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類為何如此孤獨?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宇宙空洞裡

別怕, 宇宙空洞就在我們周圍。

想像一塊有很多洞的瑞士乳酪, 你就對宇宙結構的主流理論有了一個很好的把握。 宇宙空洞是近乎虛無的廣闊空間,

占到可觀測宇宙的大約80%。 塵埃、恒星和星系等其他東西相對密集地存在於這些空洞之間的線狀“絲帶”中。 隨著宇宙的膨脹, 引力使物質聚集成團, 留下一個個巨大的空洞。 這些空洞的直徑可達數億光年, 雖然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星系, 但與周圍數百萬個星系組成的物質密集帶相比, 它們可以說是黑漆漆的洞穴。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研究人員認為, 我們的銀河系可能就位於一個宇宙空洞的中心附近。

利用計算星系數量的大口徑望遠鏡巡天專案資料, 研究人員推斷, 銀河系所在區域的星系數量少於宇宙的其他區域。 他們估計, 這個空洞的半徑約為10億光年。 若真是如此, 那麼人類實際上就居住在可觀測宇宙中已知最大空洞的中心。

研究人員在2013年首次提出這一觀點, 但最近他們更進一步。 他們說, 銀河系位於一個空洞內, 這有助於解釋天文學家在測算宇宙膨脹速度時遇到的問題。

自從130億年前發生大爆炸以來, 宇宙一直在膨脹, 有跡象顯示其膨脹速度在加快,

但到底有多快還存在爭議。 一些天文學家通過觀測附近宇宙區域的造父變星和超新星等明亮天體, 研究它們的光譜, 借此確定這些天體在以多快的速度遠離地球。 而其他人則深入宇宙的歷史, 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也就是大爆炸產生的、至今散佈于宇宙空間的微波輻射。 可是, 這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結果, 前者的測算結果高於後者。 天文學家不知道這種差異是因為統計波動, 還是因為我們尚不明白的物理現象所致。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研究人員本·霍斯謝特(Ben Hoscheit)說, 如果說銀河系位於宇宙空洞內, 那麼這個差異就好理解了。

“如果你位於這個空洞內, 那麼就會發現周圍的天體都在離你而去,

向飛向物質更加密集的宇宙區域。 ”他說。 因此, 你周圍空間的膨脹速度就超過了其他宇宙區域。 觀測者從這個角度得出的膨脹速度, 就會高於他們測算出的那些古老而遙遠的宇宙區域的膨脹速度。

“我們應該將我們在這個浩瀚宇宙中所處的位置考慮進去,

應該意識到我們的位置可能影響我們在地球上進行的測量。 ”霍斯謝特說。

研究宇宙物質分佈的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彼得·梅爾基奧爾(Peter Melchior)說, 先前的研究顯示, 銀河系所在的區域不像其他區域那麼密集。 考慮到宇宙空洞數量眾多, 銀河系可能存在於空洞內的觀點並不荒唐。 天文學家認為, 銀河系及其鄰近星系位於Local Void空洞附近, 該空洞的直徑為1.5億光年, 它非常空曠, 正在把銀河系等星系往外推。 但我們無法拉遠視角, 確定銀河系在更大尺度宇宙空間中的位置。

梅爾基奧爾說, 霍斯謝特及其團隊提出的那個空洞非常大, 比斯隆數字巡天等望遠鏡觀測專案以前發現的所有空洞都要大得多。 在斯隆數字巡天專案的説明下,天文學家第一次開始調查瑞士乳酪狀的大尺度宇宙結構。大多數空洞的半徑介於9000萬到4.5億光年之間。

“它們有點像氣泡,隨著宇宙的膨脹和更多星系的遠離,它們變得越來越大。”研究宇宙測量和暗能量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天體物理學家葛列格·阿爾德林(Greg Aldering)說,“但非常大的空洞越來越難形成。”

梅爾基奧爾說,我們可能身處於空洞中央的觀點也有點令人不安。“從數學的角度而言,這不太可能。”他解釋道,“但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身處可觀測宇宙中最大空洞的中央會使我們處於非常特殊的位置,自從我們知道地球(或者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後,天文學家就試圖避開那些把我們置於特殊位置的理論。”

最終,天文學家希望利用宇宙空洞的形態和分佈,來探索暗能量的性質。暗能量是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未知力量。

去年,天文學家利用斯隆數位巡天專案的資料,編制了一份宇宙空洞清單,記錄了它們的大小和密度。通過對四分之一夜空的觀測,他們發現了數百個空洞。科學家希望,這些黑暗的空洞可以幫助他們研究暗能量。這些空洞遠離了恒星和星系發出的光,可能更容易發現暗能量的作用。

對宇宙空洞和我們是否置身其中的研究可以提醒我們,科學家對人類在宇宙中所處位置的認識還很不成熟。

翻譯:於波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在斯隆數字巡天專案的説明下,天文學家第一次開始調查瑞士乳酪狀的大尺度宇宙結構。大多數空洞的半徑介於9000萬到4.5億光年之間。

“它們有點像氣泡,隨著宇宙的膨脹和更多星系的遠離,它們變得越來越大。”研究宇宙測量和暗能量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天體物理學家葛列格·阿爾德林(Greg Aldering)說,“但非常大的空洞越來越難形成。”

梅爾基奧爾說,我們可能身處於空洞中央的觀點也有點令人不安。“從數學的角度而言,這不太可能。”他解釋道,“但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身處可觀測宇宙中最大空洞的中央會使我們處於非常特殊的位置,自從我們知道地球(或者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後,天文學家就試圖避開那些把我們置於特殊位置的理論。”

最終,天文學家希望利用宇宙空洞的形態和分佈,來探索暗能量的性質。暗能量是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未知力量。

去年,天文學家利用斯隆數位巡天專案的資料,編制了一份宇宙空洞清單,記錄了它們的大小和密度。通過對四分之一夜空的觀測,他們發現了數百個空洞。科學家希望,這些黑暗的空洞可以幫助他們研究暗能量。這些空洞遠離了恒星和星系發出的光,可能更容易發現暗能量的作用。

對宇宙空洞和我們是否置身其中的研究可以提醒我們,科學家對人類在宇宙中所處位置的認識還很不成熟。

翻譯:於波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