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事實的“卓偉們”,該不該被封掉?

網信辦的介入, 一些涉及娛樂影視業的自媒體帳號即被作封號處理, 其中不乏一些估值千萬甚至是上億的媒體號。 那麼, 這場自媒體風暴, 是否會掀起整個行業的整頓之風?這些說事實的八卦媒體號, 該不該被封掉?

按照網信辦給出的解釋是:採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藝明星緋聞隱私、炒作明星炫富享樂、低俗媚俗之風等問題”。 而如果這是針對於娛樂媒體行業提出的一個要求的話, 那麼在此之前不允許個人媒體發佈時政類新聞就是屬於強制性的要求。

要事實真相, 還是要虛假的“繁榮”?

“卓偉們”被封掉, 一眾網友們唏噓不已, 或許以後再也沒有“週一見”了。 但是反過來想一想, 這些媒體號均發佈的是事實資訊, 起碼對外說起來是有證據的。 這樣一封殺, 我們所謂的媒體行業沒人報導這些隱藏的事實真相, 那些“明星影視業的內幕”就被放起來韜光養晦?

當然涉及到明星炒作、低俗內容需要被及時遏制, 但是我們所要的事實真相呢?也要被一同扼殺嗎?如果到處都是歌功頌德, 到處都是繁榮的景象, 媒體的監督職責哪裡去了?

其實, 這不僅僅是八卦類行業媒體獨有的, 一些其他類別行業的自媒體帳號也有相似的情況。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自媒體行業亂象叢生, 平臺與創作者利益勾連

自媒體的崛起是時代的必然, 整頓行業也是為了肅清低俗、低質內容, 提升平臺的內容品質, 而這一切的起因就是利益。

1、內容生產者為博眼球, 不惜出線

自媒體平臺推出的作者收益一項, 雖然入門級別要求各不相同, 但是發展到現在每個平臺均有十幾萬的作者投入到每天的內容創作中去。 平臺按投放廣告的點擊量付費給作者, 激起了作者們投機心理。 他們為了迎合讀者的興趣, 以誇張的標題、吸睛的內容博取閱讀量、轉發量、評論量等, 甚至一些帳號以低俗、不健康的文字、圖片吸引讀者,

污濁了市場。

而明星影視行業則是屬於重災區, 明星粉絲眾多, 這些涉及到明星的緋聞、奇聞異事、個人生活等內容就成為主流閱讀傾向, 影響了社會積極向上的風氣。

2、抄襲成風, 原創優質內容得不到有效曝光

這是與平臺的利益相關的, 對於一個平臺來說, 流量是有限的, 一個篇內容分配了流量, 另一篇內容則相應的減少了流量。

當下讀者更喜歡獵奇, 聽取八卦消息。 所以, 平臺給這些內容的曝光量就特別多, 其他內容即便是一些品質高但因為讀者興趣不高, 或者按照平臺的演算法, 起初推送的1000人裡面只有寥寥幾個閱讀量, 該文章就會被放棄。 沒有閱讀量, 平臺給予曝光位就算是浪費掉了。

眾多的媒體帳號沒有一手的資訊來源,

也有的自身創作能力不足, 因此而來, 抄襲之風就盛行起來了。 意外的是, 這些抄襲的內容反而比原創內容閱讀量還要高, 那麼, 原創作者還會繼續進行原創嗎?這還是內容為王的時代嗎?

即便是像嚴歌苓這樣有名氣的大作者, 在一些媒體平臺平臺因為內容不符合讀者胃口, 就算寫的再好閱讀量也少有過萬的, 何況幾十萬、幾百萬, 而那些以某某名人的逸聞軼事為噱頭的內容, 即便是文章寫的再爛, 只要標題都吸引人, 符合平臺推薦需求就可以有極高的閱讀量, 平臺與創作者相生, 豈不悲乎?

3、平臺放縱, 養虎殺虎——利益的勾連

其實, 這些自媒體大號發展起來是有平臺支持的。 因為使用者喜歡, 這些內容曝光量高,使用者興趣度也就高。平臺的使用頻率也相應的增加,同時促進平臺的用戶數、活躍度等關鍵資料,拉升平台商業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媒體平臺與創作者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此次封殺這些八卦帳號實屬無奈之舉。

養虎殺虎,誰能樂意?何況這只老虎還是能賺錢的老虎?平臺要考慮整個內容生態的問題,必然會將其他行業的媒體號進行甄別處理,把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帳號一同處理掉,所以,接下來必然有一波行業帳號的整頓。

不能一棒子打死,行業需要引導

現在媒體平臺將“卓偉們”帳號封掉,其實也屬於警示的意思。發佈娛樂明星資訊的帳號很多,雖然頭部大號被封掉了,但是讀者對於該類型的需求是有的,一個“卓偉”倒下了,還有千萬個“卓偉”正在站起來。所以,帳號封殺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這樣做屬於治標不治本,屬於無奈之舉,也是下策。

筆者認為對於這類型的帳號不應一棒子打死,需要平臺持“尚方寶劍”加以進行內容方向的引導,使得這些八卦號在發佈事實真相的同時,顧及對於社會的影響,儘量以柔和平緩的方式進行內容的發送。

從平臺的角度出發,從技術角度對大尺度的內容進行重點審核,設置關鍵字處理,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杜絕該類型的文章。或者平臺與創作者一起探討新的創作模式,多點資訊熱點,少點博眼球文章。

在內容的推送上既不能不發佈事實,又不能斷章取義,將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推送給讀者,以全媒體的力量來重塑讀者的閱讀傾向,從而達到改善社會風氣的效果。

“卓偉們”還會回來的

估值幾個億的帳號被封掉,能就這麼算了嗎?筆者認為他們早晚會捲土重來。當這些內容號進行了商業化操作,就必然留有後手,類似於這樣的突發情況應該有應急措施的。即便沒有,像平臺服個軟,做保證書,甚至做內容改革,總有辦法的。

即便是最壞的打算,“卓偉們”以備用帳號重新招兵買馬,有這麼大的需求就必然有可操作的商業化價值。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關於這些內容的爆料以及所謂的內容產業將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頑強崛起。

作者:耿彪 | 首發:iDoNews專欄

這些內容曝光量高,使用者興趣度也就高。平臺的使用頻率也相應的增加,同時促進平臺的用戶數、活躍度等關鍵資料,拉升平台商業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媒體平臺與創作者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此次封殺這些八卦帳號實屬無奈之舉。

養虎殺虎,誰能樂意?何況這只老虎還是能賺錢的老虎?平臺要考慮整個內容生態的問題,必然會將其他行業的媒體號進行甄別處理,把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帳號一同處理掉,所以,接下來必然有一波行業帳號的整頓。

不能一棒子打死,行業需要引導

現在媒體平臺將“卓偉們”帳號封掉,其實也屬於警示的意思。發佈娛樂明星資訊的帳號很多,雖然頭部大號被封掉了,但是讀者對於該類型的需求是有的,一個“卓偉”倒下了,還有千萬個“卓偉”正在站起來。所以,帳號封殺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這樣做屬於治標不治本,屬於無奈之舉,也是下策。

筆者認為對於這類型的帳號不應一棒子打死,需要平臺持“尚方寶劍”加以進行內容方向的引導,使得這些八卦號在發佈事實真相的同時,顧及對於社會的影響,儘量以柔和平緩的方式進行內容的發送。

從平臺的角度出發,從技術角度對大尺度的內容進行重點審核,設置關鍵字處理,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杜絕該類型的文章。或者平臺與創作者一起探討新的創作模式,多點資訊熱點,少點博眼球文章。

在內容的推送上既不能不發佈事實,又不能斷章取義,將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推送給讀者,以全媒體的力量來重塑讀者的閱讀傾向,從而達到改善社會風氣的效果。

“卓偉們”還會回來的

估值幾個億的帳號被封掉,能就這麼算了嗎?筆者認為他們早晚會捲土重來。當這些內容號進行了商業化操作,就必然留有後手,類似於這樣的突發情況應該有應急措施的。即便沒有,像平臺服個軟,做保證書,甚至做內容改革,總有辦法的。

即便是最壞的打算,“卓偉們”以備用帳號重新招兵買馬,有這麼大的需求就必然有可操作的商業化價值。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關於這些內容的爆料以及所謂的內容產業將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頑強崛起。

作者:耿彪 | 首發:iDoNews專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