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淮海城市群的孤獨英雄——徐州

徐州, 簡稱 徐, 古稱“ 彭城” , 江蘇省地級市, 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 長江三角洲北翼。 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 隴海、京滬兩大 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匯, 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

徐州是國家重要的交通要道、軍事戰略要地和能源基地, 享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和政治地位。 作為華東地區的門戶城市, 現為華東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遊、醫療、會展中心, 同時也是省內重要的工商業、金融和對外貿易中心。

原始社會末期, 帝堯時彭祖建 大彭氏國, 徐州稱彭城自始起, 是 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 城邑。 徐州歷史上為 華夏九州之一 ,

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 一直是 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 是著名的千年帝都, 有“ 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 。 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 有“ 彭祖故國、劉邦故里、 項羽故都”之稱, 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也被稱作“東方雅典”。

日偽時由銅山縣析置徐州市, 曾為汪偽中華民國淮海省省會。 民國時期, 徐州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八大城市之一。 上世紀八十年代, 國家曾成立淮海省籌備組, 準備以徐州為省會, 把蘇魯豫皖的20個城市合併到一起, 成立淮海省, 後因利益牽涉面太廣, 尤其是這20個城市都是四個省裡後進的城市,

最後沒成。

江蘇省是個南方省, 而徐州卻是個典型的北方城市, 和以吳文化為主的江蘇主體文化格格不入。 江蘇有個大湖——洪澤湖, 為了和安徽統一管理, 把當時安徽省的泗洪、盱眙兩縣, 和當時徐州下轄的碭山、蕭縣劃給安徽宿州。 徐州少了兩個縣, 特別是蕭縣, 對徐州的西線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徐州與山東交界有個微山湖, 但都不能開發微山湖的水, 因為沛縣其實是不臨湖的, 因為臨湖的這些村莊都被江蘇讓給了山東。

就是這麼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城市, 省裡不在乎, 外省“欺負”, 可徐州的發展非常迅速。 是公認的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 當然, 這些年, 江蘇對徐州非常的重視了, 優惠不斷, 要形成以徐州為中心的城市圈。

徐州的經濟總量, 去年達到5808億元, 在競爭非常激烈的江蘇省內, 高居第5, 現在的徐州, 在新的城市劃線中是二線城市。

徐州旅遊資源豐富, 名勝古跡眾多, 有雲龍湖、雲龍山、彭祖園、戲馬台、龜山漢墓、新沂、 潘安水鎮、窯灣古鎮等旅遊景點。

命運總是垂青於努力的人, 加油徐州, 明天會更好!

精彩文章推薦

1、這座城市將成為珠三角的明星, 香港、深圳、東莞都是從這裡劃出

2、紅軍過草地爬雪山, 你可知道那草地現在是什麼樣的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