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山工業要轉型,深圳金融業來幫忙

灣區聯動報導之服務業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概念提出後, 中山的第二、第三產業也迎來了轉型的最好機遇。 年初,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佈“十三五”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名單,

中山憑藉近年來在服務業發展方面的創新和積極開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獲得了廣東省唯一試點城市名額。

實際上, 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尚未提出前, 在深中通道、深茂鐵路等重大基建工程紛紛落地後, 中山市就根據工業轉型、服務業發展的自身情況, 在對接他城企業中先走一步。 以現代服務業中的金融業為例, 目前已經有深圳金融企業主動進駐中山東區中央商務中心, 為工業轉型提供了資金支援, 自身也有所發展, 實現了發展迴圈鏈。

A

對接他城

中山現代金融業引進深圳企業

中山主力產業一向以工業作為重點支撐, 第二產業隨著轉型升級的需求, 對與之相關的服務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中現代金融體系是中山生產性服務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這方面, 中山東區受益於地理位置、交通、規劃等優勢, 現在走在全市的前端。

實際上, 在去年深圳—中山現代服務業招商推介會上, 中山市委相關負責人就在發佈會上指出, 中山作為珠江口西岸重要交通節點, “東西交匯、南北逢源”的區位優勢明顯, 與深圳同處於珠江出海口、隔江相望、優勢互補。 隨著深中通道於今年正式動工建設, 給深圳、中山兩地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他表示, 深中通道即將引領的“大橋時代”將把中山和深圳進一步有機連接。 屆時, 珠江口“A”字形交通橫向直聯, 將為兩地帶來海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

中山此次將在推介會上隆重推介92個投資大、品質優、前景好的現代服務業項目, 主要分為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億元樓宇和服務業新興業態企業三大類。 深圳方面, 已發動近200家現代服務業企業與中山推介專案對接, 主要涵蓋樓宇經濟和產業園區運營商、金融服務和股權投資、協力廠商物流、服務外包、高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等。

有來自深圳的金融業企業家一度表示, 深圳土地資源緊缺, 企業溢出需求突出, 在國家提出大灣區的戰略前, 深中通道等交通要道已經將原本望海相隔的粵東粵西緊密聯繫在一起。

未來中山受益於這些交通優勢則有望大力承接深圳、廣州等地的產業輻射。 而中山存在不少有待轉型升級的工業及傳統服務業,

金融機構能夠利用好深圳金融資源的同時, 也能對中山這類企業進行深挖, 針對這些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融資方式, 幫助其有效快速地完成轉型任務, 對雙方均是較大的利好。

早在2013年, 中山就與深圳正式簽訂兩地服務業合作協定, 建立合作工作機制和服務平臺。 先後舉辦現代服務業、健康醫藥服務、金融商務、文化創意等專場招商對接活動近20場次, 累計吸引1000多家企業參與, G oogleA dW ords體驗中心、前海厚德創業孵化器、中國財富等一批深圳金融、科技服務企業落戶中山, 獲得“一站式”的保姆服務。 今年中山還將成立“中山市深中企業家俱樂部”, 搭建兩地企業家交流和投資服務平臺, 進一步加強兩地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B

發展規劃

金融發展將打造“五區一平臺”

受到工業和服務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呼喚, 中山在2009年就已經啟動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 其中包括了現代服務業的提出, 而金融業又成為了現代服務業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隨後, 以東區為首, 中山現代金融服務業開始逐步發展, 從局限於本市到向外走出去, 招進了不少新型金融企業, 才有了今天的中央商務金融集聚區和眾創金融區。

目前, 據統計東區的中心商務區已集聚了滙豐銀行、恒生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等20多家中外資銀行, 以及摩根大通、中科投資、粵財投資、嘉霖置富集團等多家眾創金融龍頭機構, 資本規模達1200億元。 市眾創金融街、市科技金融創新促進會、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機構平臺也在這裡陸續掛牌成立, 科技與金融在這裡得到充分融合。而這些金融機構,為中山的工業轉型升級謀得了更便捷和靈活的資金支持。

除了東區盛景尚峰商圈創新創業金融街(眾創金融街)依然是未來五年發展新興金融業的重點區域外,市內各大組團還將重點打造“五區一平臺”的金融發展平臺,包括火炬開發區科技金融產業融合試驗區、東部金融集聚區、小欖鎮中山北部區域金融中心、三鄉鎮中山南部區域金融中心、古鎮民間金融試驗區以及翠亨新區金融開放與創新平臺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山市的金融業增加值從2010年的65.53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59.97億元,年均增速達19.54%,超過了服務業的年平均增速11.17%,占服務業的比重增加到2015年的12.22%,成為服務業中僅次於房地產的第二大產業。此外據中山市金融局統計,截至去年底,中山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63%,比2015年上升了0 .32個百分點,金融業已成為中山的支柱產業和服務業的重點產業。

C

政策扶持

大手筆扶持

讓企業吃“定心丸”

與之相配的是,中山市政府也及時給予了政策支持。在2015年8月,在眾創金融街未正式掛牌前,中山市政府就出臺《關於推進中山市眾創金融街建設扶持政策的意見》,裡面列有專門就進駐的金融等企業給予補助等措施———至2018年12月31日為止,進駐到東區盛景尚峰紫馬奔騰商務區的金融機構,將有各種資金補貼,最高達500萬元。

補貼的範圍也不僅限於銀行機構,還包括了證券期貨、保險、信託、金融租賃、互聯網金融(含P2P、股權眾籌、協力廠商支付等)、產權交易機構、各種創投基金甚至是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等。同時,對上述進駐眾創金融街的金融機構組織和服務機構,在獲得進駐獎勵的同時,給予3年租金補貼,其中第1年補貼租金的100%,第2、3年補貼租金的50%.如果還符合註冊地設在眾創金融街並幫助註冊地設在眾創金融街的孵化期、初創期創新企業或創新項目實現股權眾籌的互聯網眾籌平臺這一條件,還能給予眾籌融資額5%,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營運補助。

如此大的補助方式減輕了不少金融企業的後顧之憂。有已經進駐眾創金融街的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願意大力扶持金融產業相當於讓他們吃了“定心丸”,“可以說政府的支援也是吸引我們願意進駐的一個重要原因,若地方政府僅僅是口頭支持,沒有在政策上引導,這讓我們這樣的新進企業看不到方向,中山政府在這方面給我們的支持力度還是很大的”,某互聯網金融公司負責人如此表示,這一做法讓不少新興金融企業看到了政府的誠意。

預計隨著大灣區效應越來越明顯、中山大環境交通愈加發達,中山產業升級機會更多,屆時對金融融資需求更大,將會有更多這類金融企業選擇到中山創業進駐,抱團式的發展也是政府所樂意看到的。

D

未來方向

新興金融業放在重點發展首位

在廣東省“十三五”規劃中,金融服務被放在創新生產性服務業首位,其中在建設創新創業金融街方面,提及中山將開展試點,在傳統金融基礎上,彙聚天使投資、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等,並嫁接創業訓練營、創業大賽、創客空間等創新創業載體,實現金融資源與創新創業資源無縫對接,打造以互聯網金融為樞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創業生態圈。同時,在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新興金融業被擺到重點發展產業和領域的第一位。根據規劃,中山將在“十三五”期間打造成為省級新興金融發展示範基地,到2020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

資料

去年年中,中山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提出促進產業逐步由生產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形成有中山特色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促使生產性服務業成為中山市服務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提出到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總量達到1000億元,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

從中山市統計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山全市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增加值總量與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的差距縮小在10億元內;增加值增速為8.1%,高於今年同期GDP和二產增加值增長水準。同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的趨勢進一步加強,一季度達到45.6%,較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另外,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84.2億元,增長7.6%,占服務業的比重達57 .8%;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60.87億元,增長8.9%,占服務業的比重達50.5%.

采寫:南都記者蕭倩苑

科技與金融在這裡得到充分融合。而這些金融機構,為中山的工業轉型升級謀得了更便捷和靈活的資金支持。

除了東區盛景尚峰商圈創新創業金融街(眾創金融街)依然是未來五年發展新興金融業的重點區域外,市內各大組團還將重點打造“五區一平臺”的金融發展平臺,包括火炬開發區科技金融產業融合試驗區、東部金融集聚區、小欖鎮中山北部區域金融中心、三鄉鎮中山南部區域金融中心、古鎮民間金融試驗區以及翠亨新區金融開放與創新平臺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山市的金融業增加值從2010年的65.53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59.97億元,年均增速達19.54%,超過了服務業的年平均增速11.17%,占服務業的比重增加到2015年的12.22%,成為服務業中僅次於房地產的第二大產業。此外據中山市金融局統計,截至去年底,中山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63%,比2015年上升了0 .32個百分點,金融業已成為中山的支柱產業和服務業的重點產業。

C

政策扶持

大手筆扶持

讓企業吃“定心丸”

與之相配的是,中山市政府也及時給予了政策支持。在2015年8月,在眾創金融街未正式掛牌前,中山市政府就出臺《關於推進中山市眾創金融街建設扶持政策的意見》,裡面列有專門就進駐的金融等企業給予補助等措施———至2018年12月31日為止,進駐到東區盛景尚峰紫馬奔騰商務區的金融機構,將有各種資金補貼,最高達500萬元。

補貼的範圍也不僅限於銀行機構,還包括了證券期貨、保險、信託、金融租賃、互聯網金融(含P2P、股權眾籌、協力廠商支付等)、產權交易機構、各種創投基金甚至是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等。同時,對上述進駐眾創金融街的金融機構組織和服務機構,在獲得進駐獎勵的同時,給予3年租金補貼,其中第1年補貼租金的100%,第2、3年補貼租金的50%.如果還符合註冊地設在眾創金融街並幫助註冊地設在眾創金融街的孵化期、初創期創新企業或創新項目實現股權眾籌的互聯網眾籌平臺這一條件,還能給予眾籌融資額5%,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營運補助。

如此大的補助方式減輕了不少金融企業的後顧之憂。有已經進駐眾創金融街的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願意大力扶持金融產業相當於讓他們吃了“定心丸”,“可以說政府的支援也是吸引我們願意進駐的一個重要原因,若地方政府僅僅是口頭支持,沒有在政策上引導,這讓我們這樣的新進企業看不到方向,中山政府在這方面給我們的支持力度還是很大的”,某互聯網金融公司負責人如此表示,這一做法讓不少新興金融企業看到了政府的誠意。

預計隨著大灣區效應越來越明顯、中山大環境交通愈加發達,中山產業升級機會更多,屆時對金融融資需求更大,將會有更多這類金融企業選擇到中山創業進駐,抱團式的發展也是政府所樂意看到的。

D

未來方向

新興金融業放在重點發展首位

在廣東省“十三五”規劃中,金融服務被放在創新生產性服務業首位,其中在建設創新創業金融街方面,提及中山將開展試點,在傳統金融基礎上,彙聚天使投資、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等,並嫁接創業訓練營、創業大賽、創客空間等創新創業載體,實現金融資源與創新創業資源無縫對接,打造以互聯網金融為樞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創業生態圈。同時,在中山市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新興金融業被擺到重點發展產業和領域的第一位。根據規劃,中山將在“十三五”期間打造成為省級新興金融發展示範基地,到2020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

資料

去年年中,中山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提出促進產業逐步由生產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形成有中山特色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促使生產性服務業成為中山市服務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並提出到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總量達到1000億元,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

從中山市統計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山全市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增加值總量與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的差距縮小在10億元內;增加值增速為8.1%,高於今年同期GDP和二產增加值增長水準。同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的趨勢進一步加強,一季度達到45.6%,較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另外,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84.2億元,增長7.6%,占服務業的比重達57 .8%;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60.87億元,增長8.9%,占服務業的比重達50.5%.

采寫:南都記者蕭倩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