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南天濕噠噠,豬場謹防腹瀉

季節的轉變, 一些豬場出現豬群腹瀉不止的情況, 用藥無效或者用藥後反復腹瀉,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據觀察, 除了疾病的因素侵害豬群外,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環境的管理不當, 而在環境管理中, 最容易忽視而又影響最大的就是豬舍環境的潮濕程度。

潮濕和濕度是不同的, 濕度只代表空氣中水的含量, 而潮濕除了空氣外, 更多的是地面和牆面。 在所有的豬舍飼養環境因素中, 有溫度、濕度、空氣品質、密度等, 一直沒把潮濕列入, 所以一般不被人們重視。

潮濕為什麼會引起發病呢?主要還是和溫度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春季哺乳仔豬容易腹瀉, 往往是因為豬舍潮濕, 這個潮濕不但是空氣潮濕, 更嚴重的是地面潮濕和保溫箱內潮濕。 地面潮濕, 則在乾燥過程中, 需要吸收空氣中的熱量, 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 首先變化的就是距地面只有25—30釐米的網床, 而這正是仔豬躺臥和活動的地方;如果保溫箱內潮濕, 則直接影響與之相接觸的仔豬;這樣, 看似空氣中溫度不低, 但仔豬所感受的有效溫度則不足, 因溫度不適造成小豬的消化機能下降, 消化道抗病能力下降, 從而引發腹瀉。 如果豬由乾燥環境進入潮濕環境, 也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應, 這一現象常出現在豬的轉群過程中。 現在多是全進全出飼養模式, 每次豬轉走後,
都要經過徹底的清理消毒, 如果豬群周轉比較緊, 往往出現豬舍尚未乾燥時就需要將豬轉入, 儘管網床幹了, 但地面牆壁仍沒有乾燥;溫度不足時, 豬會受冷, 溫度高時, 又會出現空氣中的濕度過大, 再加上豬群本身有很大的轉群應激, 發病的幾率就更大了。

當瞭解潮濕的危害後, 就需要瞭解潮濕是怎麼產生的以及怎麼有效地去控制。 以下是幾點建議:

一、加大通風:只有通風才可以把舍內水汽排出, 通風是最好的辦法;但如何通風, 又要根據豬舍用途的不同採取相應的措施。 比如抬高產床, 加大小豬與潮濕地面的距離, 減少潮濕的影響;增大窗戶面積, 加強豬舍的通風量;有條件的增加地窗, 地面的通風相對於靠上的窗戶通風效果更加有效,

能直接吹到地面, 減少地面的潮濕程度, 基本上能達到很好的乾燥效果。

二、節制用水:在對潮濕敏感的豬舍(如產房、保育前階段), 應控制用水, 特別是注意減少地面的積水。 建議一周噴撒一次環境改良劑-護舍安, 利用護舍安內添加的高效吸附劑和乾燥劑, 仔豬出生時, 將產品塗抹於剛出生的仔豬體表, 能夠使體表迅速乾燥, 防止體能流失, 減少腹瀉。 將其噴撒在欄舍地面、保溫箱內, 既能抑制病菌繁殖, 又能吸附地面和空氣中的水分, 保持乾燥。 另外, 春季氣溫較低時, 為了保持溫度而關閉門窗, 豬舍內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和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高, 易破壞豬呼吸道黏膜及屏障, 致使呼吸道疾病高發。

噴撒“護舍安”, 還可吸附舍內有害氣體, 除氨除臭, 保持空氣清新, 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三、烤幹鋪板:在舍內大環境不易控制的情況下, 單純給仔豬提供局部小氣候也有不錯的效果, 方法是經常將仔豬鋪設的木墊板用火爐烤幹, 或者給出生前幾天的小豬鋪乾燥的布或地毯等物, 這樣使小豬避免在潮濕的鋪板上躺臥, 對預防小豬的腹瀉效果很好。

豬群的健康離不開環境和營養, 在疾病複雜多變以及混合感染越來越嚴重的養豬現狀下, 更顯得環境和營養的重要性, 同時要加強免疫, 做好保健護理來提高機體的抗病力和改善生長機能。

(原標題:春季謹防豬舍潮濕引發豬群腹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