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暖!40年前揚州的高考准考證是這樣的!

在揚州檔案局四樓,

我們帶著對歷史的敬畏之心,

在大量機密檔裡追尋那一段塵封的記憶。

1977年11月20號,

一份揚州地區革命委員會的紅頭文件

啟用了一枚新印章,

它刻著“揚州地區高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字樣,

從此, 喧嘩退場, 塵埃落定。

當年的高考日程,

早已泛黃的紙張提醒著我們,

歷史不該被遺忘。

老照片打開記憶封存。

陳景春

揚州大學圖書館黨總支書記、教授、碩士生導師、77屆高考生

陳景春, 江都人, 1975年從江都磚橋中學畢業。

在江都宜林中學做了2年民辦教師後, 他聽到了恢復高考的消息。

苦讀半年之後,

他考取了揚州師範學院數學系。

這張珍貴的准考證, 如同改變命運的“准行證”。

回望恢復高考四十年, 陳教授以四句話送給晚輩後生:“小時候立德立志;求學路上成人成才;工作中做人做事;成家後自立自強。 ”與大家共勉。

1977年11月, 全國570萬考生走進了中斷十一年的高考考場, 開始了一場命運的博弈, 40年來, 高考成為個人命運的支點, 中國有超過2億人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 高考也是中國的支點, 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中國的命運從此改變。

我們致敬40年間無數拼搏於高考考場的人們, 也祝福即將參加2017年高考的學子們。

記者:龐丹陽

也祝福即將參加2017年高考的學子們。

記者:龐丹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