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本如何給家長“減負”?

與朋友交流, 很多人表示不願意生二孩, 一是因為經濟壓力大, 二是因為無人照顧孩子。 深陷老齡化危機的日本, 為大力鼓勵生育, 近年來採取了很多有力舉措, 除了發放育兒補貼、生孩子給予獎勵外, 還為家長提供了各種便利。

根據日本《學校教育法》, 幼稚園(幼稚園)可為3至5歲的兒童提供教育。 兒童在幼稚園逗留時間較短, 一般只有大半天, 到下午2點結束, 所以需要媽媽在家接送。 而保育園(托兒所)屬於根據《兒童福利法》建設的兒童福利設施, 只有雙職工父母才能把孩子送到保育園。 如果媽媽是家庭主婦,

則孩子只能上幼稚園。 幼稚園和保育園的收費與家庭收入情況有關, 如果是低收入家庭, 甚至完全免費。

在日本澀谷區, 嬰兒出生57天后就可以送到保育園。 早上7點到晚上8點半, 嬰兒都可以在保育園待著。 而且可以一直送到學齡前, 保育園不但比幼稚園的功能更多一些, 也方便上班的父母接送。 如果父母臨時下班晚, 可以要求保育園延長時間, 而且週六也可以把孩子送過來。 此外, 家庭主婦如果家裡有事, 還可以把孩子臨時送到保育園來。 延長保育和臨時保育的收費非常低廉, 只是象徵性的。

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結婚後仍然希望工作, 但她們的孩子由於公立保育園滿員而無法入託, 只能暫時成為“待機兒童”。

不過, 日本孩子入託總體上還是比較容易的, 即使進不了公立保育園和幼稚園, 也有一些政府指定的私立的保育園和幼稚園可以考慮。 入園費用也是由家庭收入狀況決定, 收入低的家庭基本不花什麼錢。 日本不少大公司也為職工提供育兒便利。 記者曾參觀位於九州熊本市的生產保健品的笑顏公司, 該公司直接在公司大樓內給職工開辦了托兒所。 這樣完全省去了接送孩子的周折, 更利於職工安心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