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價格戰難持久 公有雲漲價的五大因素

說雲計算是個“剩者為王”的遊戲一點也不為過, 長期的投入並非誰都能承受。 規模化和先入為主的模式讓雲服務商都以搶市場為第一要務, 像阿裡雲就在國內市場吃到了甜頭。 如今的雲計算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無論是巨頭還是所謂的初創企業, 為了分蛋糕不惜砸下重金打價格戰。 但從雲計算自身的成本來看, 公有雲漲價難以避免。

價格戰難持久 公有雲漲價的五大因素(圖片來自TNW)

調研機構Gartner預計, 2017年全球公有雲市場規模將增長18%, 達到2468億美元, 企業採購向雲遷移的趨勢也在加劇。 廣義來說, 價格戰是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

也是行銷管道常用的手段, 對優勝劣汰有促進作用。 不過要是一直通過這種方式拓展市場, 拋開利潤不說, 是否能保證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技術研發和資料中心擴張, 恐怕要畫上一個問號, 後勁不足的結果只能是惡性循環。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 雲計算與企業事業部負責人Scott Guthrie曾暗示, 雲計算市場的“價格戰”已經到頭了。 換句話說, 如何讓雲為客戶帶來價值才是最終的發展路徑, AWS和Azure無不如此。 其實像微軟、亞馬遜、穀歌這些雲服務商都為客戶提供了計費工具, 但問題是實際用量往往與預期存在差距。

公有雲取代傳統資料中心節省了企業的IT開銷, 但自身的一些規律使得持續降價無法長久。

首先, 雲服務的成本很容易被忽視, 選擇靜態實例只需要支付月費就好, 但其工作負載的需求通常更高。 同時, 存儲、技術、網路這些是基礎設施的固定開銷, 但資料移轉、介面調用、運維並不是0成本。 拿青雲QingCloud來說, 3年半時間就能盈利, 與其自動化運維節省的人力成本關係密切。

其次, 雖然公有雲利用虛擬化擴展出的計算資源更靈活, 較物理資料中心的成本效益更明顯, 但隨著企業使用率不斷攀升, 購買額外資源變成了躲不開的事情, 而這也是雲服務商的生財手段之一。 在初期的成本估算過程中, 資源佔用增長空間的準確預估不容易做到, 廠商一般會選擇預留實例。

再者是週期性因素, 電商網站趕上個爆款產品時有發生,

套用慣性思維不可取, 變數對於既定的工作負載是未知數, 也加厚了雲帳單。 一方面, 運營人員需要預測需求高峰的時間段和資源配置, 以便估算出相應成本。 另一方面, 如何在高峰期過後釋放剩餘的計算資源, 借此來攤低成本也要進一步優化。

近幾年, 雲服務商的宕機頻率有所增加, 涉及的不僅有業務中斷, 還有後續在市場推廣方面的影響。 對此, 廠商在技術層面會調整基礎架構, 加強工作負載的靈活性, 例如在多個公有雲地區部分關鍵性工作負責或額外的計算資源。 在行銷層面, 也要投入更多廣告來挽回失去的信任。 無論是上述哪方面, 錢都不少花。

當然, 有些企業為了找到成本效益的平衡點, 也會考慮多雲部署,

但計費工具可不是全平臺的。 這樣一來, 多雲環境的使用量和成本換算變得不可控, 相互之間的計算資源協調也難以統一。 更何況, 這些雲服務商的各項服務定價, 本來就不一樣。

儘管在短期來看, 公有雲市場在採購、部署、應用等方面的價格戰仍將持續, 而降價也是技術紅利的釋放結果, 但是放眼長遠, 如果某一領域只能通過價格戰這麼單一、低門檻的模式走下去, 忽視了原有的創新力和客戶價值, 想必是無法持續的。 事實上, 微軟、IBM等廠商早已在其雲服務中加入認知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 而為這種“增值服務”支付額外費用顯然也是合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