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9家企業IPO折戟 證監會多角度監管“粉飾業績”

今年以來新股發行保持了較高的速度, 截至5月19日證監會已經審核完成的企業就有257家。 值得注意的是, 這其中只有188家企業拿到了核准批文, 審結通過率73.15%。 另外69家沖關失敗的企業當中, 24家是在發審會環節被否, 45家則是在排隊環節申請撤回。

週五下午, 證監會公佈了今年前四個月被否或被終止審查的53家企業名單, 同時公佈了每家企業主要存在的問題。

35家終止審查的IPO企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營狀況或財務狀況異常, 22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62.86%;二是會計核算的規範性存疑,

5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14.28%;三是業績下滑, 4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11.43%;四是股權或戰略調整, 4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11.43%。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 除了業績大幅下滑之外, 財務指標好于同行也是企業撤回申請的一大原因。 比如科惠醫療器械, 其淨利潤大幅增長且顯著高於收入的增長幅度,關聯交易金額較大,主營業務毛利率波動較大,銷售費用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又如藍天求是環保, 業績逐年下滑,客戶集中度較高,但是毛利率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再如青島征和工業, 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上升且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不一致,主要產品摩托車鏈傳動系統下游市場需求是否充分存疑。

從前四個月審核重點來看, 監管層對於IPO排隊企業的會計核算規範性表示了高度關注。

比如虎撲(上海)文化終止IPO的原因是, 應收賬款餘額較高、周轉率下降,業績波動較大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和淨利潤差異較大,無形資產會計核算規範性存疑。 另外, 盛京銀行終止IPO的原因是, 貸款風險分類的判斷依據和執行情況以及不良貸款的劃分是否謹慎存疑;發行人在審期間股權結構發生變動。

18家未通過發審會IPO企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及會計基礎的規範性存疑, 6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33.33%;二是經營狀況或財務狀況異常, 5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27.78%;三是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3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16.67%;四是關聯交易及關聯關係存疑,

3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16.67%;五是申請檔的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性存疑, 1家企業存在此類問題, 占比5.55%。

據證監會發言人介紹, 下一步證監會還將嚴密關注企業通過短期縮減人員、降低工資、減少費用、放寬信用政策促進銷售等方式粉飾業績的情況, 一經發現, 將綜合運用專項問核、現場檢查、採取監管措施、移送稽查等方式嚴肅處理。

事實上從此次披露的53家企業IPO終止或失敗原因來看, “粉飾業績”的蛛絲馬跡早已成為監管層重點關注的問題。 比如創業板申報企業浩通新材, 其終止IPO的原因是, 監管層發現公司客戶和供應商集中度較高,在職員工數量下滑,貿易型客戶銷售收入占比較高;比如另一家創業板申報企業翰林航宇,

其終止IPO是因為監管層發現其報告期內運輸費用與銷售量的匹配性較差,應收賬款帳面餘額持續上升。

以下是詳細名單及原因:

一、終止申報35家

二、未通過企業18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