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暗訪假茅臺酒製造工廠:隱蔽如販毒 每瓶賺千元

茅臺鎮的大街上, 摩的司機總是喜歡向外地人說:“這裡是白酒供應一條街。 ”標籤背後, 暗藏的卻是大量的“高端定制假茅臺”;假茅臺酒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

幾度成為茅臺鎮光鮮外表下的瘡疤。

2016年10月14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了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成為127個小鎮之一。

這個頭戴多個“炫目”標籤的小鎮, 大小酒廠數以百計, 部分酒廠卻利用高仿茅臺酒包裝, 將自己的低端醬酒。

不存在的“茅臺釀酒總廠”

“這裡是白酒供應一條街”, 茅臺鎮摩的司機喜歡向外地人介紹茅臺鎮的醬酒經營現狀。 進入茅臺鎮, 路過國酒門, 小鎮的街道由上至下, 綿延近兩公里。 數百家醬酒銷售門店緊挨著。 “茅臺”、“醬香”二詞成為當地的酒文化特色標籤。

汪曼, 仁懷市人, 從事醬香型白酒銷售長達數年。

“從進入茅臺鎮到下面的赤水河, 光是這一條街, 賣酒的店家就有四五百家,

如果算上中樞用, 沾茅臺酒廠的光, 但是這幾年不允許。 ”汪曼表示, “貓鼠遊戲”在茅臺鎮經常上演, 大多數商家在這場“遊戲”中往往能夠取勝。

在街上一個散酒銷售門店裡, 店老闆張靜正在和員工包裝醬香型白酒。 據她描述, 這是一位元浙江客戶向她定制的酒包裝。 “我們把貴州茅臺酒的酒字換成鎮字, 上面的茅臺商標換成五星標注。 ”在現場, 張靜向新京報記者演示了怎麼仿冒正品茅臺酒包裝的過程, 正品茅臺酒的“酒”字被她用筆圈出, 旁邊寫了個“鎮”字。

“他定的價格是788元, 我們給他的價格是68元一瓶, 500箱”。 浙江客戶在一周前向張靜定制了這批貨, 預計5天之後發往浙江。

假酒商一年百萬銷售額

王蕾是地道的茅臺鎮人, 家裡世代從事釀酒業。 四年前, 王蕾以一年5萬多元的房租租下一個門面, 精心裝修。 如今, 她擁有了自己的銷售門店, 每年銷售額高達百萬。

王蕾的門店裡寫著“夜郎古”三個大字, 店內有多個土陶酒缸, 裡面盛裝的是自己酒廠釀造的醬香型白酒,

標價從68元一斤到688元一斤不等。 標價為688元一斤的散酒, 批發價格68元一斤, 顧客上門購買, 包裝自選。 王蕾的白酒包裝多以茅臺酒包裝為參考, 自行尋找廠家設計, 也有從別處購買。

2月13日中午, 王蕾從店裡的貨架上拿出一款名為“茅臺品鑒酒”的包裝給新京報記者, 從外觀上看, 包裝上除了商標和包裝名字不一樣外, 其他的外觀和茅臺酒廠的經典名酒飛天茅臺有著極高的相似度。

為了牟取最大利益, 王蕾家的釀酒廠產出的醬香型白酒除了接受顧客的定制外, 還會包裝成假茅臺酒。 批發價288元一瓶, 按真茅臺價格售賣, 單瓶可賣到1200多元。 將自己家的酒包裝成假茅臺酒後, 王蕾比其他商家的服務貌似周到些, 他們在售賣假茅臺酒的同時,

還可以提供真茅臺相關票據。 對於這樣的生意, 王蕾有著自己的擔心:“我們兩家做這個上午, 新京報記者接到翁永成電話。 電話中, 翁永成要記者前往門店驗貨。 在現場, 翁永成拿出裁紙刀, 劃開“酣老頭”的白酒包裝箱, 內部的兩箱假茅臺酒包裝露了出來。

“瓶子、酒杯、識別器、晶片都在裡面。 每箱酒還配有一個防偽器。 ”翁永成拿出手機, 算著價格:“兩箱一共800元, 假茅臺酒的防偽晶片做得跟真的一樣, 這種東西不敢放在商店裡, 被檢查到就會坐牢。 ”

和翁永成一樣, 在興盛路這條街上, 多名商家向新京報記者透露, 他們可以提供假茅臺酒包裝, 成本雖然貴(平均一瓶假酒包裝要66元), 但只要能賣出一瓶假酒就能賺回兩箱假茅臺包裝成本。

除了售賣假茅臺酒包裝,翁永成和其他銷售白酒包裝的店主一樣,店裡放著多數高仿茅臺酒包裝材料,唯獨沒有茅臺酒注冊商標。有些包裝雖然有廠名,實際上是無跡可循的“幽靈酒廠”。“我要的就是茅臺這兩個字,高仿酒絕大部分廠址都是假的。”

高仿的茅臺酒包裝是興盛路的暢銷貨,包裝上印有條碼,掃出的價格區間在5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

在興盛路另一家白酒包裝銷售店內,店主陳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些白酒包裝盒均為“三無產品”,或者直接侵權,仿冒正品茅臺酒。

陳女士稱,這些三無包裝盒基本能解決茅臺鎮絕大多數酒廠的包裝供應,酒廠在購買這些三無包裝後,將自己的酒裝入包裝,進行售賣。每個包裝可以根據白酒生產商的定價來制定條碼,銷售商也經常按照條碼上的標價進行售賣。從生產包裝到進入市場銷售,整個過程一條龍服務。

勾兌普通酒 手工灌裝“假茅臺”

有了這些假包裝,酒商就可以自行灌裝銷售“假茅臺”。酒商張建稱,他可以根據顧客要求,按照原廠茅臺酒的包裝定制出一模一樣的假茅臺酒。在張建口中,這種行為被稱為“高端定制,看不出來”。

從茅臺鎮白酒供應一條街出發,張建駕駛他的白色越野車帶著記者往北行駛兩公里,左轉進入一條狹窄的水泥路,道路兩旁有農田、高山環繞。一分鐘後,越野車開進一處孤立的農家大院。

“這就是我的酒廠。”張建一邊開著車門,一邊向記者介紹酒廠規模。酒廠占地近一千平方米,南北走向,各有兩個產酒區,廠房中間是住宿房間和包裝車間,兩個產酒區共有十多個酒窖。

2月23日,酒廠裡只有三個工人,一男兩女,男的是調酒師,女的是包裝工。張建稱,工人都是自己親戚。

包裝車間正在工作,兩名女工拿著白色的瓷瓶,從身旁白色塑膠桶內,取出白酒手工灌裝、包裝,地上堆放著已經包裝好的成品酒十餘箱。

廠區10多個酒窖裡沒有生產跡象,制酒設備齊全。張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廠的酒每年產一次,一次產酒數量達數十噸,分別存在酒廠裡的4個大型酒缸中待用。廠區產出的白酒主要是由高粱釀造而成,通過蒸煮、發酵再到取酒,會有專門的調酒師將產出的白酒調成醬香味。

將自家酒廠釀造的酒進行調味勾兌後,裝入茅臺酒瓶裡,一瓶假茅臺酒經過張建和酒廠內包裝工人的手,搖身一變就成了市場價1200元左右一瓶的高檔酒。

每瓶假茅臺酒批發價200多元,淨利潤超過1000元,暴利的誘惑下,製造生產假茅臺酒,風險極大。根據張建的描述,包裝車間長時間存儲“假茅臺酒”,為防止被查,他只接受客戶定制“假酒”。有時還會將酒運到外地包裝成“假茅臺酒”。

當天,張建還帶記者看了藏在他越野車內的各種假茅臺酒樣酒。

樣酒被裝進塑膠瓶,張建稱,他們經常製造的假茅臺酒,都是自家釀造的、批發價每瓶120元-130多元的醬香型白酒,這種白酒經過他們的調味,味道和正品茅臺酒相似。但造假也存在很大的風險。

一年前,張建的幾個朋友因為生產銷售假茅臺酒被捕入獄,那時候起張建開始對所有向他詢問假茅臺酒的銷售商提起戒心,輕易不會讓假茅臺酒銷售商看到他們的制假行為。

為了讓記者放心自己的貨源,張建提出可以包裝兩箱假茅臺酒給記者驗貨。這兩箱分別是批發價138元一瓶和122元一瓶的“假茅臺酒”。

拆開其中一箱的包裝,這是一款經典“飛天茅臺”的假酒,從外觀上看這與真酒沒有區別。包裝內還自帶防偽器,對假酒進行檢驗,可見酒瓶蓋顯現跟真茅臺酒一樣彩虹狀的北京和“國酒茅臺”字樣。

張建稱他包裝的假茅臺酒所有材料都齊全,這酒拿到市場可賣到1200元。

假茅臺酒難禁 尋求長效“止疼”藥

白酒包裝銷售商翁永成等人可以提供假茅臺酒包裝。

他在興盛路公開銷售三無高仿茅臺酒包裝、假茅臺酒包裝數年,茅臺酒的品牌形象在他眼裡早已成為過去式,真正為他帶來利益的還是高仿貨。

據媒體報導,貴州省工商局從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全省範圍內展開3個月的酒類市場專項整治行動。該行動以茅臺酒等名優酒為重點,開展專項檢查,突出查處侵犯商標專用權、酒類虛假違法廣告等行為。1月中旬公佈的資料顯示,整治過程中,發現部分標注“貴賓接待酒”等特供專供酒,並查扣假茅臺酒、茅臺內供酒等5692瓶。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道“全面提升品質水準,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品質時代”。“品牌”二字再次劃為重點。

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在會上強烈呼籲:繼續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假冒偽劣。

劉平均介紹稱,自2012年國務院成立“雙打”聯合小組以來,打擊假冒偽劣工作成效顯著,譬如地溝油問題得到徹底治理,食品安全等問題也得到基本治理,然而,當“雙打”轉化為常態化後,“假冒偽劣”似有死灰復燃態勢。

“去年抓了七八個人,現在他們做得跟販毒一樣,非常隱蔽”,在新京報記者的調查中,翁永成說道。

“曾有銷售白酒的電商告訴我,假冒茅臺50年陳釀,利潤比販毒還高”。劉平均提出,國家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犯罪成本,才能有效遏制不法分子的投機心理。

除了售賣假茅臺酒包裝,翁永成和其他銷售白酒包裝的店主一樣,店裡放著多數高仿茅臺酒包裝材料,唯獨沒有茅臺酒注冊商標。有些包裝雖然有廠名,實際上是無跡可循的“幽靈酒廠”。“我要的就是茅臺這兩個字,高仿酒絕大部分廠址都是假的。”

高仿的茅臺酒包裝是興盛路的暢銷貨,包裝上印有條碼,掃出的價格區間在5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

在興盛路另一家白酒包裝銷售店內,店主陳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些白酒包裝盒均為“三無產品”,或者直接侵權,仿冒正品茅臺酒。

陳女士稱,這些三無包裝盒基本能解決茅臺鎮絕大多數酒廠的包裝供應,酒廠在購買這些三無包裝後,將自己的酒裝入包裝,進行售賣。每個包裝可以根據白酒生產商的定價來制定條碼,銷售商也經常按照條碼上的標價進行售賣。從生產包裝到進入市場銷售,整個過程一條龍服務。

勾兌普通酒 手工灌裝“假茅臺”

有了這些假包裝,酒商就可以自行灌裝銷售“假茅臺”。酒商張建稱,他可以根據顧客要求,按照原廠茅臺酒的包裝定制出一模一樣的假茅臺酒。在張建口中,這種行為被稱為“高端定制,看不出來”。

從茅臺鎮白酒供應一條街出發,張建駕駛他的白色越野車帶著記者往北行駛兩公里,左轉進入一條狹窄的水泥路,道路兩旁有農田、高山環繞。一分鐘後,越野車開進一處孤立的農家大院。

“這就是我的酒廠。”張建一邊開著車門,一邊向記者介紹酒廠規模。酒廠占地近一千平方米,南北走向,各有兩個產酒區,廠房中間是住宿房間和包裝車間,兩個產酒區共有十多個酒窖。

2月23日,酒廠裡只有三個工人,一男兩女,男的是調酒師,女的是包裝工。張建稱,工人都是自己親戚。

包裝車間正在工作,兩名女工拿著白色的瓷瓶,從身旁白色塑膠桶內,取出白酒手工灌裝、包裝,地上堆放著已經包裝好的成品酒十餘箱。

廠區10多個酒窖裡沒有生產跡象,制酒設備齊全。張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廠的酒每年產一次,一次產酒數量達數十噸,分別存在酒廠裡的4個大型酒缸中待用。廠區產出的白酒主要是由高粱釀造而成,通過蒸煮、發酵再到取酒,會有專門的調酒師將產出的白酒調成醬香味。

將自家酒廠釀造的酒進行調味勾兌後,裝入茅臺酒瓶裡,一瓶假茅臺酒經過張建和酒廠內包裝工人的手,搖身一變就成了市場價1200元左右一瓶的高檔酒。

每瓶假茅臺酒批發價200多元,淨利潤超過1000元,暴利的誘惑下,製造生產假茅臺酒,風險極大。根據張建的描述,包裝車間長時間存儲“假茅臺酒”,為防止被查,他只接受客戶定制“假酒”。有時還會將酒運到外地包裝成“假茅臺酒”。

當天,張建還帶記者看了藏在他越野車內的各種假茅臺酒樣酒。

樣酒被裝進塑膠瓶,張建稱,他們經常製造的假茅臺酒,都是自家釀造的、批發價每瓶120元-130多元的醬香型白酒,這種白酒經過他們的調味,味道和正品茅臺酒相似。但造假也存在很大的風險。

一年前,張建的幾個朋友因為生產銷售假茅臺酒被捕入獄,那時候起張建開始對所有向他詢問假茅臺酒的銷售商提起戒心,輕易不會讓假茅臺酒銷售商看到他們的制假行為。

為了讓記者放心自己的貨源,張建提出可以包裝兩箱假茅臺酒給記者驗貨。這兩箱分別是批發價138元一瓶和122元一瓶的“假茅臺酒”。

拆開其中一箱的包裝,這是一款經典“飛天茅臺”的假酒,從外觀上看這與真酒沒有區別。包裝內還自帶防偽器,對假酒進行檢驗,可見酒瓶蓋顯現跟真茅臺酒一樣彩虹狀的北京和“國酒茅臺”字樣。

張建稱他包裝的假茅臺酒所有材料都齊全,這酒拿到市場可賣到1200元。

假茅臺酒難禁 尋求長效“止疼”藥

白酒包裝銷售商翁永成等人可以提供假茅臺酒包裝。

他在興盛路公開銷售三無高仿茅臺酒包裝、假茅臺酒包裝數年,茅臺酒的品牌形象在他眼裡早已成為過去式,真正為他帶來利益的還是高仿貨。

據媒體報導,貴州省工商局從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全省範圍內展開3個月的酒類市場專項整治行動。該行動以茅臺酒等名優酒為重點,開展專項檢查,突出查處侵犯商標專用權、酒類虛假違法廣告等行為。1月中旬公佈的資料顯示,整治過程中,發現部分標注“貴賓接待酒”等特供專供酒,並查扣假茅臺酒、茅臺內供酒等5692瓶。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道“全面提升品質水準,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品質時代”。“品牌”二字再次劃為重點。

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在會上強烈呼籲:繼續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假冒偽劣。

劉平均介紹稱,自2012年國務院成立“雙打”聯合小組以來,打擊假冒偽劣工作成效顯著,譬如地溝油問題得到徹底治理,食品安全等問題也得到基本治理,然而,當“雙打”轉化為常態化後,“假冒偽劣”似有死灰復燃態勢。

“去年抓了七八個人,現在他們做得跟販毒一樣,非常隱蔽”,在新京報記者的調查中,翁永成說道。

“曾有銷售白酒的電商告訴我,假冒茅臺50年陳釀,利潤比販毒還高”。劉平均提出,國家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犯罪成本,才能有效遏制不法分子的投機心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