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有智慧的父親,下有聰穎的兒子,孔鯉為何發出“你子不如我子,你父不如我父”的感慨

男人, 總是身兼兩個角色, 做父親的兒子, 做兒子的父親。

孔丘周遊列國回到曲阜, 跟自己的兒子、孫子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他把周遊列國的見聞一一道來, 在宋國受了什麼磨難, 在衛國見了哪個美女, 路邊小兒如何辯日, 鋤田老農怎樣睿智, 不是帝國將相, 就是大道哲思, 洋洋灑灑, 滔滔不絕。

才華橫溢的孔伋聽得特別投入, 時不時還談點個人獨到的見解, 頗有深度高度, 與孔丘思想一脈相承, 這爺孫倆聊得相當投機。

只有兒子孔鯉, 慢條斯理地吃著肉, 喝著酒, 悠哉樂哉。 他向父親長揖一拜, 說:“你的兒子不如我的兒子啊”, 然後扭頭對兒子說:“你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啊”。

孔丘、孔伋愣了愣神, 幾乎同時大笑起來, 整個孔家大院沉浸在一片幸福愉悅的氛圍之中。

孔丘喜得貴子時, 魯昭公親自上門給送了條鯉魚以示慶賀。 這不是一般的魚, 可是國君賜的魚。 為了表示尊敬和紀念, 孔丘給兒子起個名字叫“鯉”, 字“伯魚”。

孔門三千弟子, 七十二賢人, 桃李遍天下, 無論學業還是功名, 都與孔鯉沒什麼關係, 似乎看不出孔丘對兒子教育培養的成效。 好在孫子孔伋學有所成, 傳承了儒家思想真諦, 對後世影響很大, 與孟軻並稱為“思孟派”, 才延續了孔家的學術榮耀。

在曲阜城裡, 孔鯉就那樣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地過了一輩子。 然而, 因為有一個超級智慧的父親, 一個博學多才的兒子, 也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通過顯在的業績來評價一個人的成就似乎並不是那麼妥當。 人家孔鯉, 就是本分地孝敬好一個有能力的老子, 培養好一個有發展前途的兒子, 這一輩子就成功了。 難道非要自己揚名立萬, 功在千秋嗎?

一句“你子不如我子, 你父不如我父”, 簡單明瞭地道出了他超群的生活觀、幸福觀。 值得沉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