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劉南昌到澠池縣察看“三夏”生產

【中原經濟網訊】6月2日, 市委書記劉南昌到澠池縣察看“三夏”生產和特色農業發展, 強調要抓緊當前有利時機, 做好搶收搶種工作,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發揮系統優勢,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市委副書記吳雲, 市委常委、副市長牛蘭英參加調研。

澠池縣張村鎮呂家村小麥機械化收割現場機聲轟響, 收割機往返穿梭。 捷登農業託管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組織忙碌的夏收, 劉南昌和回鄉創業的大學生董楠楠交談起來。 捷登公司通過簽訂託管協定, 為農戶提供從耕種到收穫不同環節的服務,

目前已簽約農戶768戶, 託管大田作物7000餘畝。 “效果怎麼樣?”“託管後群眾省心, 種植成本也明顯降低, 每畝可節約60元。 ”劉南昌稱讚這種託管方式利民惠民非常好, 勉勵董楠楠把大有前途的創業之路走得更好。 他要求有關部門深入挖掘總結我市回鄉創業的先進典型, 大力宣傳表彰, 引導更多“能人”服務家鄉、回饋桑梓。

澠池縣“藍天衛士”監控平臺目前可監控覆蓋區域20萬畝耕地, 實現24小時不間斷秸稈禁燒監控和管理。 在該縣農業畜牧局監控平臺, 劉南昌一行調看了即時跟拍顯示情況, 察看了應急值守處置方法。 劉南昌強調, 要加大重點區域防控力度, 堅決杜絕秸稈焚燒問題發生。 劉南昌一行還認真瞭解了澠池縣特色農業現狀、發展規劃及產業化經營主體現狀,

對該縣農業基礎工作和資訊化工作給予肯定。

澠池縣英豪鎮東七裡村蔬菜基地是實施精准扶貧的產業扶貧項目, 建有標準化蔬菜大棚38個。 頂著炎炎烈日, 劉南昌一行走進大棚。 “主要品種有幾個?銷路怎麼樣?”瞭解到這裡嚴格規範化肥、農藥管控, 主打“綠色牌”, 劉南昌表示讚賞。 他說, 傳統種植必須適應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注重培養龍頭企業, 向農產品深加工延伸。 水源村金銀花生產基地輻射帶動周邊11個村800多戶, 累計種植5000餘畝。 “金銀花開金銀來”, 進入採摘季節, 每天可吸納七八百名閒散勞動力前來打工。 詳細瞭解了種植、加工情況後, 劉南昌指出, 要嘗試把特色農業和旅遊休閒觀光結合起來,

學會讓特色產品“講故事”, 吸引長期優質穩定的客源, 充分發揮特色農產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調研中, 劉南昌強調, 三門峽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一個“特”字。 一要著力壯大特色農業, 加強農業資金整合, 大力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 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 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 二要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土地流轉, 通過制度保障讓種植大戶吃上“定心丸”, 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三要著力強化科技支撐, 主動走出去, 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 不斷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 四要著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 選拔有專長的幹部到先進地區圍繞產業鏈學習技術,

切實轉變作風, 引領群眾創業。 五要著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盤活各類資源, 發展農業旅遊休閒觀光綜合體, 發揮系統優勢,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