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Uber一團糟 但也不是無可取之處

最新的Uber頭條就像電視劇一樣花樣百出, 據Recode報導:“一位Uber高管被解雇, 原因是他獲取了曾經是強姦受害者的顧客的醫療記錄。 ”CNBC援引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的報導稱:“Uber據稱在使用一項演算法以發給新員工更少的工資, 加劇工資的性別差異。 ”

事實遠比這寥寥幾句話糟糕得多。 Recode於6月7日報導, Uber亞太區業務總裁埃裡克·亞歷山大(Eric Alexander)獲取了2014年12月在新德里被司機強姦和毆打的一名26歲女子的醫療記錄, 然後交給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和高級副總裁埃米爾·邁克爾(Emil Michael)傳閱。 據稱這幾位元高管根據醫療記錄推斷女子被強姦的報案根本不是真的,

不過攻擊者最終還是被判了無期徒刑。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 Uber在2015年年中通過了一項演算法補償系統, “意在說服候選人接受盡可能最低的工資。 ”這個所謂的“統一市場”極大地損害了女性的利益, 她們在相似的職業中顯然不會比男性掙得多。 一位元熟悉演算法補償的人員告訴The Information, “也就是說, 女性本身就存在於一個工資更低的市場之中。 ”

自2月份一個披露性騷擾醜聞的博客開始, Uber的一系列醜聞甚囂塵上, 現在已經威脅到了公司的方方面面。 風氣不正, 領導混亂。 Uber正在面臨一項有關於欺騙監管機構的軟體問題的聯邦調查, 而且很可能將繼續接受有關於前雇員從無人駕駛汽車製造商Waymo中竊取商業機密的調查。 6月6日,

律師事務所Perkins Coies對215次由錯誤駕駛引起的特殊投訴展開了調查, Uber由此解雇了20多名員工, 並且對另外7人發出文字警告(亞歷山大不在20人之列, 他是在Recode的報導之後才被解雇的)。 第二場調查由前美國總檢察長埃裡克·霍爾德執行, 結果將于下周公佈。

儘管已經如此不堪, 人們至少還是愛著Uber的一樣東西, 那便是它的服務。

3月末的時候, Uber宣佈它們經歷了史上乘客人數最多的一周。 Second Measure資料顯示, Uber在美國的訂單銷售額自年初以來上漲了30%以上, Second Measure是一家分析美國百萬消費人群匿名信用卡購買行為的調查公司。 Second Measure還稱, 其客戶數量同比增長了15%, 同期平均交易額約上漲了10%。

Uber作為一家公司, 並不乏被人討厭的理由。 但它的服務實在是非常快速、便捷, 且易於得到, 所以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 那些存在的問題還沒有阻止他們叫Uber的車。 當然, 在2月初的時候, 當聽聞Uber支持川普的“穆斯林禁令”時, 據報導有近50萬的民眾刪除了他們的Uber帳戶。 但消費者的行動之積極即便如斯, 也不過轉瞬即逝。

Uber醜聞一樁接著一樁, 今年結束之前(甚至這個星期結束之前), 可能還會被曝光出來更多。 在Susan Fowler 2月份的博客事件之前, Uber就已經出現了妨害競爭對手、逃避執法、蔑視監管機構, 以及在不計其數的城市之中毀壞政治橋樑等問題。 Uber不斷地在燒錢, 今年剛過完1/4, 虧損已高達7.08億。 但這還是要比去年最後三個月蒙受的9.91億美元損失稍微好一點。

Uber的財務負責人高塔姆·古普塔(Gautam Gupta)計畫在7月份離職。

但是所有的這一切都不會改變顧客掏出手機打開Uber App所看到的東西。

他們看到的是一塊簡單的介面, 上面有個閃爍的小藍點, 還有一個方框裡寫著“去哪兒?(where to?)”當他們輸入一個目的地, 立即就能看到到達目標大約需要花費多久, 多少錢。 他們還可以切換不同的交通工具——共用的或者私人的, 經濟型的或者額外加錢的——而且可以看到司機距離自己還有多遠。

Uber解放了城市居民, 使他們不再受的士的獨裁。 儘管Uber文化多年來屢遭詬病, 近幾個月醜聞不斷, 許多人還是選擇重新使用Uber。 但如何才能改變Uber的現狀, 則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翻譯:朱雨婷)

(翻譯:朱雨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