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媒:中國似乎正打贏爭奪全球人心之戰

美國《大西洋月刊》6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正成為最討人喜歡的超級大國? 顯而易見——1年前還不可思議,今日的中國似乎是世界上最討人喜歡的超級大國。

不妨比較一下最近特朗普和中國總理李克強的歐洲之行。 據報導,李總理希望借歐洲之行表達對開放經濟、自由貿易和投資及全球、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支援。 而特朗普未能力挺北約,還因貿易政策指責德國,甚至在集體合影時似乎把黑山總理推到一邊。 北京重申中國支持《巴黎協定》,稱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責任”。 而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這個里程碑式條約。

特朗普重申“美國優先”政策,而李總理成功塑造了中國作為開明、負責任全球主義大國的形象。

誠然,主觀印象並非現實。 但由於特朗普雜亂無章的糟糕外交決定,以及北京有條不紊剝離美國盟友的行動,中國如今似乎正打贏這場贏得全球人心之戰。

過去10年來,中國一直重雙邊和多邊關係、輕同盟關係。 在特朗普任美國總統前,此戰略似乎效果一般。 當華盛頓提供集體安全、國際認可和有利貿易政策時,其他各國憑什麼要對北京低聲下氣?

但自去年11月以來,美中各自的戰略和現實轉變了。 特朗普的一些言辭和種種行為疏遠了美國盟友們。 結果是,盟友們開始考慮替代選項。 比如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歐洲大陸應“把我們的命運攥在自己手裡”。

她與李總理會晤時強調中國“已成為更重要的戰略夥伴”,還說“我們處於全球不確定時代,我們在所有不同領域擴大夥伴關係和推動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的共同責任”。 她的話不僅間接批駁了特朗普,還表達了希望中國承擔美國如今似乎在讓出的一部分國際責任。

北京為這些國家接入中國的世界秩序提供了框架,最突出的就是“一帶一路”。 中國還在繼續增加對現有國際框架的影響力。 北京不僅接受那些感到被美國輕視的國家的熱情,還試圖孤立美國盟友以維護自身權力。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個可能主導21世紀的國家沒有盟友,但這並非說今日中國在外交上孤立——遠非如此。

現在,中國已基本甩掉曾經的無賴國家支持者的名聲,北京意識到進一步與國際秩序融合更加有利。

一位中國高級外交官2012年曾對筆者說,北京不相信同盟,而是從雙邊角度看待國與國的關係,就像鄰里關係。 隨著北京的草木不斷生長——中國如今幾乎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合法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及聯繫,華盛頓應該承認新的現實並體面地退讓。

5年過去了,特朗普如今的確是在退讓——然而既不體面,也非有意為之。 (作者以撒·斯通·費希,喬恒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