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治療鴨子傳染性漿膜炎案例

鴨傳染性漿膜炎是由鴨裡默氏桿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敗血性傳染病, 主要發生于8周齡以內的幼鴨, 全年均可發生, 但多發生於寒冷的季節或氣候突變時。

發病情況:江蘇徐州一養鴨戶薑某, 23日齡的幼鴨600只於3月中旬發病, 表現蹲伏, 腿軟不願走動, 共濟失調, 咳嗽, 打噴嚏, 呼吸困難, 眼鼻流出漿液性分泌物, 下痢, 拉綠色或黃綠色稀糞, 每天死亡5~8只不等。 戶主曾投過土黴素、磺胺六甲氧嘧啶進行治療而效果不明顯。

臨床症狀:發病初期, 患鴨表現為眼睛和鼻腔流出漿液性分泌物, 使眼眶周圍的絨毛連在一起。

有輕度的咳嗽, 打噴嚏。 下痢, 拉綠色或黃綠色稀糞, 玷污肛門周圍羽毛。 腿軟無力, 站立不穩, 行走困難。 精神沉鬱, 縮頸昏睡, 少食或不食, 逐漸消瘦。 發病後期, 患鴨發生癱腳, 無法站立並出現神經症狀, 如陣發性痙攣, 搖頭點頭, 頭頸歪斜, 倒退, 常因頸部彎轉成約90左右, 而導致不能吃料飲水, 逐漸體弱衰竭, 最後倒地抽搐死亡。

剖檢病變:心包炎, 心包嚴重粘連, 心臟表面有纖維素性、乾酪樣滲出物;肝周炎, 肝臟腫大, 表面有一層半透明狀灰白色的纖維素性膜, 此膜容易剝離;氣囊炎, 氣囊壁增厚, 渾濁, 不透明, 表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物;有時個別病例腹腔積液, 脾臟腫大, 表現有灰白色壞死斑點;部分病例腸道充血出血, 以十二指腸最為嚴重,

腸黏膜表面有黃色膠凍樣分泌物, 直腸處可見白色或淺綠色稀糞;患鴨有神經症狀時, 可見纖維素性腦膜炎, 腦膜充血出血。

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調查, 鴨群發病情況, 典型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 一般可作出較準確的初步診斷。 確診則必須進行實驗室診斷如塗片鏡檢、螢光抗體檢查和鑒別診斷等。 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和日常的衛生消毒工作, 給病鴨飼喂新鮮優質飼料, 適當調整飼養密度, 合理通風, 保持乾燥, 及時清除糞便和勤換墊料。 使用0.5%百毒殺、2%苛性鈉等溶液對鴨舍、飼養用具、飼養場地、污染物及糞便等進行交替噴灑消毒, 杜絕傳染源, 減少鴨群的感染機會。

2.藥物治療: 選用漿膜炎特效藥【新牧鴨漿克】+[新牧毒克寧],

100g兌水400斤, 連用3天。

客戶回饋: 用藥當天, 神經症狀消失, 用藥第二天控制死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