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近半數省會城市都沉睡在噪音中

要點速讀

最近這幾年, 媒體關注的焦點全部集中在空氣污染議題上, 不管是民眾認知水準還是官方重視程度, 相比以前都有所提高。 然而, 根據環保部的統計, 2016年一共收到環境投訴119萬件, 其中雜訊投訴52.2萬件, 占環境投訴總量的43.9%。

環境問題不僅是空氣污染、水污染, 占大頭的還有噪音污染。 尤其是省會城市的夜間噪音問題, 特別突出。 根據《2017年中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報告》, 在全國31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中, 有超過40%的城市夜間噪音超標, 人們睡不好覺。

按照國家標準, 住宅區的噪音, 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 夜間應低於45分貝。

45和50, 之間的差距並不大。 夜間的噪音, 相比白天, 不應該少很多嗎?省會城市的管理不是應該更嚴格嗎?遺憾的是, 這種基於常理的推測, 並不成立。 比如貴陽和呼和浩特, 白天100%達標, 到了夜間, 達成率驟降至31.3%和45%。

夜間噪音66.8分貝是非常高的數值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 從飛機裡下來, 耳朵總是嗡嗡作響, 過一會兒才會恢復。 這是人體聽覺器官對外界環境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讓人難以相信的是, 噪音居然是造成兒童聾啞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兒童發育尚未成熟, 各組織器官十分嬌嫩, 不論是體內的胎兒還是剛出世的孩子, 雜訊均可損傷聽覺器官, 使聽力減退或喪失。 《柳葉刀》也曾指出, 在大型機場附近上學的兒童, 由於長期暴露在噪音下, 智力發育特別是閱讀能力都受到了影響。

不僅是兒童, 噪音污染嚴重威脅公共健康。 輕微的噪音影響會產生“不舒服感”;再往上一層是導致“心理層面的壓力”;再往上就出現了“風險因素”, 引起包括高血壓等風險;再上一層就是“疾病”,

比如能引起睡眠失調、心血管疾病等。

交通運輸噪音, 在大城市被人深惡痛絕, 尤其是住在交通幹線周圍的居民。 而讓人意外的是, 交通運輸噪音的投訴率遠遠低於社會生活噪音。 2016年全年, 各級環保部門共收到環境噪音投訴52.2萬件, 其中建築施工類占50.1%, 排名第一, 排在第二的就是社會生活類噪音, 占36.6%。 而交通運輸噪音僅僅占比3%。

先看這個排名第一的建築施工類噪音。 從環保部歷年公佈的報告看, 建築施工類噪音都是高居榜首, 而且投訴時段大量出現在晚間。 這有兩個大背景, 一個是城市化進程, 長期高密度的施工, 二是不少城市(尤其省會城市), 白天嚴格禁止貨運車輛通行, 造成夜間反而成了施工高峰。 並且, 工地夜間施工很多時候並不是“偷偷進行”的,

而是得到了環保部門的審批。 比如南京在青奧會舉辦前期, 為了趕進度, 不得不大量進行夜間施工作業。

再來看排在第二的社會生活噪音。 所謂社會生活噪音, 是指人為活動所產生的除工業、交通運輸、建築施工之外的噪音。 環保部指出, 這類噪音主要來自娛樂場所和公共活動。

之所以社會生活類噪音投訴率如此之高, 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社會生活噪音的製造者, 同時也是受害者。 ”週五, 你被樓下的大排檔吵得不得安寧, 週六, 你去K歌, ktv旁邊的居民拿起電話投訴。

一個城市的經濟越發達, 其建築施工總量可能就越多, 娛樂場所的豐富性可能就越大, 這就解釋了在夜間噪音達成率這一指標上,

一線城市低於二線城市, 二線城市低於三線城市的原因。 在省會城市中, 夜間噪音達成率最高的是拉薩和銀川, 這並不意外。

現實生活中, 離噪音源越遠, 噪音就越低, 因為噪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會有一個衰減過程。 但住在大城市, 就面臨一個問題:聲波受到低層綠化、建築物的阻擋或吸收, 再經過多次折射、反射後, 噪音就減小了, 而高層住宅完全暴露在聲波的立體傳播下, 噪音相對就大。 這表明, 很多住在高層的住戶, 並不是對噪音“更敏感”。

中、高考期間,考生和居民都希望能睡個好覺

對於社會生活噪音,各大城市的監管非常乏力,很難讓娛樂場所保持安靜,也很難讓廣場舞大媽戴上耳機跳舞。每年最安靜的夜晚,都發生在高考那幾天。全國的所有城市都把“降噪”作為政治任務。當“降噪”變成政治任務,而非日常治理時,大城市的噪音問題自然非常嚴重。

紐約是全美最早對噪音展開治理的大城市,有這樣一組數字,其噪音治理之嚴厲可見一斑:

音響設備製造噪音,一次罰款90至350美元,三次為270至1050美元;狗叫製造噪音,一次為45至175美元,三次為135至525美元;錘子等工具敲擊(夜間)製造噪音,一次為440美元,三次為4200美元;酒吧、夜總會製造噪音,一次為2000至8000美元,三次為6000至24000美元。

可以發現,這些罰款針對的都是社會生活噪音,不僅罰款嚴厲而且規定非常細化。但必須要承認,社會生活類噪音是最難管理的噪音類型。如果一個城市的功能分區出現嚴重問題,就算執法人員嚴格執法,其結果也必然變成法不責眾和疲於奔命。

城市功能分區有很多指標,和噪音有關的是,娛樂場所不應該出現在下圖所示的A類用地中。這不僅是科學規劃的要求,也是法律法規的要求。根據文化部2013年出臺的《娛樂場所管理辦法》,娛樂場所不得設立在居民住宅區、中小學校周圍和建築物地下一層以下等區域。

娛樂場所不應該出現在A類用地中

但在大多數城市規劃中,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可以觀察,很多城市的“酒吧一條街”就規劃在居民區附近,各地政府並不是不知道這會擾民,而是在擾民和“人氣”之間選擇了後者。

最為特殊的是,中國所有城市都有一個“商住”概念,環保部門接到過不少類似投訴,比如某人把飯店和旅館開在商住樓內,周邊居民向環保部門投訴噪音超標,要求撤銷環評。而尷尬的是,《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七條,並沒有禁止在商住樓開設娛樂場所,所以這樣的舉報大多數不了了之。

此新聞來源於天天快報app熱點頻道

中、高考期間,考生和居民都希望能睡個好覺

對於社會生活噪音,各大城市的監管非常乏力,很難讓娛樂場所保持安靜,也很難讓廣場舞大媽戴上耳機跳舞。每年最安靜的夜晚,都發生在高考那幾天。全國的所有城市都把“降噪”作為政治任務。當“降噪”變成政治任務,而非日常治理時,大城市的噪音問題自然非常嚴重。

紐約是全美最早對噪音展開治理的大城市,有這樣一組數字,其噪音治理之嚴厲可見一斑:

音響設備製造噪音,一次罰款90至350美元,三次為270至1050美元;狗叫製造噪音,一次為45至175美元,三次為135至525美元;錘子等工具敲擊(夜間)製造噪音,一次為440美元,三次為4200美元;酒吧、夜總會製造噪音,一次為2000至8000美元,三次為6000至24000美元。

可以發現,這些罰款針對的都是社會生活噪音,不僅罰款嚴厲而且規定非常細化。但必須要承認,社會生活類噪音是最難管理的噪音類型。如果一個城市的功能分區出現嚴重問題,就算執法人員嚴格執法,其結果也必然變成法不責眾和疲於奔命。

城市功能分區有很多指標,和噪音有關的是,娛樂場所不應該出現在下圖所示的A類用地中。這不僅是科學規劃的要求,也是法律法規的要求。根據文化部2013年出臺的《娛樂場所管理辦法》,娛樂場所不得設立在居民住宅區、中小學校周圍和建築物地下一層以下等區域。

娛樂場所不應該出現在A類用地中

但在大多數城市規劃中,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可以觀察,很多城市的“酒吧一條街”就規劃在居民區附近,各地政府並不是不知道這會擾民,而是在擾民和“人氣”之間選擇了後者。

最為特殊的是,中國所有城市都有一個“商住”概念,環保部門接到過不少類似投訴,比如某人把飯店和旅館開在商住樓內,周邊居民向環保部門投訴噪音超標,要求撤銷環評。而尷尬的是,《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七條,並沒有禁止在商住樓開設娛樂場所,所以這樣的舉報大多數不了了之。

此新聞來源於天天快報app熱點頻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