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貼士」肉嫩味鮮!此時期進食黃鱔,補益功效“賽人參”

黃鱔肉嫩味鮮、口感軟滑, 一直是淡水水產魚中比較受大眾歡迎的一種。 因其具有良好的補益功效, 所以也備受老年人和體弱者喜愛。

下面佛山市中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潘永主任中醫師為市民朋友詳細介紹黃鱔的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以及黃鱔食療等等。

端午時節食黃鱔, 提升陽氣

中醫學認為黃鱔的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黃鱔肉味甘、性溫, 入肝、脾、腎經。 據《本草綱目》記載, 黃鱔有補血、補氣、除風濕等功效。 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效果, 特別對身體虛弱、病後以及產後之人更為明顯。 另外, 黃鱔對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緩解作用。

不少地方都流傳著“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中醫理論認為, 端午節前後是人體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 體內陽氣不足的朋友可在這個時節適當進食黃鱔, 提升自己的陽氣, 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吃黃鱔:養殖還是野生?

很多朋友也許會問:黃鱔是吃養殖的好還是野生的好?哪種更營養?其實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黃鱔都是人工養殖的。 人工養殖的黃鱔, 個頭比較大, 身體至少有成年男性的大拇指般粗, 且人工養殖的黃鱔因為放苗、餵食、捕撈的時間是一致的,

所以黃鱔個頭大小均勻。 野生黃鱔則要小一些, 而且大小不一。 不過, 單從個頭來辨別黃鱔是不是野生的也未必準確, 這還與生產時間、地理環境等有密切關係。

養殖的黃鱔一年四季皆可以吃到。 野生的黃鱔少見, 經過一個冬季的蓄養和一個春季的覓食,

在6月~8月時體壯肥美, 是食用的最佳時候。

從營養價值上看, 人工養殖的黃鱔和野生的黃鱔差別不大。 鱔魚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每100克鱔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達18克, 脂肪1.4克, 鈣42毫克, 鐵2.5毫克;此外還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

經常攝取能提高記憶力, 故有食用鱔魚肉能補腦養身的說法。 在口感上, 野生的黃鱔更加鮮爽, 故得到廣大“吃貨”們格外青睞。

食用黃鱔有注意

由於黃鱔屬於溫補類食物, 故有瘙癢性皮膚病、紅斑狼瘡、高血壓、中風後遺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活動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感冒發熱、急性鼻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體炎等病症的患者, 當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或人體仍處於輕度炎症狀態時, 均不宜食用。 對於平素容易“上火”的朋友, 對黃鱔也只能淺嘗即止, 以免“火上澆油”。

黃鱔一定要現殺現烹, 因為其體內含較多的組氨酸, 死後體內的組氨酸便會在脫羧酶和細菌的作用下分解, 生成有毒的物質組胺, 食後容易中毒。

烹飪時,黃鱔一定要煮熟,不能生食。因為黃鱔血液中含有一種叫魚血毒素的物質,其進入人體後會直接刺激口腔、消化道黏膜,對黏膜造成損傷。而毒素被吸收進入人體血液後,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迴圈功能衰竭。但黃鱔血液的毒素不耐熱,能被人體胃液和加熱所破壞,一般煮熟食用不會發生中毒。此外,沒完全熟透的黃鱔也不能吃。鱔魚體內可能帶有寄生蟲,在完全熟透的情況下才能被殺死,人若吃了半生的黃鱔,很有可能感染寄生蟲,所以切勿為了貪圖鮮嫩清爽的口感而進食沒熟透的黃鱔。

入夏黃鱔做美食

夏季烹煮黃鱔,黃鱔湯、黃鱔飯、黃鱔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想改善體質,可有針對性地選取相應的藥材進行搭配。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的黃鱔食療做法。

山藥黃鱔湯

(一人分量)

材料:黃鱔1~2條,鮮山藥100克,胡蘿蔔50克,蔥、薑、鹽、胡椒粉、雞精、香菜適量。

做法:

1、黃鱔宰殺洗淨,去掉頭在身上劃一字花刀再切段。

2、鮮山藥、胡蘿蔔去皮切塊備用。

3、鍋中水燒開,放入黃鱔段焯燙,洗淨過涼水。

4、炒鍋倒油爆香蔥、薑,倒入黃鱔段翻炒片刻。

5、把炒過的黃鱔倒入砂鍋,加入適量的開水,煮5分鐘。

6、然後加入鮮山藥和胡蘿蔔,加蓋繼續煮上10分鐘,加入鹽、胡椒粉調味。

7、最後加入少許香菜、雞精即可。

功效:健脾補腎,補中益氣。

黃鱔飯

(廣東風味)

材料:黃鱔 500克,大米250克,薑蓉250克,香菜末5克,蔥白花30克,麻油30克,料酒適量,生抽、花生油、胡椒末少許。

做法:

1、鱔魚去骨、內臟,切段,用薑蓉、料酒攪拌。

2、先燒熱瓦鍋,然後沿著鍋邊緣倒花生油,放油的作用是避免米粘鍋,然後下米於鍋內煮。

3、米快熟、收水出現許多小洞洞時,調小火,將黃鱔分散地放在飯面上,燜至飯熟。把香菜末、蔥白花、生抽和麻油放入,與米飯一同攪拌,再蓋上蓋子,小燜片刻,此時僅僅需要30秒的時間,讓蔥花等味道滲入米飯、黃鱔中。最後撒上胡椒末,就可以吃了。

功效:溫陽益脾、強精補血。

黃鱔粥

材料:粳米100克,黃鱔2條,薑絲、蔥花少許,料酒3湯匙,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

1、粳米洗淨,加水1500毫升浸泡20分鐘。

2、粳米浸泡後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熬成粥。

3、黃鱔宰殺洗淨,切絲備用。

4、用開水加料酒汆黃鱔絲,然後撈出放入粥內同煮,加薑絲和鹽調味。

5、待黃鱔熟軟時即可熄火,可按個人喜好撒上蔥花和胡椒粉。

功效:補虛損,益五臟,驅風邪。

(營養資料摘自2009年《中國食物成分表》第1冊第2版)

(潘永/文)

Tips:

那些關於黃鱔的偏方,真or假?

Q1: 吃黃鱔真能降血糖嗎?

A:幾年前,曾有相關新聞報導我國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從黃鱔中可以分離提取出黃鱔魚素A和黃鱔魚素B,兩者協同可起到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故適量食用黃鱔有輔助調控血糖的功效。但近來未見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證實。所以切不可以拿黃鱔來當偏方治療糖尿病,影響正規的治療。

Q2:據說黃鱔血可以治療面癱,是不是真的?

A:網上有不少人說用生黃鱔血塗抹在面癱一側的皮膚上,可以治療面癱,但是這種方法實際並無確切療效,還是及早找中醫使用中藥和針灸治療,以免耽誤治療時機,影響面容。另外,不排除黃鱔血中帶有寄生蟲,所以請大家不要輕易嘗試。

專家簡介:潘永

主任中醫師,營養科副主任。擔任中西醫結合學會廣東省重症醫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圍手術期專業委員常委,佛山市醫學會營養學分會常委,佛山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院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通過中醫體質辨識進行辨證施膳,採用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法,如中藥調理、中醫藥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飲食治療、益生菌療法、穴位艾灸等,以改善身體機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以預防和延緩慢性疾病的發展。診療範圍包括慢性疾病需要調理者、特殊時期人群、亞健康人群,中西醫治療各種內科疾病,各種原因導致的營養不良的調理。

看營養門診前建議提前三天做一個飲食記錄,包括進食種類、量、地點、時間,並帶上最近一年的體檢報告、檢查單以及病歷,梳理一下自己的不適症狀以及疑惑。

開診時間:週一、三下午

開診地點:1號樓四樓營養科門診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烹飪時,黃鱔一定要煮熟,不能生食。因為黃鱔血液中含有一種叫魚血毒素的物質,其進入人體後會直接刺激口腔、消化道黏膜,對黏膜造成損傷。而毒素被吸收進入人體血液後,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迴圈功能衰竭。但黃鱔血液的毒素不耐熱,能被人體胃液和加熱所破壞,一般煮熟食用不會發生中毒。此外,沒完全熟透的黃鱔也不能吃。鱔魚體內可能帶有寄生蟲,在完全熟透的情況下才能被殺死,人若吃了半生的黃鱔,很有可能感染寄生蟲,所以切勿為了貪圖鮮嫩清爽的口感而進食沒熟透的黃鱔。

入夏黃鱔做美食

夏季烹煮黃鱔,黃鱔湯、黃鱔飯、黃鱔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想改善體質,可有針對性地選取相應的藥材進行搭配。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的黃鱔食療做法。

山藥黃鱔湯

(一人分量)

材料:黃鱔1~2條,鮮山藥100克,胡蘿蔔50克,蔥、薑、鹽、胡椒粉、雞精、香菜適量。

做法:

1、黃鱔宰殺洗淨,去掉頭在身上劃一字花刀再切段。

2、鮮山藥、胡蘿蔔去皮切塊備用。

3、鍋中水燒開,放入黃鱔段焯燙,洗淨過涼水。

4、炒鍋倒油爆香蔥、薑,倒入黃鱔段翻炒片刻。

5、把炒過的黃鱔倒入砂鍋,加入適量的開水,煮5分鐘。

6、然後加入鮮山藥和胡蘿蔔,加蓋繼續煮上10分鐘,加入鹽、胡椒粉調味。

7、最後加入少許香菜、雞精即可。

功效:健脾補腎,補中益氣。

黃鱔飯

(廣東風味)

材料:黃鱔 500克,大米250克,薑蓉250克,香菜末5克,蔥白花30克,麻油30克,料酒適量,生抽、花生油、胡椒末少許。

做法:

1、鱔魚去骨、內臟,切段,用薑蓉、料酒攪拌。

2、先燒熱瓦鍋,然後沿著鍋邊緣倒花生油,放油的作用是避免米粘鍋,然後下米於鍋內煮。

3、米快熟、收水出現許多小洞洞時,調小火,將黃鱔分散地放在飯面上,燜至飯熟。把香菜末、蔥白花、生抽和麻油放入,與米飯一同攪拌,再蓋上蓋子,小燜片刻,此時僅僅需要30秒的時間,讓蔥花等味道滲入米飯、黃鱔中。最後撒上胡椒末,就可以吃了。

功效:溫陽益脾、強精補血。

黃鱔粥

材料:粳米100克,黃鱔2條,薑絲、蔥花少許,料酒3湯匙,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

1、粳米洗淨,加水1500毫升浸泡20分鐘。

2、粳米浸泡後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熬成粥。

3、黃鱔宰殺洗淨,切絲備用。

4、用開水加料酒汆黃鱔絲,然後撈出放入粥內同煮,加薑絲和鹽調味。

5、待黃鱔熟軟時即可熄火,可按個人喜好撒上蔥花和胡椒粉。

功效:補虛損,益五臟,驅風邪。

(營養資料摘自2009年《中國食物成分表》第1冊第2版)

(潘永/文)

Tips:

那些關於黃鱔的偏方,真or假?

Q1: 吃黃鱔真能降血糖嗎?

A:幾年前,曾有相關新聞報導我國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從黃鱔中可以分離提取出黃鱔魚素A和黃鱔魚素B,兩者協同可起到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故適量食用黃鱔有輔助調控血糖的功效。但近來未見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證實。所以切不可以拿黃鱔來當偏方治療糖尿病,影響正規的治療。

Q2:據說黃鱔血可以治療面癱,是不是真的?

A:網上有不少人說用生黃鱔血塗抹在面癱一側的皮膚上,可以治療面癱,但是這種方法實際並無確切療效,還是及早找中醫使用中藥和針灸治療,以免耽誤治療時機,影響面容。另外,不排除黃鱔血中帶有寄生蟲,所以請大家不要輕易嘗試。

專家簡介:潘永

主任中醫師,營養科副主任。擔任中西醫結合學會廣東省重症醫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圍手術期專業委員常委,佛山市醫學會營養學分會常委,佛山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院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通過中醫體質辨識進行辨證施膳,採用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法,如中藥調理、中醫藥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飲食治療、益生菌療法、穴位艾灸等,以改善身體機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以預防和延緩慢性疾病的發展。診療範圍包括慢性疾病需要調理者、特殊時期人群、亞健康人群,中西醫治療各種內科疾病,各種原因導致的營養不良的調理。

看營養門診前建議提前三天做一個飲食記錄,包括進食種類、量、地點、時間,並帶上最近一年的體檢報告、檢查單以及病歷,梳理一下自己的不適症狀以及疑惑。

開診時間:週一、三下午

開診地點:1號樓四樓營養科門診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