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來人講述高考40年間的變與不變

57歲考生人生中經歷四次高考

新疆網訊7日11時許, 57歲的茹鮮古麗·愛木都拉高興地從烏魯木齊市第八中學的考場走出, 茹鮮古麗是第八中學考點年齡最大的考生, 這是她第4次高考。

圖為6月7日11時30分, 在市第八中學考點, 今年57歲的茹鮮古麗走出考場。

圖為6月7日8時30分, 在烏魯木齊市第三中學考點, 考生陸續進考場。 ( 記者王暢彤攝)

茹鮮古麗說, 她曾在1978年參加過高考, 但是沒有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現在的高考比以前難多了。 ”茹鮮古麗說, 當年她就記得考了語文、政治和數學, 語文她只記得一道文字縮減題, 具體內容也記不清了。

沒有上大學的她, 參加了工作。 到2013年, 她聽說高考對考生的年齡沒有了限制, 想上大學的念頭又冒了出來。 2015年, 她通過在招生辦自主報名再一次成為了一名考生。

“現在政策好, 從2001年就放開了高考年齡, 給了我們有大學夢的人一個機會。 ”茹鮮古麗說, 2015年的那次高考, 從沒見過答題卡的她幾乎交了白卷, 題目也大多不知如何作答。 連著3 年參加高考, 茹鮮古麗一年比一年有經驗, 7日, 走出考場的她說:“我覺得這次語文考得不錯。 ”

茹鮮古麗無兒女, 孤身一人的她稱自己就是想上大學,

只要身體能行, 就會一直參加高考直到考上心儀的大學。

83級高考生, 34年後坐在考場外

6月7日9時, 當高考語文科目答題鈴聲響起, 坐在兵團一中考點外的木尼熱·塞都拉心中百感交集, 她掛念著考場中的女兒, 也想起了曾同在考場外等待自己的母親。

51歲的木尼熱·塞都拉, 1983年參加高考, 當年她在母親的陪伴下踏入高考考場, 34年後, 她重複著母親的做法。 “我對高考有感情, 高考不但改變了我的命運, 也讓我們生活的時代發生了變化。 ”木尼熱說。

1983年, 17歲的木尼熱作為民考民考生, 以492分的成績, 考入了新疆大學, 1988年大學畢業後, 分配到了新疆財經大學任教, 工作至今。 木尼熱說, 高考是時代的縮影, 經歷過的人都感激著高考, 當年讀了大學的人都是高考的受益者。

1983年, 高考恢復第6年, 高中畢業生能上大學的仍是少數, 可選的大學、專業都不多, 就以給考生提供志願填報服務的《新疆招生與考試》一書來說, 當時, 該書只有幾張紙, 有的大學提供的專業還不能自己選擇, 大學會根據高考單科考分來分配入學專業。

如今《新疆招生與考試》有三大本, 幾乎有《現代漢語詞典》的厚度, 可供選擇的學校、專業更多, 學生自由選擇的餘地更大。 木尼熱記得, 當年查詢考分也不容易, 只能通過高中放榜單獲知, 當年她是通過高中發的紅榜單知道分數, 得知自己被新疆大學化學系錄取的。 如今查詢高考考分途徑多元, 電話、網路、手機用戶端都可查分, 有一部手機, 就能完成所有的志願填報。

作為當年的高考受益者, 作為今天的考生家長, 木尼熱等待著、期許著、感慨著。

1987年, 我們班40多人考上了3個

6月7日, 在烏魯木齊市第八中學考點, 望著兒子走進考場的背影, 阿達裡·馬汗眼前閃過30 年前自己高考的場景。

1987年的高考要考3 天, 一共考6門課, 班裡40多名同學一同走進考場, 但最後上大學的只有3人。

“當年高考考完父母都沒問考得怎麼樣。 ”阿達裡·馬汗說, 當時大家反而會羡慕上中專的學生, 畢業後就給分配工作早早開始掙錢。

“那時候報志願想法單一, 想去哪個城市看看就報哪個城市的大學, 不像現在要綜合考慮。 ”阿達裡·馬汗說, 當年老師建議她選擇一個師範類的學校, 她便選擇了陝西師範大學。 在學校一直學習拔尖的阿達裡·馬汗很順利地被陝西師範大學錄取了。 畢業後,學校給她分配了教師的工作,阿達裡·馬汗當了多年的老師後,轉行做了人事工作。

2000年,國家全面停止了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制度。阿達裡·馬汗說,以前上大學就像是改變命運的一扇門,打開了這扇門總能有份穩定的工作,現在大學好考了,相對的就業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上大學也成了這個時代大多數孩子的必修課。上大學不僅是為了找工作,接受大學教育也是一種能力的鍛煉。

1981年落榜生盼女兒圓夢

今年54 歲的翟先生穿著深色外套,飛揚的頭髮訴說著他的神采奕奕,昨日他坐在兵團二中考點旁邊的等待區,手裡拿著雨傘等待18 歲的女兒從考場出來。

1981年,翟先生在市十一中上高中,100多位學生參加了學校的預考後只有他和一個女同學通過。

翟先生說,當年語文題目非常“死板”,答案都可以在課文中找到,考驗的是死記硬背的能力,錯了一個字可能就沒分,不像現在女兒考語文,自由發揮,靈活得多。翟先生還記得,他的高考作文題目是“種樹容易,養樹難”,就在同年12 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開始在全國實施。

翟先生的數學分數太低,高考落榜,而班裡那位女同學則考到了當時的昌吉師範學校(現在昌吉學院的前身),也是當時100余人中唯一過線進入大學的人。雖然落榜,但翟先生將准考證一直保存到現在。

翟先生說,希望女兒能順利走進大學的校門,不會跟他有同樣的遺憾。

畢業後,學校給她分配了教師的工作,阿達裡·馬汗當了多年的老師後,轉行做了人事工作。

2000年,國家全面停止了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制度。阿達裡·馬汗說,以前上大學就像是改變命運的一扇門,打開了這扇門總能有份穩定的工作,現在大學好考了,相對的就業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上大學也成了這個時代大多數孩子的必修課。上大學不僅是為了找工作,接受大學教育也是一種能力的鍛煉。

1981年落榜生盼女兒圓夢

今年54 歲的翟先生穿著深色外套,飛揚的頭髮訴說著他的神采奕奕,昨日他坐在兵團二中考點旁邊的等待區,手裡拿著雨傘等待18 歲的女兒從考場出來。

1981年,翟先生在市十一中上高中,100多位學生參加了學校的預考後只有他和一個女同學通過。

翟先生說,當年語文題目非常“死板”,答案都可以在課文中找到,考驗的是死記硬背的能力,錯了一個字可能就沒分,不像現在女兒考語文,自由發揮,靈活得多。翟先生還記得,他的高考作文題目是“種樹容易,養樹難”,就在同年12 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開始在全國實施。

翟先生的數學分數太低,高考落榜,而班裡那位女同學則考到了當時的昌吉師範學校(現在昌吉學院的前身),也是當時100余人中唯一過線進入大學的人。雖然落榜,但翟先生將准考證一直保存到現在。

翟先生說,希望女兒能順利走進大學的校門,不會跟他有同樣的遺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