創始人卡拉尼克和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以及公司高管里安·格雷夫斯(Ryan Graves)一起,都進入了該榜單前列。卡拉尼克和坎普的資產都超過了63億美元,格雷夫斯得身價也高達15.8億美元。

他和同學邁克爾·陶德(Michael Todd)和文斯·巴斯姆(Vince Busam)都選擇了退學加入。

8.好萊塢多達29家公司聯名起訴Scour,指責其鼓勵使用者非法獲取版權音樂,並索取高達2500億美元的巨額賠償。天哪,就算是現在的時代華納也不過770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才246億美元。美元辦法,卡拉尼克和團隊之後宣佈Scour破產。

9.他的女友在某次採訪時候透露,此事讓卡拉尼克念念不忘。他曾經好幾個月都沒有去電影院看過一場電影,甚至非常仇恨地表示,“當看到那些製片公司名字時候,血液就往上噴湧”。他和原來合夥人陶德在2001年創辦了Red Swoosh科技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為企業提高檔案傳輸速度,同時説明企業節省伺服器開支。卡拉尼克創辦這家公司,除了賺錢外,還想“復仇”——讓當年自己破產的好萊塢公司購買服務,讓這些公司破財。

10.但是在這次復仇創業經歷中,卡拉尼克和自己的合夥人發生了矛盾,讓公司陷入了困境。為了讓公司起死回生,卡拉尼克不惜向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借錢,維持公司正常的運轉。這份復仇之心得有多大啊,真是傾其所有啊。終於,到了2007年,公司迎來了轉機,卡拉尼克把Red Swoosh公司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將賣給了Akamai,自己也成為了百萬富翁。但是,卡拉尼克依然不甘心,復仇願望沒實現,百萬富翁算個啥。

11.但是,他這次失去了公司和自己的創業夥伴,只好從長計議了。他在全球旅行了一年,這位2007年就成為百萬富翁的天才,去了西班牙、日本、希臘、冰島、格陵蘭、夏威夷(兩次)、法國(兩次)、澳大利亞、葡萄牙、維德角和塞內加爾。你這是讓價值兄羡慕嫉妒恨呐。

12.浪夠了的卡拉尼克,其實一直在尋找“復仇”的機會,不是向好萊塢公司復仇,而是向全世界復仇——為什麼老子就不成功,我要證明給全世界人看。價值兄想,當時的卡拉尼克肯定是這樣想的。終於,機會總是垂青于有復仇心理的人的。他在2008年末參加LeWeb技術大會時,第一次有了創辦Uber的想法。當時的他想降低高檔汽車的服務成本——他這是對美國的計程車行業很不爽,想報復那些計程車司機麼?

13.我想你們跟價值兄的想法是一樣的,而事實也是如此。卡拉尼克對美國計程車司機真是深惡痛絕,他回憶稱,自己多年前遭遇了一位計程車司機非常糟糕的服務,在車上跟這位司機發生了爭執,並從車裡跳了出來。這老兄還真是個暴脾氣,發起瘋來連命都不顧啊。

14.於是,卡拉尼克對計程車行業復仇計畫啟動了。他跟合夥人也是Uber聯合創始人加勒特·坎普 (Garrett Camp),以及Oscar Salazar和Conrad Whelan創建了Uber第一個版本,叫做UberCab,主打高端黑車服務(在美國,黑色車輛代表高端服務)。當時,卡拉尼克擔任項目“超級顧問”,儘管他之前曾說他的頭銜是“首席孵化官”(chief incubator)。“UberCab”價格是計程車1.5倍,用戶可通過發送短信或按下按鈕,在三藩市某個地區呼叫一輛車來接自己。

15.為了讓Uber快速發展,儘快完成自己的“復仇計畫”,卡拉尼克四處招兵買馬。2010年初,他邀請里安·格雷夫斯(Ryan Graves)成為UberCab的總經理。很快,後者又被任命為公司CEO。為了自己的復仇計畫早日實現,卡拉尼克真是不惜血本啊。

16.不管怎麼說,到了2010年6月,卡拉尼克最新復仇產品——UberCab終於在三藩市誕生了。這應該是對計程車行業衝擊非常大的一款產品,但在當時,可能連卡拉尼克本人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復仇產品可以發展到如今這樣的規模。所以說,價值兄奉勸那些創業者們,永遠不要失去一顆復仇之心,就像卡拉尼克這樣,屢敗屢戰。

17.到了2010年夏天,Uber從投資者那裡籌集錢——首輪獲得125萬美元種子資金,來自卡拉尼克的朋友Chris Sacca和Napster的共同創始人肖恩·范寧(Shawn Fanning)的資助。卡拉尼克的復仇計畫終於可以大踏步邁進了,看來還是老朋友靠譜啊。隨後,Uber又繼續進行最高達11.56億美元的風險融資。卡拉尼克是貪婪的,為了自己的復仇計畫,拼了!

18.卡拉尼克是一位焦急的復仇者。2010年12月,卡拉尼克終於親自上陣了,他成為了Uber的總經理。據說,這種人事調整是非常和諧的。為了復仇計畫,價值兄認為,當然內部首先需要和諧了。

19.在三藩市站穩腳跟後,卡拉尼克的“復仇計畫”迅速在全美其他城市開始蔓延。2011年5月,Uber在紐約推出,即便是現在,該地區也是其最大的市場之一,每天有超過16.8萬步的Uber服務在紐約被呼叫。目前,Uber在北美的260多個城市運營。

20.卡拉尼克的“復仇計畫”已經不滿足於美國了。2011年12月,Uber走向國際市場,並在其第一個非美國城市——巴黎推出了服務。截至目前,Uber已經在全球600多個城市開展了服務。

21.目前,卡拉尼克的“復仇計畫”看上去要成功了,因為Uber估值已經接近700億美元,成為全球科技界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

22.為了復仇計畫,卡拉尼克也從原來的百萬富翁變成了億萬富翁。根據2015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豪排行榜名單顯示,Uber的兩位元創始人卡拉尼克和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以及公司高管里安·格雷夫斯(Ryan Graves)一起,都進入了該榜單前列。卡拉尼克和坎普的資產都超過了63億美元,格雷夫斯得身價也高達15.8億美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