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夏日祛濕,除了薏米紅豆還能吃點兒啥

如果你喜歡中醫、文化、健康、養生,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這裡有趣, 不簡單。

濕邪濃重的夏季

做好祛濕的功課特別必要

除了紅豆薏米湯 ...

祛濕, 我們還能吃些啥呢?

來, 為您推薦幾位

能消夏解暑的祛濕小幫手

拯救被暑濕“困”住身體

一起蘇糊過夏天!

NO.1·土 茯 苓 ·

清熱利濕, 健脾胃, 強筋骨

土茯苓又叫米仔頭, 其性味甘淡平, 歸肝胃經。 可除濕, 清熱、解毒, 殺蟲止癢。

在廣東, 土茯苓被廣泛應用于食療湯水中, 用它煲出的湯水甘甜味濃, 有去濕熱毒, 健脾益胃的保健功效, 是夏季當仁不讓的湯料首選!

特別提示土茯苓和我們常說的茯苓不是同一種東東哦(左圖是茯苓,

右圖為土茯苓)購買的時候需要區分一下的。

土茯苓淮山豬骨湯

● 所需主料:

土茯苓50克, 鮮淮山藥30克、薏米15克, 排骨500克, 生薑適量。

● 製作方法:

① 生薑切片, 鮮淮山藥洗淨, 去皮切塊後備用,

② 排骨氽水去血沫後, 放入砂鍋中, 加入2500毫升清水, 與土茯苓、薏米、薑片一起煲湯,

③ 排骨軟爛後, 加入淮山藥繼續煲10分鐘即可, 加鹽調味食用。

●營養功效:

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滋陰潤燥。 每週食用1-2次, 還能改善皮膚乾燥, 緩解過敏之症。

注意事項:薏米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 可促使子宮收縮, 有誘發流產的可能, 懷孕早期的女性不宜食用。

NO.2·白 扁 豆 ·

健脾和中, 消暑化濕, 利水消腫

白扁豆, 就是我們常見的那種扁扁的白色豆角的種子,

其味甘, 性微溫, 有健脾化濕, 利尿消腫, 清肝明目等功效。

生用能清暑養胃, 炒用可健脾止瀉的白扁豆在藥店的中草藥櫃檯就能買到, 值得一提的是它還具有抗菌, 抗病毒, 增強免疫功能作用, 是夏季裡的一味良藥。

白扁豆健脾祛濕湯

●所需主料:

白扁豆15克 , 薏米10克, 紅小豆15克, 山藥(幹品)10克, 冬瓜300克(帶皮), 清水1500ml

●製作方法:

① 冬瓜洗淨, 帶皮切塊;薏米、紅小豆、白扁豆用溫水浸泡1小時, 令食材充分發揮有效成分。

② 將所有材料放入燉鍋, 放入清水, 加蓋大火煮開, 10分鐘後轉小火再煮1小時即可。

●營養功效:

本款湯中集合了5種祛濕食材, 能健脾益氣, 利水消腫, 祛暑的同時還能瘦身減肥。

注意事項: 湯中所需的幹山藥、白扁豆最好到藥店的中藥專櫃去購買。

由於湯水滲利祛濕但容易傷津, 所以對於脾虛無濕, 大便燥結的人群不建議過多食用。

NO.3·玉 米 須 ·

涼血瀉熱, 利水滲濕, 降血壓

盛夏, 是玉米豐收的季節, 在享用美味的同時, 和玉米一起生長的“玉米須”也千萬不要丟掉哦。

在中藥裡, 玉米須被稱為“龍鬚”是利水滲濕藥, 不僅能涼血、瀉熱, 還可祛除體內濕熱之氣, 利尿消腫。

玉米須味甘淡, 性平和, 諸無所忌, 非常適於“三高人群”飲用。 夏季用玉米須來煮水或泡茶, 是很好的保健飲料。 可消暑清熱, 抗過敏。

我們在煮玉米時, 最好留些玉米須, 留兩層青皮, 這樣煮出的玉米水不但味道更濃郁, 藥用功效也會更好, 可以作平日茶飲。

玉米須解暑糖水

●所需主料:

新鮮玉米須15克, 鮮冬瓜皮30克, 薏米10克。

●製作方法:

① 將玉米須洗淨, 放入1000毫升水中煮開, 20分鐘取出玉米須。

② 放入冬瓜皮, 薏米用微火煮20-30分鐘即成, 飲用時可加冰糖調味。

●營養功效:

祛濕利水, 解暑熱, 對高血壓, 高血脂有輔助治療作用。 怕寒涼的話, 烹煮時可將薏米去掉,

或事先將薏米在鍋中稍炒一下。

注意事項:幹玉米須和鮮玉米須在藥性上差別不大, 不同的是用量, 一般來說, 若用鮮品應該是幹品量的兩倍。

夏日除濕 / 特別貼士

在炎熱的夏天, 很多人喜歡吹空調、喝冷飲、洗涼水澡... 等夏天過完, 體內就會聚集大量的濕氣無法拍出體外, 給健康帶來極大的隱患。

所以, 相較於飲食和藥物的調理, 我們更應該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 不給濕邪可乘之機。 適當做些輕緩的運動, 可紓解壓力、活絡氣血, 有助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本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