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扶貧“第一書記”倒在訪貧路上

對貧困農戶“心心念念” 對工作家人卻“不通人情”

扶貧“第一書記”倒在訪貧路上

本月初, 蔡甸區張灣街同心垸村村民楊解明、蔡運安和村代表、村支書楊玉清, 在蔡甸區法院的見證下, 簽訂協定。 村裡繼續將60畝魚塘承包給楊解明、蔡運安到2018年, 他倆每年上繳給村裡3.6萬元。 為此事至少上門10次調解才定下最終解決方案的同心垸扶貧“第一書記”李志強, 卻沒來得及見證這起30年扯不清的土地糾紛終於畫上圓滿句號的時刻。

倒在走訪貧困戶的路上

今年3月3日, 李志強早早來到蔡甸區法院, 抓緊時間處理完手中事務後,

同往常一樣換上布馬甲、小挎包準備出門。 書記員張明敏見李志強這身裝扮, 知道他今天又要去走訪貧困戶。

李志強來村裡開村支部黨員大會, 打算會後去貧困戶家中看看。 村會計見李志強臉色煞白, 建議他取消行程, 先去醫院, 但他拒絕了, 說不要緊, 只是血壓不太好, 已經吃過藥了。 不到10點, 李志強倒在車上, 司機連忙調頭往醫院趕, 不到11點, 他就因勞累過度突發大面積心梗和腦溢血去世, 年僅56歲。 而讓他心心念念要走訪的人, 是農戶徐培清。

村民不敢相信他去世的消息

徐培清今年70多歲, 老伴癱瘓在床, 唯一的兒子智力低下, 無固定工作, 一家三口至今還住在土坯低矮平房裡。 老徐聽到李志強離世的消息,

很久都不敢相信。

“我老伴的殘疾補貼是李書記辦下來的。 ”老徐說, 現在老伴每個月可以領補貼。 去年年底, 李志強給他送來400元慰問金。 地裡的南瓜熟了, 老徐忙不過來, 李志強趕緊下田, 幫老徐摘了百把斤南瓜。 老徐硬要讓李志強帶幾個回去嘗嘗, 但李志強堅決不要, 趕緊“溜”了。 為此, 老徐生了好長時間的氣:“李書記把我當外人, 不認我這個窮親戚。 ”

很多村民難以接受李志強去世的事實。 在扶貧物件楊振紅的心裡, 李志強就是親人。 2016年的一個雨天, 李志強給楊振紅打電話時, 瞭解到楊振紅的小女兒突發疾病, 李志強立馬趕到楊振紅家, 把他的小女兒緊急送往醫院。 到了醫院後, 李志強又樓上樓下, 為楊振紅的小女兒辦理住院及醫保手續。

安頓好楊振紅一家後, 李志強又馬不停蹄回到單位, 發動全院幹警捐款, 募得善款2萬餘元, 減輕了這個貧困戶的經濟壓力。

兩年讓貧困村扭虧為盈

2015年10月, 李志強被法院派到張灣街同心垸村, 做駐村精准扶貧“第一書記”。 像老徐和楊振紅這樣的貧困戶, 李志強來同心垸的第一周就摸清了底數:全村382戶, 應納入精准扶貧對象的33戶101人;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是病、殘、缺勞力、缺技術。

針對不同致貧原因, 李志強與全村黨員共同制定了系列脫貧計畫:改善農田灌溉設置, 硬化600米田間路, 修建數百米田間灌溉渠;推動產業扶貧項目, 流轉土地1200畝, 選擇種植俏銷的時令蔬菜, 382戶村民受益, 周邊及70多位貧困人員增加收入;“一對一”結對幫扶……

脫貧計畫很快見效。 2015年, 4戶12人脫貧;2016年, 又有3戶10人脫貧;2017年, 計畫脫貧13戶。 兩年前虧損80多萬元的同心垸村也扭虧為盈, 村集體經濟目前累計結餘40余萬元。

把“走過場”的工作做得“不通人情”

李志強是蔡甸區法院行政庭法官, 去世前負責非訴訟類行政執行案件的審查與執行工作。 這個在別人看來“走過場”的工作, 李志強卻做得格外“不通人情”。

去年2月, 蔡甸區人社局因轄區某公司未給職工繳納社保, 向該單位開具了1000萬元罰單。 8月, 區人社局向區法院提出申請, 要求強制執行該案。

李志強受理該案後, 審查發現, 該行政處罰決定書只是送到了該公司保安人員手上, 而未送達給公司法人代表, 屬於程式不合法。 法院當即裁定駁回區人社局的申請,

對該局的這項行政處罰決定不准予強制執行。

李志強的“不通人情”, 也讓家人曾經抱怨不已。 妻子下崗想換個單位, 女兒畢業想找個工作, 李志強有廣泛的社會關係, 但他還是堅決不破任何“口子”。

正因他的“不通人情”, 李志強每年辦理行政案件100多起, 全部實現“無上訪纏訴、無抗訴、無超審限辦案”的“三無”目標。

記者楊蔚 通訊員嚴崢 熊斌 孫克亮 劉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