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廈門翔安手藝人20多年堅持傳承剪瓷雕工藝 碎瓷片“剪”出鮮活花鳥畫

閩南人常說“屋頂有戲”,指的是在閩南的寺廟、祠堂等古建築的屋頂上有著精美的瓷雕裝飾,民間手藝人用剪瓷雕拼出二龍戲珠、丹鳳朝陽等戲劇作品,其造型優美、顏色絢麗,在屋頂上凝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在翔安就有這麼一位剪瓷雕手藝人方水道,他創新傳統工藝,用碎瓷片拼貼山水花鳥畫,將“屋頂有戲”做成“畫裡有美”。

手藝嫺熟 剪碗像剪紙

近日,記者走進馬巷前厝村的“閩南紅生態園”,拜訪方水道。

一把鐵鉗子,就是方水道平日裡做剪瓷雕裝飾畫最重要的工具。 在他手中,剪碗就像剪紙一樣。 只見他用鉗子在碗上輕敲幾下,瓷碗就斷成碎片,隨後用鉗子在碎片上磨剪精修出葉子、花瓣及羽毛等各種圖形,最後把成型的瓷片用膠水粘貼在已經事先勾畫好圖樣的畫板上,經除塵、風乾,一幅精美的裝飾畫就誕生了。

方水道說,做剪瓷雕最關鍵的在於“剪”,剪時要掌握好力度,還要細心,有時為了剪出羽毛細紋的造型,經常要精修一百片才能用得上一片。

創新路子傳承老手藝

據瞭解,剪瓷雕是閩台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現已成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主要用於裝飾寺廟宮觀、府堂屋頂亭閣、照壁、牆面。 今年47歲的方水道從小就喜歡畫畫,13歲時就師承剪瓷雕老師傅,苦心鑽研學習了三年出師後便開始承接翔安一些寺廟、祠堂的屋頂裝飾工作。

一個月前,方水道開始著手構思剪瓷雕裝飾畫,由於有嫺熟的剪瓷雕技藝,他從構圖、剪瓷到拼貼,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完成了第一幅松鶴延年的作品。

談及創作剪瓷雕裝飾畫的初衷,方水道說,“現在學這項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翔安目前只有30多位剪瓷雕手藝人。

”方水道希望能創新方法,傳承並發揚剪瓷雕這門技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