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力薦!高考狀元家中藏書300斤究竟為何?

2017年6月22日晚, 全國高考分數查詢通道開啟, 四川高考文科第一名隨之出爐, 今年的高考文科狀元來自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 她叫塗涴童, 是一位眉眼一彎就笑成月牙的姑娘, 小姑娘以總分668的優異成績穩奪魁首, 其中語文133分, 數學145分, 英語148分, 文綜242分。

“看見誰都是笑著的, 感覺就像是一個小太陽, 讓人沒理由的心情好。 ”在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 塗涴童的老師們鍾愛這個溫暖的小姑娘, 在老師們的記憶中, 過去六年, 她和同學一起編校刊、排話劇、辦社團, 從一個小女孩成長為身高1米7的亭亭少女。

在高考成績揭曉後,

大家對塗涴童的關注接踵而至, 但她很是平靜, 並用溫柔堅定的語調告訴記者, “這樣的成績會被關注我能理解, 但是我想這樣的聚焦不會長久。 放下這一切, 我不希望高考成績成為自己未來的負擔。 ”

一、說文, 當過學生會副主席;論武, 拿田徑比賽一等獎

在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 塗涴童的“關鍵字”有很多:陽光、學霸、書蟲、美女、語言家……這些老師同學眼中的標籤, 拼湊出塗涴童的高中生活。

班主任易明朝叫她“女子”“乖乖”。 在他眼中, 塗涴童是個學習優秀、悟性很高的孩子。 文理科剛分科時, 塗涴童曾悄悄和易明朝說過, 自己之所以選擇文科, 是想關注人類整體文明的推進, 因為人文科學更能思考人類的未來。

在文科班,

同學們叫她“塗老師”, 因為她學識頗豐, 又樂於助人。 起初, 塗涴童會小小“抗拒”這個稱號, 覺得太老氣, 後來連老師們都這樣叫開了, 她才慢慢接受。 數學課上, 面對難題, 老師看見同學們若有所思的樣子, 順口就是:“塗老師來解答一下。 ”

事實上, 高中三年, 除了學習, 塗涴童是個“愛折騰”的小孩, 她曾擔任學校《四季》校刊視野欄目主編, 是學校學生會副主席。 高二時, 一篇關於“蘇格蘭脫英”的觀察稿, 讓她對歷史社會的觀察和文字能力凸顯。 文之余, 武比肩, 在成都市第四屆高中生綜合運動會, 她還捧回一個田徑比賽一等獎。 “她是個語言天才。 ”在易明朝看來, 此次塗涴童148分的英語成績, 並不能體現她的英語水準。 此外, 她還會法語, 2015年, 她在法國高等教育署法語語言知識能力測試中,

取得了B2的成績, 達到了和法國人正常交流的水準。

二、家裡藏書近300斤 考前因感冒兩天沒睡好

6月22日晚, 塗涴童的爺爺奶奶來到成都實驗外國語花牌坊校區, 夜已入深, 兩位老人家難掩驕傲, “算是意料之中吧, 孩子從小就成績好, 沒讓我們為她的學習操過心。 ”

塗涴童的爺爺告訴記者, 因為兒子媳婦一直在深圳務工, 孫女從一歲開始就跟著他們。 “從小, 這孩子就是年級第一。 ”塗涴童的奶奶張開雙臂, 比劃道, “家裡的書, 有接近300斤重, 都是孫女的心頭好, 不上課的時候, 她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書店。 ”

個性平和、與人為善, 但又極有主見。 站在學校的門口, 塗奶奶還記得, 當年家裡不太支持塗涴童來考這所成都人眼中的“名校”,

“擔心考不上, 結果孩子自己跑來, 不聲不響通過了考試, 而後, 一學就是六年。 ”即使是站在高考這個“門檻兒”, 塗涴童也自己將考試和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 先後通過清華北大兩所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 當然, 有主見的姑娘也有孩子氣的時候, 考前因為身體不適, 兩天沒能睡個安穩覺的塗涴童, 在上考場前, 想著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其實我高考前那一個月, 天天睡懶覺。 前一周吧, 天天都要翹第一節課, 天天被英語老師盯遲到。 ”塗涴童不好意思道, “那幾天我經常出校吃飯, 我都擔心是不是耍太多了, 我把學校周圍好吃的都吃完了……”

另一邊, 小姑娘又一本正經地告訴記者:“說正經的,

不要太在意分數了, 全方位提高自己能力, 找到自己熱愛的並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

三、大學是新的開始 “思考用怎樣的姿態去面對”

高考前因為生病, 塗涴童笑稱是背水一戰。 而高考後面對自己的成績, 她卻坦言心情複雜。

事實上, 對比大多數同齡人, 在面對高考時, 這位17歲的少女有著一份難得的通透和清醒。

“這樣的成績會被關注我能理解, 但是我相信這樣的聚焦不會長久。 放下這一切, 我不希望高考成績成為自己未來的負擔。 ”于塗涴童而言, 這場初夏的考試, 7分靠實力, 3分靠心態, 而對比成績, 她更享受的是學習本身帶來的快樂。

“那是知識的愉悅吧。 ”面對數千網友就她學習方法的“取經”, 她思考了片刻, “學習的經驗不難找到, 我自己也有向老師和學長學姐請教。但是這樣方法論將學習過分工具化了。”塗涴童坦承,在學習中,態度比方法更重要,本著對自己負責的認真,還有對知識真誠的熱愛,這樣的學習會獲真正的樂趣。

我自己也有向老師和學長學姐請教。但是這樣方法論將學習過分工具化了。”塗涴童坦承,在學習中,態度比方法更重要,本著對自己負責的認真,還有對知識真誠的熱愛,這樣的學習會獲真正的樂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