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化肥包裝袋上的騙術,為何屢屢得手?

在肥料銷售市場上, 生產廠家說:彩色包裝袋的比單色包裝的好賣;在包裝上印上老玉米比只印字的化肥好賣;如果再印上明星照片就更好賣了。

經銷商說:化肥包裝越花哨, 肥料名稱越新奇, 越顯得產品富含高科技, 越能賣出好價錢。

農民說:也許洋氣的化肥更可靠, 功能多的肥料更好用。

在化肥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的當下, 一些企業開始注重產品外包裝帶來的效益,

從黑白到黑色, 從簡單文字到農產品形象以及明星代言, 市場上的化肥包裝百花齊放、色彩斑斕。 然而, 也不乏有廠家為了追新求異、謀取暴利, 致使包裝標識失真與不符合規範。 有的企業在產品包裝上所打出的產品名稱, 偏離肥料基本定義的範疇, 讓消費者看了後感覺莫名其妙。 為此, 我們把常見的不規範包裝標識情況給廣大農民說下, 以便大家學會識別真假標識, 減少誤導農民的行為。

騙術一:炒作新概念

利用農民對新型高科技產品的信青睞, 農民更願意使用更先進的肥料產品等, 廠家利用這種心理炒作概念。 如在肥料包裝袋上標明進口納米磁性劑、啟動素、光能素等專業名詞, 令農民眼花繚亂。 還有不法企業兩個年度生產同一個產品,

卻不停變換生產廠家名稱和地址, 以便躲避消費者質疑, 也讓執法部門找不到責任人。

騙術二:任意誇大產品作用

由於我國在專用肥及功能型肥料方面沒有設立專門的規範制度, 一些不法廠家抓住這一漏洞, 在包裝袋上面冠以欺騙性名稱, 如全元素、多功能、全營養等, 一種肥料成了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還有各類專用肥料, 實際配方並沒有做過多調整, 但在包裝上印有“香蕉專用”“蘋果專用”等字樣, 價格就要翻幾番。

騙術三:臆造化肥商品名稱, 混淆概念

三元複合肥和二元複合肥在實質上有很大差異, 一些廠家卻用二元肥冒充三元肥。 如有些二元複混肥在包裝上標明“氮:15, 磷:15, 銅鋅鐵錳等:15,

或N-PK-Cl 15-15-15”, 給人三元肥的感覺, 還有企業打出磷酸三銨、三銨等產品名稱, 其實就是三元複合肥。

騙術四:打出“權威機構”認證的幌子

一些廠家利用農民相信政府、崇信權威機構的心理, 或無中生有的偽造權威機構證明, 或在權威機構不知情情況下“自我認定”。 在一些劣質產品包裝上標注“國家×部推薦產品”“某某質檢所認可產品”等。 更有甚者, 一些小企業與當地農業部門合作定點生產配方肥, 在包裝上不依照要求標識, 甚至連成份都不標明, 只標注“機構推薦使用”。

騙術五:刻意誇大總養分含量

一些廠家在複混肥或尿素商品包裝上, 將次量元素鈣、鎂、硫或有機質等成分違規加入肥料總養分含量計量中。 複混肥料國標早已明確規定,

總養分指總N有效P2O5和K2O三種大量元素含量之和, 而有些企業以中、微量元素和有機鉀等成份含量與氮磷鉀三要素合併計算, 將產品含量虛假標高。

騙術六:“洋字碼”忽悠農民

不少農民認為進口肥料品質更好, 於是一些廠家就將產品包裝打上“洋名”冒充進口產品。 包括:模仿進口化肥商標或取相似名稱;盜用國外生產商名義或標注“進口許可證”等;採用先註冊或虛擬境外空殼公司, 然後以空殼公司名義委託企業生產;假標國外技術產品、謊稱進口原材料;假冒名牌等現象。

專家支招:

農民要學會辯真偽 企業積極禦違規

首先,按規定化肥名稱主要有硫酸銨、尿素、氯化銨、碳酸氫銨、氰氨化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肥料級磷酸氫鈣、氯化鉀、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硝酸磷肥、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硝酸銨鈣、鈣鎂磷鉀肥、複混肥料,除這些類別以外的其他產品,都要慎重選擇;

其次,宣傳的時候說功能異常強大,或過度強調國外技術的產品要慎重;

再次,不要選擇沒有固定銷售場所,遊走送貨者的產品,更不要相信價格明顯低於慣例價的產品。

此外,要相信經驗,選擇使用過的或市場上銷售時間較長的產品。

【近期文章推薦】 點擊文字即可打開連結

專家支招:

農民要學會辯真偽 企業積極禦違規

首先,按規定化肥名稱主要有硫酸銨、尿素、氯化銨、碳酸氫銨、氰氨化鈣、重過磷酸鈣、鈣鎂磷肥、肥料級磷酸氫鈣、氯化鉀、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硝酸磷肥、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硝酸銨鈣、鈣鎂磷鉀肥、複混肥料,除這些類別以外的其他產品,都要慎重選擇;

其次,宣傳的時候說功能異常強大,或過度強調國外技術的產品要慎重;

再次,不要選擇沒有固定銷售場所,遊走送貨者的產品,更不要相信價格明顯低於慣例價的產品。

此外,要相信經驗,選擇使用過的或市場上銷售時間較長的產品。

【近期文章推薦】 點擊文字即可打開連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